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唱续响 残碑重光—— 让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再现于世

绝唱续响 残碑重光—— 让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再现于世

绝唱续响 残碑重光—— 让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再现于世

时间:2007-02-09 00:00:00 来源:

名家 >绝唱续响 残碑重光—— 让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再现于世

卢 鹏
  由著名青年书法家江书学(大江)先生鉴制,石刻艺术家臧俊红先生亲手镌刻的《僧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新版石刻,历经一年零四个月后告竣,日前再现燕赵大地。该碑刻一经面世,倍受书法界人士瞩目,观者无不称奇,在当今出版物繁杂喧嚣、鱼目混珠的境况下,该碑何以受到如此垂青,这一直是萦绕在笔者心头一段挥之不去的情节。带着崇敬和疑惑的心情,我走访了鉴、制此碑的两位艺术家《僧怀仁集王右军圣教序》碑,简称《集王圣教序》。据记载,圣教序石刻共有四种,:一是《雁塔圣教序》;二是《同州圣教序》;三是王行满正书的《河南圣教序》;四是怀仁《集王圣教序》。集王圣教序是唯一的一种反映王羲之书法艺术风格的圣教序石刻。东晋王羲之(321—379 ,又说303—361或307—365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嵇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贵族,司徒王导的侄子。官至右军将军会嵇内史,人称王右军。少从卫夫人学书,后又广临名碑及古人法书。草书学张芝,楷书(正书)学钟繇,潜心学习,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质朴的书风,创立妍美流便的新书体,新书体表现在楷书上为隶意的汰尽,草书上变章草为今草 ,行书创立了风流妍媚的王字书体,超越前贤,自成一家,备精诸体,字势雄强多变化,纯正自然,于书法史有继往开来之功。风行至今,由于他在楷、行、草书上的成就,在中国书坛上,始终保持者 “书圣”的地位。成为文人流派的开山鼻祖,顶礼膜拜者历朝历代不可胜数,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之一,尊王书为“尽善尽美”,他以帝王之尊为其专写《传论》。   《集王圣教序》是唐代书法家怀仁和尚仿照王羲之的行书遗墨摹出,再根据圣教序文章的内容巧妙的安排而成,相传费时二十余年。是集王字于碑文的首创。北宋周越的《古今法书苑》中云:“唐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委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据迹,咸萃其中。”北宋黄伯思称: “今观碑中字与右军遗帖所有纤微克肖,《书苑》之说信然。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圣教序》怀仁所集右军书,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谓异才” 。该碑之所以为历代书法家所重视,是在于整篇的价值上。 据《离钩》记载:“(集王)圣教序墨迹,备极八法之妙”。清代杨宾谓唐代集王书者有十八家 ,推《圣教》为第一,怀仁所摹出的碑刻应是为后人留下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珍贵资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其碑早已不存在于世了。1973 年8 月陕西省文管会在对因地基下沉,对碑身倾斜的《石台孝经》碑进行整修时,在碑背面的石缝中,意外的发现了整幅《集王圣教序》拓片,发现时,拓片褶叠方整,除部分因受潮霉烂,约210字有不同程度残损外, 其余文字仍保持原来的模样,是原字之真象,现由陕西省博物馆作为珍贵文物精心收臧。拓片前面题有:“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整篇文字一气呵成,巧夺天工,真如王羲之亲笔写就的一般,使人叹为观止。可见怀仁和尚绝非等闲之辈,书写《集王圣教序》也非一朝一夕, 信手拈来。每个字运笔利落,气势如飞。且字与字间的衔接、过渡极为自然,连绵不绝。一列列行文,千变万化,体势自然,时而奔放快捷,时而持重沉稳。细读此文,意于笔合,气韵雄秀。   西安碑林中发现的南宋整幅未断的拓片,保存了当时的原貌,是迄今为止在《集王圣教序》流传刻帖中罕见的孤品,是弥足珍贵的,装裱后整幅拓片长216 ,宽96厘米,是用28 块一尺见方的日麻纸拼贴而成,拼贴痕迹依稀可见。 细观之,墨色深黑,拓工精细,属于 “乌金拓”,该拓片因是碑身未断时所拓,故文字保存较全。