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顶级奢侈瓷器 让你痴狂的理由

欧洲顶级奢侈瓷器 让你痴狂的理由

欧洲顶级奢侈瓷器 让你痴狂的理由

时间:2006-08-11 09:20:00 来源:人民网

收藏 >欧洲顶级奢侈瓷器 让你痴狂的理由

  瓷器是中国最古老的工艺,但是现在却在国际高端市场上不见踪迹,甚至沦为廉价的日常用品。相反受中国影响很深的欧洲瓷器却成为了顶级产品的主流,其中还有不少是和LV、CHANEL齐名的奢侈品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欧洲的“奢瓷”早就脱离了日用品的范畴,它们最高段的产品是皇室专用的;它们限量版的产品早就进入了博物馆……在收藏家眼中,它们的升值潜力不亚于古董和名画;在FANS眼中,它们的价值决不低于豪宅和名车……   以往我们很少有人对欧洲顶级瓷器有所了解。但随着这两年欧洲这些顶级的品牌陆续进驻北京,越来越多的人痴迷收藏欧洲顶级瓷器,这其实是个一举三得的事情,既可以使用,又可以当摆设来欣赏,有的产品还能升值,何乐而不为呢?   痴狂理由1 无可比拟的传统手工   顶级瓷器之所以昂贵,除了用料讲究,身份高贵外,工匠们纯手工的世袭工艺也极为关键。它就像独家配方,秘而不宣。特别是一些制作难度比较大的瓷塑和瓷偶,它繁复的工序如同天方夜谭,需要一个工匠连续工作数日甚至数周才能完成。手工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可以说,每一件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倾注了人类特殊的情感。   不过,现在很多著名奢瓷在坚持传统的同时,开始为现代生活创造全新的题材,它们往往会联合世界上的很多设计师为其设计产品,给老品牌注入新活力。   推荐品牌:雅致瓷偶   来自西班牙的雅致瓷器是1953年由雅致三兄弟创建的。起初,它仅限于对历史的阐释,不久以后,雅致三兄弟制作出首批自成风格的作品,从最早的《芭蕾舞肖像》到《忧伤的小丑》,反映出由古典自然主义”到“现代自然主义”的延展,将新浪漫主义的怀旧与流行风格互相融合,从而产生了雅致作品广受世人赞赏的特色。   据雅致亚太区总裁柯兆临先生介绍,雅致瓷偶展现了人类的各种情感,无论画面中的人物是谁,都流露出沉静优雅的气质,还稍带一些忧伤的感觉。   作为西班牙的第三大奢侈品牌,雅致的作品无不是珍藏家的最爱。西班牙冈萨雷斯·马蒂瓦伦西亚国家陶瓷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传统博物馆、西班牙巴塞罗那高地博物馆等都将其作为收藏品,而其最出名的FANS莫过于肌肉猛男史泰龙和拉丁美女詹尼佛·洛佩兹了。   雅致作品以细部的刻画见长,其中又以对“蕾丝”、“阳伞”和“花卉”的逼真工艺而全球闻名。比如以真正的西班牙蕾丝与薄纱为原料陶瓷“蕾丝”技术已经获得了专利。对“花卉”的刻画更是登峰造极,哪怕一朵只有2~3毫米的小花瓣都是纯手工精制而成的。   雅致最便宜的产品也在五百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上百万元。   ■主打产品   ●精选系列   精选系列中最经典的作品要数《伟大前程》,其设计和制作烧制过程耗费了上万个小时,是雅致最大手笔的制作。   ●限量版瓷器   在所有雅致作品中,限量版瓷器最具收藏性。此系列作品,不仅制作技术复杂,过程艰难细致,且以限定数目发行。比如用瓷偶表现克里姆特创作的代表作《吻》,设计师采用无光釉,金色和赫色,配以绿蓝,使人物的服装显得更加高雅,为整个瓷偶增添了抒情和梦幻的情调。
