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应邀参加中国美术馆首次组织创作到展出全程策划统筹的大型艺术作品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际艺术作品展》,看到了李平生先生的作品《东方欲晓》,作品充分发挥了漆画语言的优势,取得了其他画种不能取得代的效果,这是只能用眼睛才能欣赏的艺术,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漆画不仅在中国美术馆正大厅圆厅展出,而且还获得外围专题展的机会。李平生的两件新作分别于中国美术馆和厦门展览中心展出。这是自去年他为烟台博物馆创作后的又一次亮相。李平生及其作品逐渐为世人瞩目。
李平生说话轻声慢语,不善言辞,外表好象有点木讷,实则内秀,有如漆之内蕴之美,不失江南才子特有的机敏聪慧。他有一手清丽秀劲的书法的功夫,书信往来的毛笔字也有板有眼,可作学习书法的范本。他的作品有着浓重的抒情特征。在藏文化的作品中,寄托了他的情思。尤为突出的是他对半透明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充分的运用,对罩染、研磨之法把握的分寸、火侯的控制有着独有着到之处。棕红色的半透明漆液罩染在具有折光能力的金银或浅色的地子上,因罩染厚薄的不一,研磨轻重有别,则有朦胧神奇、内蕴含蓄之趣。这很像古典油画的透明画法:在略带明暗层次的确单色素描或有一定色彩的画面上,施以透明的颜色罩染,“外界的确光线可以穿透表层的色彩,使底层上的颜色及层次变化透过表面的透明色彩而隐约呈现出来,表里辉映,滋润透明”。这也与工笔重彩的罩染类似,使底层的色彩和罩染的色彩复合为一种新的色彩,以增加画面的厚重感。类似的方法在漆画中更多姿多彩。李平生通过实践,深谙其中三味。
李平生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长期受着装饰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熏陶,锻炼了他对艺术形式的敏感,著名漆艺家黄唯中、花鸟画家萧朗、书法家龚望当时都在这里任教,李平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着严格的训练,打下了受益终生的绘画基础和漆艺基础。
《收获时节》,一看便知作者的眼睛首先被藏族寺庙建筑构成之美所吸引,又巧妙地处理成抽象的黄金法则,把那些意象的关系很微妙地处理出来,富有精神境界的再升华。它们共同在土红色的团块背景上,有节奏地排列着。《凝固的岁月》,迴廊窗格的纵横线条,用黑、红、白三种色彩平面分割构成的画面,极富视觉形式美感。再加上牧童吹笛的样子,顿使整幅画笛声悠悠。如果去掉牧童,则与蒙特里安的冷抽象近似。把本来就是几何形态的房子采用透叠错位的方法,使之半抽象化,又相应地把自然形态的藏房大刀阔斧地做几何分割,画面很协调。如果说前者是对客体物象天然形式美的直接发现,后者则是画家借题发挥,对形式美更为主观的自觉创造了。《故宫瑞雪》这幅画题材的选择与漆画的材料语言相契合使雪中的故宫,不仅画面增加了可贵的、响亮的白色,也为冷峻的皇宫增加了一份诗意和温情,似乎还有一些莫名的不可言传的情感涌上心头,从而深化了作品的内涵,也是漆画“故宫系列”成功的首要原因。
李平生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漆画爱的真、爱的深,精力投入得也很大,追求精益求精。他用蛋壳表现雪的众口称赞,把蛋壳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他的漆画风格多样。这些年来他坚持绘画训练,油画、素描从未间断,他注意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相信他的漆画艺术会更上一层楼。
入学府、学传统,出学府、出传统”,是李平生在《自述》中说。的确,他在天津工艺美术学院学习漆艺时,吃过大漆致皮肤过敏的苦头。不仅接触到传统的漆艺,还受到了彩陶、青铜、画象石等传统文化的熏陶。走出校门后,到北京画院学习三年。从传统中走出来,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走出自己的路。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李可染对待传统把:“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再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当成座右铭。凡是艺有所成者,大都离不开传统,更离不开创新,我想,恐怕不止一次入传统,出传统,而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入传统、出传统,让人传统、出传统伴随自己的一生。 李平生一直将绘画比喻为他的精神生活中的自留地。那么他的作品无疑是他精神寄托的所在。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