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画家”李德镁
记者“ 画家”李德镁
记者“ 画家”李德镁
丙戌岁末,记者走进李德镁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家,这被他戏称为“斗室”的居所,也是他的画室。
在四川油画界,乃至整个中国画坛,像李德镁这样的画家不多:一位职业新闻人,油画作品连续几年入选全国美展,不断斩获金、银奖项。
“职业新闻人竟有如此造诣”
《中国—法国艺术交流展》上,经营画廊的法国美术评论家保罗·皮埃尔看到李德镁送展的油画《老墙》后,获知这幅“令人浮想联翩”油画,竟出自一位中国记者的手笔,他惊叹:“这真难以想象!一位职业新闻人,作品竟有如此造诣。”
其实,诚如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焕民先生所言,李德镁“在美术创作上所花的精力不比专业画家差。”
2006年,北京朵云轩经过精心筹划,于年底在北京保利大厦举办了三场油画拍卖会。李德镁有三幅作品受邀参加“四川油画”和“红色经典”的两场专题拍卖,其中《老墙》高出估价近十万元,以27.5万元成交。在此之前,他的另一幅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得银奖的油画《巍巍昆仑》,曾被一家企业以40万元的价格收藏。
拍卖价格,能够反映画家的市场接受度,但却不是作品的唯一评判标准。对李德镁而言,以一个新闻记者身份,跻身国内美术界油画家行列,这恐怕与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研究人与自然的秩序,感悟它的繁复、理解它的规则是分不开的。
“我一时还不放弃写实”
李德镁,踏入新闻圈正是因为绘画。阴差阳错,几次与四川美院失之交臂。至今李德镁还唏嘘不已。当年背着画箱,徒步数十公里去绵阳参加四川美院附中招生考试,等来美院附中的录取通知,却因为“出身不好”而被当地文教局扣压。无奈之下,又背着被盖卷,拧着画箱,独自到重庆,混迹美院老师和同学间。回到家后,李德镁因为绘画特长,被部队破格招收为文艺兵。
1966年,李德镁退伍后再次报考四川美院,不巧的是,恰遇全国高校招生暂停。
多次错失进到美院学习绘画的机会,李德镁成为四川电视台一名记者,但他并没有就此与美术失链。在当记者期间,他采访报道了近百名画家,制作了《四川美术巡视》、《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教学》等多集大型纪录片,同时利用工作之余创作连环画、插图,学习书法、篆刻。就连出国访问,也画了几十张素描和色彩写生,创作了不少的外国风情画、风景画。
读李德镁的画,构图篇章的用心,色调冷暖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塑造,笔触走势的灵气,无不凸现细节刻画生动,气韵神情跃然画布。
一位美术评论家曾说,李德镁的油画技法有着引领写实画风的四川画派的明显痕迹和影响。李德镁却告诉记者,“其实每一个画家都在寻找一种方法来解释世界,认识相近的画家会形成一个群体。我希望不要粗率、简易地把各个群体割裂、分开,事实上,如何打通这些界线更足以体现绘画的多元化特色。”
“如果硬要划分一个风格的话,只能是写实吧!至于今后怎样,我自认为这是一个认识问题,我会冷静地思考一段时间再作选择。”
“藏族题材组画是我的追求”
临别,他邀请记者看刚完成的一幅新作《春天的阳光》。这幅两米长一米多高的油画,以藏族生活为题材。
李德镁绘画中的藏族文化“情结”,源于他记者生涯中的一次历险。上世纪八十年代中,一次赴海拔5000米的大雪塘采访。在那里呆了二十几天,下山时竟然昏倒休克,几个藏族同胞轮流将他背了六天下山送进医院。那时起,李德镁对藏族同胞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
正是这样的情愫,从1999年重新拿起油画板,他创作了几十幅藏族题材的油画作品,其中《草地情》在2001年入选建党八十周年全国美展;《万代英名》入选2002年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六十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奖;《老墙》、《红苹果》等六幅油画于2003年应邀参加《中国—法国艺术交流展》;2004年,《高原阳光》入选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获金奖……
“我一直在研究藏传佛教和藏族的民俗,构思以藏文化为主题的大型组画,尽可能真实客观地记述、反映藏族历史、社会的沧桑巨变,以此作为奋斗目标。”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