 痴狂理由2 高贵的皇族血统   瓷器是从中国传到西方的,16~18世纪时,欧洲皇室贵族对瓷器的狂热达到了极限。这也簇生了欧洲瓷器的诞生。18世纪,伯特格发明了瓷器,他本来在柏林专研炼金术,后来被阮囊羞涩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抓去炼金,以解决财务危机。深怕炼金不成,人头不保的伯特格匆忙逃到萨克森的威腾堡,无奈当地捉襟见肘的选帝侯奥古斯都所需要的,正是一位逃亡的炼金师。伯特格在其他监工的劝勉下,着手他感兴趣的陶瓷制作上,终于在1708年,发明欧洲白瓷。   由于瓷器在欧洲十分珍贵,因此从事瓷器生产的家族都受到了很高的荣耀,而且大都能延续至今。比如英国的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1887年,它的创始人汉瑞·道尔顿成为第一位被授予骑士爵位的瓷器艺人;1984年,它成为第一个被带入太空的瓷器(“发现号”宇宙飞船)。其他诸如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的赫伦(Herend)、德国的罗森泰尔(Rosenthal)等古老品牌,都是带有浓厚皇家色彩的御用“瓷厂”,曾受到维多利亚女皇、拿破仑钦点选用,并与皇室结下不解之缘。   推荐品牌:GIEN   上个月,GIEN陶瓷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场开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专卖店,将法式陶瓷的精致与浪漫带到了中国。这个创立于1821年,如今已经成为法国顶级奢侈品的品牌最大的特色是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升华为艺术。一般售价从千元到几十万不等。   早在1865年,GIEN就开始为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室家族、宫廷卫队、亲王世家以及名门望族提供精美奢华的餐具瓷器。1949年,GIEN还为当时的法国总统樊尚·阿里奥尔设计名为Rambouillet的餐具系列,现在仍然是热销的产品。   主打产品   经典传统系列   该系列创作灵感来源于卢昂(法国第五大港,著名文学家福楼拜的出生地)、苔夫特(荷兰西部古城,中世纪时期以亚麻织物和陶瓷器闻名)等古城的典雅传统;另一方面GIEN也吸取一些新潮前卫的创意,为古老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艺术收藏系列   该系列极富装饰性,是全手工绘制的瓷器,集中体现了GIEN品牌的高贵优雅,其中GIEN经典系列的限量版套装,更是深受收藏家们的追捧。
 痴狂理由2 高贵的皇族血统   瓷器是从中国传到西方的,16~18世纪时,欧洲皇室贵族对瓷器的狂热达到了极限。这也簇生了欧洲瓷器的诞生。18世纪,伯特格发明了瓷器,他本来在柏林专研炼金术,后来被阮囊羞涩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抓去炼金,以解决财务危机。深怕炼金不成,人头不保的伯特格匆忙逃到萨克森的威腾堡,无奈当地捉襟见肘的选帝侯奥古斯都所需要的,正是一位逃亡的炼金师。伯特格在其他监工的劝勉下,着手他感兴趣的陶瓷制作上,终于在1708年,发明欧洲白瓷。   由于瓷器在欧洲十分珍贵,因此从事瓷器生产的家族都受到了很高的荣耀,而且大都能延续至今。比如英国的皇家道尔顿(Royal Doulton),1887年,它的创始人汉瑞·道尔顿成为第一位被授予骑士爵位的瓷器艺人;1984年,它成为第一个被带入太空的瓷器(“发现号”宇宙飞船)。其他诸如丹麦的皇家哥本哈根、匈牙利的赫伦(Herend)、德国的罗森泰尔(Rosenthal)等古老品牌,都是带有浓厚皇家色彩的御用“瓷厂”,曾受到维多利亚女皇、拿破仑钦点选用,并与皇室结下不解之缘。   推荐品牌:GIEN   上个月,GIEN陶瓷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场开了其在中国的第一家专卖店,将法式陶瓷的精致与浪漫带到了中国。这个创立于1821年,如今已经成为法国顶级奢侈品的品牌最大的特色是将传统的陶瓷工艺升华为艺术。