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坤画集序言
朱秀坤画集序言
朱秀坤画集序言
朱秀坤是砀山县人,砀山县本来属于徐州,算起来还是我的老乡。《宋书》记云:“英才起于徐沛,茂异出于荆宛。”古籍上记载,这地区英才人物居中国之首,仅大皇帝就出了一大堆,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南唐开国皇帝李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徐沛移居凤阳),等等,其他名人就更多了。单说砀山县吧,那位五代梁朝的开国皇帝梁太祖,就是和朱秀坤同乡又同宗的朱温,中国古代最强盛的大唐王朝就灭亡在他的手里。五代十国的局面也从他开始。若论画家,近代名家夫人能超过齐白石,这齐白石祖籍也是砀山县,虽然后来其家移居到湖南湘潭,但白石自述身世时仍念念不忘“是从江苏省砀山县搬到湘潭来的”。(现在砀山县改属安徽省了)。砀山虽小,人才却不少,而且多大家。人杰地灵,我的老师著名书法家尉天池先生也是砀山县人。
秀坤生长在砀山,幼年即受绘画,也许为灵秀之气所汲及吧。一九六五年,秀坤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这是中国工艺美术的最高学府,他在俞致贞、田世光等名家指导下,学习工笔花鸟画而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步入了正途。毕业分配后,秀坤到了安徽省,当时的安徽省,中央工艺美院的毕业生,真可谓凤毛麟角,他被要到了安徽人民出版社。从此,秀坤在这里担任编辑、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编审(教授级)。真是一步一个脚印。他为出版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编辑的图画、画册,年历不断地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奖。
编之余,秀坤一刻也没有忘记他所热爱的工笔花鸟画,他的本色还是一位画家。
朱秀坤的工笔花鸟当然也经历了不成熟、成熟和具有个人特色三个阶段。开始他的工笔画基本上沿袭其师的风格,有时只求形象和工细而已。不过,作为一个工笔画家,造型基础和勾勒着色等笔黑技巧也是最基本的工夫。这一段时间的锻炼,使他的基本功更加扎实了。
技巧的熟练并不等于艺术水平的提高。秀坤在思考、在研究。他翻阅古今中外的名家画集,一一进行探讨。
工笔画和写意画不同,写意画的根本不在形色而在意趣,画家挥洒笔墨、纵横涂抹,在笔情墨趣中见出画家本 的性格,修养和精神气质。如赵之谦是位刚强而有气骨的人,其画如之;吴昌硕是位颇有气派的人,其画也气势磅礴;齐白石是位天真淡泊的人,其画如之。傅抱石好酒使气,其画也奋发飞动。工笔画家如果有傅抱石那样脾气,作画时静不下心来,也不会画得好。工笔画家必须有静的心态和细腻的观察能力。
工笔画主要用颜色画,因而画的格调高低主要显示在用色上,色雅则画雅,色俗则画俗,满纸浓红艳绿,则无人能赏。陈之佛和于非闻是近代两位工笔画大理由,二人同时,陈居南京,于居北京。但之佛的工笔画格调显然更高,原因就是其色更加淡雅。色以淡为雅,这是《庄子》一书中常提到的思想,“虚淡”、“澹淡”,即虚而淡,淡中求变化。当然,庄子说的“淡”更有自然之意。色一浓艳就会给人热闹的感觉,热闹易使人错觉为俗(当然不尽如此)。明人李日华谈到王安石有一首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琴和画都是文人用以自娱之物,都要求淡雅。琴声以淡而幽为上,如果求悲壮之声,琴就不行了,不如筝和笛,更不如锣和鼓。绘画中只能寄托画家的荒寒之感。荒寒和热闹相反,要表现寒荒,就要用色清淡。当然这只是文人的审美观。但文人的审美具有带动作用。工笔花鸟本来是用重色,到了宋末元初,钱选一变浓重为清淡,从此,文人作画以清为秀,以清为高。当然,颜色浓重也有浓重的好处,只是文人强调清秀清高,非清而不谈了。
理论上认识到了,实践跟上就不难,秀坤开始学习陈之佛,陈之佛的画以传统的文人工笔画为主。又吸收了日本画一些技法,其枝干上用石绿、石青、墨、赭互相晕染的方法好是日本画自江户时代之后的常用画法。
秀坤原来学的是北方派工笔画法,这里又吸收了南方派画法。他的画法实际上有北方之雄又具有南方之秀了。但他仍不满足,他要增加自己的风格,他把视里扩向世界。他多次出国考察,了解国外人士的审美要求。国外绘画都有实实在在的背景,而中国画一向不太画背景。秀坤决定保留中国的传统画之外,再加画背景,他的试验得到成功,画面更加丰富了。而且,作品一出就显然和陈之佛、俞致贞等不同。
秀坤继续探索,中国画很少表现光和影,于是他又把光和影引进了工笔花鸟画中去,于是他的工笔花鸟画,不但花鸟的本身细腻真实,而且花鸟和环境之间的空间感觉也特别真实,他在壬申年所创作的《凌霄》一画中显得特别成功。他从西洋画中得到启示,却用中国的画法去完成,表现的仍是中国画的风格。但却是画史上从来没有的风格。
秀坤正年富力强,学业在勤,功庸在勤,功庸弗怠,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前程无量,正不可预料也。
(本文作者陈传席系南京师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兼职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典丛书》主编。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员。)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