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走了之后……
达•芬奇走了之后……
达•芬奇走了之后……
“达•芬奇来了!”这个春天,在天津这是让大学生们最为之心动的与艺术有关的消息,它甚至成了一个文化热点。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院北洋美术馆举办的《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在十五天时间里,把数万名来自天津乃至河北、甘肃、山东、山西等地的大学生,吸引到文艺复兴时代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提香等巨匠的作品面前,让他们满足好奇,让他们感受艺术的魅力,大学校园因此而多了难得的充实与沉稳。
一次展览引起如此大的轰动,连举办方都未能预料到。从清晨6点开始,就有学生开始排队购票,等候参观的人群常常要等上几个小时,每天的参观人数都在四五千人以上。展厅里,不时可见有人在抄写画家简介、作品说明,或者现场速写临摹。更多的同学是三三两两悄声议论,指指点点,显然为自己能与巨匠原作近距离接触而兴奋。
当然,这样的轰动不可能与“超女”铺天盖地的流行、大话西游的当红明星在大学校园受到的热捧相提并论。但它毕竟说明在大学生心目中,艺术经典自有另一番迷人之处,在追捧流行明星的同时,大学生也有了解艺术经典的需求。冯骥才在题为《达•芬奇来了》的演讲中说得好:“应该说,这也是达•芬奇首次进入中国的大学。我们的学生有幸第一次和人类的艺术杰作面对面,感受到只有原作才能带来的神奇的艺术冲击,寻找蕴含在迷人色彩中依然活着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活动表现了当代中国的大学对人类文明广泛的关注,以及对自身精神素质建设深刻的关心。”
达•芬奇来了,又走了。引起的轰动却不会戛然而止,而应引发人们更多、更深入的思考,与艺术有关,也与教育有关。
天津大学能够破天荒地举办意大利绘画巨匠原作展,有赖于它拥有北洋美术馆这座颇具规模的场馆。该场馆的建筑设计与现代化设备,堪与国外小型博物馆相比拟,因此,有着百年历史的天津大学,才有可能将世界艺术经典请进校园,让人文精神的熏陶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实现。可是,环顾四周,中国的大学规模日益扩大,一座座新教学楼次第耸立,但到底有多少大学拥有美术馆、博物馆呢?到底有多少大学关注过艺术经典的展出与推广?时常看到和听到的是,校庆乍至,大宴宾客,奢华竟逐,动辄挥金如土,不惜百万千万元之巨。更为甚者,遍请明星,搭台高歌,焰火与彩旗、气球相互辉映,校园顿时淹没于一片嘈杂喧嚣中。转眼间,节庆过后,人力、财力全然消散,了无踪迹。不知为何不能建一座博物馆,办一次高水平的展览,让校园的扩建与校庆的庆典,为大学生留下沉稳、丰富、珍贵的记忆?
不错,追捧明星,迷恋流行文化,是青年性情所在,在大学校园有其广泛基础。但是,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就在于它能与校园外的浮躁有根本区别,能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更丰富的精神营养。大学难道不应该把校园的空间、时间,更多地留给高雅文化、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展示吗?让大学生在陶醉流行文化的同时,也能有机会不出校门而接近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兴趣更为广泛,情感更为丰富。
缺少博物馆,看上去似乎是大学建设的结构布局的缺憾,其实更反映出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文化艺术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要改变现状完全可以多一些思路。譬如,在不少大学、中学的校园建设不断发展、日趋现代化的时候,可否考虑与地方的博物馆建设同步进行?某些博物馆由于经费拮据,场馆简陋,虽收藏有许多珍贵文物和字画,但难以举办正常展出,也无力进行整理。致使诸多珍贵文物长期乏人问津,灰尘堆积。如果将发展教育与博物馆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校园与博物馆融为一体,学校既是博物馆的管理者,也是博物馆的保护者、研究者、开发者。年复一年,学生走进校园,就成为博物馆的“义工”,既可以为博物馆提供源源不绝的人力,更可以让中学生、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艺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
这大概只是一个梦,在现实中有操作与落实的难度。但这个梦很诱人。
达•芬奇来了,走了。再进校园的,又将是什么?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