与刘正藏的一幅北宋拓本比较,唯第15行末“圣慈”的“慈”字损首三笔;第21 行“久植胜缘”的 “缘”字左下方与石花泐连。但第27 行“故得”的“故”字 ,末行 “文林” 的“文”字完好无损。   刻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华夏文明并没有完全记载于浩瀚博大的史书里和人们的记忆中,是刻帖保存和丰富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成为我国极其宝贵的历史档案和艺术宝库。鉴赏刻帖,了解并欣赏其文化艺术的内涵。让其真正感受 “黑老虎”的魅力 。刻帖艺术自出现以来,历经、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元、明、清及民国,直至新中国诞生,可以说代有佳刻,至今不衰。文体有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魏书、楷书、行书及民间一些创意字等,内容丰富,刻帖之所以珍贵,在于它能清晰地、完整地、准确地、生动地、真实地再现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真韵,可以说,采用先进高科技也难以达到其原汁原味的效果。古今中外名流对石刻拓片,历来是崇敬备至。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当见到宋拓本《孔子庙堂碑》时称赞道: “孔庙虞碑贞观刻,千两黄金哪购得”。可谓价值连城。瑞士苏黎士大学学生Uiysse在中国美术学院学习书法,当看到《张迁碑》时, 激动的热泪盈眶。 日本文化代表团参观云峰的摩崖题记《郑文公碑》时,屈膝下跪,拜倒在摩崖脚下。刻帖一直是历代金石、书法、艺术、文学、史学等文人墨客及书画商人竞相收集珍藏的艺术品。由于被后世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名振古今,因此,通集王书之大成的圣教序刻帖就成为人们收藏和研习行书地范帖。后世的拓本,不但缺字,而且笔划逐渐细瘦,王书的神采和气韵大不如前。目前国内公私所藏的《集王圣教序》碑身未断的宋拓本约有数十本,但全是把整幅拓片剪成碎片,再按文章顺序裱成册的剪裱本,早就没有整幅未剪的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刻帖的收臧开始从以前的曲高和寡逐渐变为热门,刻帖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但是,由于古代石刻破坏严重,国家对其石刻管理日趋正规,加之旧刻帖失败无量,因此刻帖已不能满足现在人们的审美、研究的需求了。   江书学先生(大江),自幼学习书法,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省书协硬笔书法委员会秘书长 、河北省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在多年从事书法创作中获得过众多奖项,他深知保护和发扬古代书法艺术的重要性,故将一本自己珍存的根据整幅宋拓《集王圣教序》出版的书,交给一位深谙石刻艺术的装裱师臧俊红先生,由其摹刻出新石旧貌的《集王圣教序》。江书学先生还亲自为其书写了跋识,可谓强强联手。臧先生自幼喜好金石书法,当过兵,其后以装裱字画为生,拜过荣宝斋的名师。经营之暇,耽于艺事,浸淫有年,乐此不疲。见识日渐丰盈。因起点高,路子正,而立之年变显示其高深的功力。近些年又专心于碑版刻帖,它的很多作品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他接了《集王圣教序》的样书后,经过仔细的揣摩研究,以书上标出的1:1的比例摹勒上石,认真书写,精雕细琢。为其扛鼎之作。倾注了他全部的经历和心血,他涉笔操刀,痛快沉着,体势豪健,字里行间,安排稳妥。笔划转折起止交待分明,刀刻字底洁净、无拖泥带水、敷衍荒率之处。费时一年零四个月完成初拓,后自觉不够深度,遂又用一个月时间缮刻一通。较之前拓,字口清晰、圆融,神完气足,判若天壤。新的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保持了宋拓的原始风貌,使得怀仁《集王圣教序》石刻得以再现于世。书法界人士对此给于了很高的评价,观者无不动容。臧先生对其石刻拓片一丝不苟,所有纹理尽显于石上,对拓片的拓制亦精益求精。其刻艺之高超,堪称当代刻石艺术大师级人物。碑刻后有著名书法家大江先生为其书写的小楷跋文,共六行,计80余字,清秀端丽,有魏晋遗风,与《集王圣教序》碑刻相映成趣。其拓片已经成为书法界人士竞相学习、鉴赏、收藏艺术佳品,这对保护和研究古代书法艺术起到了推动和传播作用,为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我们衷心的祝愿江书学、臧俊红二位先生,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创作出更多的无愧于这个时代和历史的好的作品。 通联 :050011 石家庄市东大街4 号 河北省博物馆 江书学 卢鹏 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