寄豪情于马背民族——记画家马泉艺
寄豪情于马背民族——记画家马泉艺
寄豪情于马背民族——记画家马泉艺
巴尔扎克曾说:“世界上有三样最美的东西:奔驰的骏马,鼓满风的帆,翩翩起舞的少女。”新疆便有千姿百态的骏马和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少女。自幼随父学画的马泉艺,自全家迁至新疆后,一幅幅美不胜收的西域风情顿然展开了他的创作视野,一种神奇的力量促使他如饥似渴地写生作画,立志在西北边疆这块古老的沃土上编织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艺术源于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意境的升华。马泉艺一边师从黄胄、方济众等先生学习绘画技艺,研究国内外书画名流的精品佳作和艺术成果,一边潜心研究西域历史文化及人文风情。马作为西域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挚友,成为马泉艺展现我国马背民族精神风貌的主线。世代繁衍生息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脉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剽悍的马背民族能征善战,英勇不屈。如今人们过着安详、富裕的生活,但传统的叨羊、赛马之类的竞技场上仍可展示出他们矫健的英姿和威猛的力量。马背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域风情,极大地丰富了马泉艺的创作生活。于是,他寄情于马,在艺术的世界里纵横驰骋,尽抒胸臆,描绘出一幅幅挥洒自如、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画卷。
50多年弹指一挥间,马泉艺把满腔热血都倾注在西域这块辽阔的土地上,就像一匹不畏艰险的骏马,卧冰爬雪,饱经沧桑,历尽磨难,而又奔腾不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马泉艺的《张赛》、《土尔扈特东归》、《古牧地大战》、《叨羊》、《草原晨曲》、《彩云追月》等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受到新疆人民政府的嘉奖。然而,现有的艺术成就却并不能满足马泉艺对美的追求。怎样用中国画的线条和色彩惟妙惟肖地表现西域风土神韵和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是马泉艺苦思冥想的课题。
中国画马史有1500多年,代代延续工笔写实技巧,国画大师徐悲鸿在继承前人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汲取西方形体解剖学,开创了奔马泼墨大写意。马泉艺在继承名家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大胆借鉴素描、油画、水彩、拓印等技巧,逐渐探索出一种意象画法。为了体验生活,他深入大草原马背民族人民群众之中,感悟他们的人生真谛和品格魅力。他与马为伍,翻山越岭画遍了伊犁马、顿河马、奥尔罗夫马、阿勒泰马、巴里坤马及蒙古马,还借出国访问之际,对日本北海道马场、美国贝克斯西班牙马场、大峡谷印第安马场等作过详细研究考察。独到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他笔下奔腾的千骑不仅形体生动、刚劲矫健,而且画面构图新颖、内涵丰厚、气势磅礴,烘托出西域烈马的英姿、马背民族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以及人马生死相依的炽热情感。
大凡艺术作品都是作者心灵的流淌,人格的闪现,情愫的凝结。修养之境就是艺术之境,人生之峰才是艺术之巅。马泉艺说:“马从善如流而又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智慧勇猛,永不退缩,这正是西域各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缩影,传承马背民族文化精髓,为时代龙马精神传神写照是我的人生追求。”
原文发表于<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9日 第十六版 美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