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高浮雕山水竹刻扇骨
清中期高浮雕山水竹刻扇骨
清中期高浮雕山水竹刻扇骨
藏品来历:1990年,收藏者走街串户时花90元钱买的。
藏品特征:这两枚扇骨通长33厘米,最宽处为2.6厘米,在两枚扇骨上均有浮雕技法雕刻的景物,有山石、树木、人物、舟船以及房舍等。
相关背景资料:扇骨一般用竹、木制作,也有少量用象牙、兽骨、牛角等材料制成的,因此,竹木雕刻技法在扇骨制作中得以充分的展现,清代前期的竹木雕刻广泛采用了“薄地阳文”技法,并有很多凸雕和圆雕作品,综合了金陵、嘉定两派的技巧,构图简练,常在雕刻的主题之外留下大量空白,以表现竹木纹理的自然之美;清代中期是竹木雕刻工艺发展的高峰期,此时的作品仍保持着嘉定派刻竹的遗风,但更趋于纤巧细腻,它所涉及的品种和技法也开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同时,许多作品都将绘画技巧运用到雕刻之中,雕刻技术更追求技巧的表现力,涌现出许多精美的作品,显示出这一时期竹木雕刻工艺的成就。
鉴定专家:刘静,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
专家评述:这两片竹雕的扇骨是用高浮雕技法进行雕刻的。我们知道,扇骨只是在将近3毫米的厚度上进行雕刻,因无法固定,所以雕刻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高浮雕技法是清乾隆时期,竹刻艺术达到顶峰时才比较注重的一种雕刻方法。这两片竹刻是清代中期的作品,扇骨上所刻的山水人物就等于是一幅缩小了的山水画,所刻的山水、人物都非常精细,可见其雕刻技法之高超。
专家鉴定团估价:4万元人民币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