一般售价从千元到几十万不等。   早在1865年,GIEN就开始为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皇室家族、宫廷卫队、亲王世家以及名门望族提供精美奢华的餐具瓷器。1949年,GIEN还为当时的法国总统樊尚·阿里奥尔设计名为Rambouillet的餐具系列,现在仍然是热销的产品。   主打产品   经典传统系列   该系列创作灵感来源于卢昂(法国第五大港,著名文学家福楼拜的出生地)、苔夫特(荷兰西部古城,中世纪时期以亚麻织物和陶瓷器闻名)等古城的典雅传统;另一方面GIEN也吸取一些新潮前卫的创意,为古老的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艺术收藏系列   该系列极富装饰性,是全手工绘制的瓷器,集中体现了GIEN品牌的高贵优雅,其中GIEN经典系列的限量版套装,更是深受收藏家们的追捧。
 其他奢瓷   威基伍德瓷器   英国还有一个著名瓷器品牌是威基伍德(Wedgwood)。威基伍德除了日常用的瓷器,还有不少有历史典故的瓷器。威基伍德是英国瓷器之父,其在欧洲瓷器发展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德国人伯特格尔,他生产的瓷器也被誉为“女王陶瓷”。   现在的威基伍德瓷器,普通产品就要卖到8000元一套。它的限量版宝贝,比如阿拉伯系列,全世界只有100套。而最珍贵的“酒神节座架与水晶碗”,原版早被收藏在博物馆中,复制版全世界只有10套。   皇家哥本哈根   皇家哥本哈根(Royal Copenhagen)是公元 1775年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为制作皇室用品及赠品而特别设立的御用瓷厂。传统北欧手工艺融合东方瓷绘风格,独特而典雅的造型设计是丹麦引以为傲的国宝。“丹麦之花”系列最便宜的咖啡杯要26900元!一对红茶杯要 11万元。   知识链接   欧洲瓷器发展简史
  16世纪起,欧洲航海业获得空前的发展,来自东方各国的珍贵文物,源源不断地运至欧洲各国,尤其是光润柔美的硬质瓷器,更为王公贵族所珍爱,致使瓷器的价值超过了黄金,瓷器已成为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掀起了竞相仿制中国瓷器的热潮。但是,制瓷技术相当复杂,要想成功绝非易事。然而终于被一位从未接触过制陶业的逃亡炼金术师发明了欧洲瓷器。他就是约翰·弗里德里西·伯特格(1682~1719)。伯特格于1709年3月烧制出欧洲第一件白釉瓷器。   接下来的五十年,欧洲的瓷器中心转移到德国Meissen地区,而这一时期生产的瓷器也成为了目前收藏家所寻觅的珍品,图为当时Meissen地区茶壶中的精品,其制作于十八世纪二十年代,相比前面的一个茶壶,其在绘画工艺上更加讲究,因而其在2000年的拍卖中以14300英镑成交。   十八世纪中期,欧洲制瓷业的中心从Meissen转移到法国,当时法国的Sesvres瓷器厂是欧洲著名瓷器生产中心。进入十九世纪之后,欧洲瓷器工业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了英国。英国的普利茅斯、切尔西等地因形成大规模的生产瓷器而闻名。当时的欧洲瓷器生产基地的变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是欧洲瓷器从软瓷向硬瓷发展的标志:从1709年以后,虽然欧洲已能仿制中国德化白釉瓷和孔雀釉瓷,但火度较低,仍属软瓷。而当时英国就是在十八世纪通过仿造中国的德化瓷而发展出硬瓷。   到了十九世纪的下半叶,当时英国的瓷器已经开始逐渐由生活用品转换到装饰用途,在1851年伦敦举行的瓷器展览会上,英国的瓷器已经开始出现了这种变化。而这一时期,欧洲其他各国的装饰瓷器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