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值得收藏的“文革”美术遗存——周昭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我们指示大办民兵师》
一幅值得收藏的“文革”美术遗存——周昭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我们指示大办民兵师》
一幅值得收藏的“文革”美术遗存——周昭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我们指示大办民兵师》
时间:2007-02-02 00:00:00 来源:
名家
>一幅值得收藏的“文革”美术遗存——周昭坎先生创作的《毛主席我们指示大办民兵师》
文/郑子敬
周昭坎先生创作于1973年的油画《毛主席指示我们大办民兵师》,是为数不多的一幅“文革”美术作品遗存,画面具有历史意义和很有说头的背景,因此是一幅极有收藏价值的油画作品。画面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艺术地表现了毛主席1958年9月20日视察马鞍山钢铁厂时与工人的亲切谈话。 1958年9月,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于9月20日从芜湖到达马鞍山,视察了马钢一铁厂,登上九号高炉和转炉车间观看炼铁、炼钢的情况,并与钢铁厂的领导与工人亲切交谈。他在那里指出:“马鞍山条件很好,可以发展成为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因为发展中型钢铁联合企业比较快。”当他了解到马钢响应党中央“劳武结合,全民皆兵”的号召,建立了民兵师,和他握手的炉前工都是民兵的时候,高兴地说: “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毛主席的这段话,于9月29日回到北京后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视察大江南北的重要讲话时,作了重复和补充。新华社在公开发表时,这段话的表述是:“民兵师的组织很好,应当推广。这是军事组织,又是劳动组织,又是教育组织,又是体育组织。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们不但要有强大的正规军,我们还要大办民兵师。这样,在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候 ,就会使他们寸步难行。” 由此,全国掀起了“大办民兵师”的高潮。 1971年4月,安徽省为了筹备“纪念毛主席视察安徽15周年”的活动,从全省调集了十多名画家到合肥办“创作学习班”,进行“军事化”的集体创作。当时,周昭坎作为下放干部,正下放在凤阳县东方红公社劳动。抽调上来后,根据军代表的安排,他和另外几位画家负责创作毛主席视察舒城县舒茶公社、裕溪口港和马钢三个题材,安排到舒茶公社、裕溪口港和马钢体验生活。半年后,他创作的《毛主席视察裕溪口港》的草图被通过,进入了创作,于1972年底提前完成了任务。闲着没事,又把马钢体验生活的素材拿出来构思。因为毛主席指示“马鞍山条件很好”,已经有一位画家在创作,想来想去毛主席说“民兵师的组织很好”还没有人画,就构思了《毛主席和马钢工人民兵》这幅油画的草图,军代表觉得这个题材和构思不错,让他赶紧画出来,好赶上展览。于是,他就在1973年9月“安徽省纪念毛主席视察安徽15周年展览”前完成了这幅作品。 这幅画展出后,遭到一些极“左”思想的人的疑义。他们认为:毛主席在马钢始终戴着安全帽,而此画上的毛主席没戴安全帽,作者有“谋害”毛主席的“阴谋”;再则,两个民兵真枪实弹面对毛主席,按照领袖保卫工作的规定,实际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也有对毛主席“不规”的企图。幸好军代表还比较开通,没有买账,照样展出。此处删去一段 自然,由于处于“文革”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这幅画的创作尽管摆脱了“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教条主义理解,作了浪漫主义的艺术处理,把创作的着重点放在表现领袖与工人群众的亲密关系,但在构图与人物造型以至色彩处理上,仍然不得不依循当时江青和分管美术的王曼恬的指示,按“红光亮”、“高大全”的原则处理。比如毛主席的个头特意运用透视画得比其他人物大出许多;出场人物要体现“三结合”,领导干部、群众、军人(通过民兵衣服里面的海魂衫体现),老中青和妇女都得有;人物的眼睛鼻子尽量画全;颜色尽量运用暖色、暖调……等等。因此,这是一幅很有“文革”典型特征的油画作品,也正是当下收藏家争相追寻的具有历史特色的一幅精彩的艺术品。 这幅作品在展览后,和其他作品一起存放在安徽省博物馆。但在1975年闹地震的时候,这批作品竟都用来搭了防震棚。当时借住在博物馆的周昭坎,看到后就把这幅尺寸相对较小的作品从画框上拆下来收了起来。1977年9月29日,《解放军报》在纪念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指示发表19周年时,用差不多六分之一的版面,以《毛主席指示我们大办民兵师》为题发表了这幅作品。1998年南京军区的《东海民兵》月刊,在毛主席指示发表20周年时,又于9月号以《毛主席和民兵》为题用此画作了彩色封面。但在此后多次工作调动和从合肥到北京的大搬家中,这幅画的画面受到较大损伤。1998年他从民盟中央副局级岗位上退休后,才得以整理旧作加以修补,并在画上正式签名(“文革”期间创作时都没有签名)。 周昭坎先生1938年生于上海,上个世纪50年代,曾随上海美专的李詠森、颜文樑等先生学习绘画,有扎实的写实功底。他的人物作品在突出政治的年代多以宣传画形式出现。1964年创作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越南人民必胜》,同时入展全国美展,出版发行,风靡全国,一举成名。“文革”前,他在《安徽日报》当美术编辑,“文革”后,从下放的农村调回合肥,到美协安徽分会任专职画家。1983年起,先是借调,后来正式调到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这个期间,他创作了不少作品,参加了历年国内重大展事和国外交流展出,多次获奖和出版,并在美术史论研究与美术活动组织方面有所建树。1988年起因工作需要,调入民盟中央担任要职,但在公余,他仍坚持油画创作,而以风景和静物见多,且多为台湾和日本人士收藏,台湾《艺术家》月刊曾以《淳朴·自然——周昭坎的艺术》为题评介其作品。1998年退休后,他重新活跃于画坛,2000年创作的反映中共和八个民主党派两代领导人的大型油画《团结合作创伟业》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1年“建党80周年美展”在该馆展出时题为《走向新时代》)。他的作品也开始先后出现于拍卖市场,价位逐年飙升,去年中鼎国际拍卖拍出周昭坎的风景油画《秋色胜似春》(100*100cm),以9.35万元成交。今年春拍推出他的“文革”人物画作品,价值翻番想在意料之中。因此,周昭坎是一位具有资深地位和作品升值空间看好的艺术家。
郑子敬 产业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艺术市场评论员。发表有《嘉德拍卖10年》等著作。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