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一个过程—— 再论陈斌的作品及其美学观
美是一个过程—— 再论陈斌的作品及其美学观
美是一个过程—— 再论陈斌的作品及其美学观
时间:2007-03-19 11:24:00 来源:
名家
>美是一个过程—— 再论陈斌的作品及其美学观
陈雨光
观点的波动和意义的不清是当前美学认知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征。科学的探索精神又恰是推动这一认知不断深化的原动力。
在模糊甚至不稳定的状态下,艺术家所要面对的问题太为复杂,以致可能终身无法完成自身的坐标定位。门槛、彷徨、坚毅、聪慧,都在继往与开来这对范畴前得到充分的表现。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谁能确立正确的美学观,谁就会成为充实感颇强的美的拥有者。
陈斌首先把美定义为过程。
美是一个过程,其第一要者便是正确把握传统与现代的范畴。
一个美术工作者,无时无刻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美的现代时。它清楚地告知人们,你已感觉到的都是过去和存在;而你追求的却又不一定能感觉。这就是过程的基本矛盾。
陈斌在面对这一矛盾时,也有过一段曲折的认知。
早期的陈斌,追求的是美的存在。这是每一位艺术家都无法回避的经历。而对待“存在”这样一个美学观念,陈斌先把它理解为“承接”和“吸吮”。因为已成定势的“存在”,它的美学特征具有可捕捉性、可传递性和可描述性,它能够感觉和表述,甚至可以达到精确的程度。中国画四度变法时期的代表人物: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林(风眠)都在各自的程式和定势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青年艺术家。过去时的传统美不仅成为艺术追求的标的,亦成为艺术评判的标准。这一特征,一直时序到第七届全国美展。这个时期陈斌创作了处女作《藏女》,并发表于广西美术出版社的《美术界》杂志。1997年,基此的陈斌还出版了第一本画册《陈斌工笔画集》。
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令年青艺术家痛苦的是:我所得到的似乎不是“我”;我对“我”缺乏感觉。此时,他蒙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能够准确表达自我感受的才是美。齐、徐、潘、林之所以美,不是因为他善于“吸吮”,而是因为他善于“扬弃”;不是因为他善于总结过去,而是因为他善于开拓未来。成功的美学揭示,留给读者的是过去时的感受;而印于作者的却是未来时的想象。过去是成功的标志,未来是创新的标志,美的现代感觉的首要点便是一个“新”字。否则它就拉不开与传统的距离。怀斯“对现实的浪漫幻想观”极大地启发了思考者。1989年,陈斌创作了《远方的思念》,并在“台湾隔山邀请赛”中获得优秀作品奖。接下,他一口气又创作了《小屋》、《秋》,并相继在“天涯杯国际书画大展”和“挪威第十届国际绘画三年展”中引起关注。在这些作品中,他对浪漫的追求,对主观感受的追求特别地强烈和突出。从中我们可以破译画家对美的认知:美是浪漫的追求,是我(而不是他)对存在方式的理解,是不断地感觉、想象乃至梦幻的创新过程。
美是一个过程,其另一要者便是正确把握主观与客观的范畴。
对浪漫的追求,可以将主观想象发挥到极致。而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主观的即兴是否具有客观的绩效?艺术虽然反对功利主义,但对主观标准的评判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过程。共识性、广泛性、普适性这些最为直接的美的要素,与主观性往往格格不入。客观性的本身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变化过程。客观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理解性:艺术家对物象的理解;鉴赏家对图象的理解;民认众识对“理解”的理解。应该说,没有一位主观幻象的追求者希望其结果不被理解。不被理解的艺术是痛苦的。尽管历史上不泛现时不被理解的艺术,但历史终会对其被理解程度给予判答。这一认识,对陈斌艺术观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主观到客观、由幻象到理解,是陈斌深化认识的重要过程。1998年,陈斌创作了代表作《转经者》。这一入选“中国画三百家”的作品,说明了艺术家主观的想象向现实理解的逼进程度,说明带有理性的浪漫比极端自我的浪漫更接近美好的彼岸。
美是一个过程,其再一要者便是正确把握抽象与具象的范畴。
主观上对美的理解,再深入一点便遇到了这样一对矛盾:一方面美的物象只有具体才能感受,才能形成理性的推论;另方面主观感受的表达又不是实体,是概念,美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抽象了的概念,是思维形式,而不是物象的具体。这对矛盾在根本上左右着艺术流派的形成:
倾客观的再现,认为艺术是自然的模仿。当然,它不是再现,是主观的想象(在问题1中已经论及)。即使极端的自我主义与照相写实主义,也不排斥精神的元素。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等流派,都在具象画的范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着“模仿”力。
倾观念的再现,不是感觉的产物,是理性的思维,是非具体的。这一不足百年的艺术思潮,在“抽象表现主义”的旗号下,形成了众多的流派。概括地讲可大类为几何画派和表情画派。
陈斌在面对纷繁的表现范畴时,不可能不经历反复的认知过程。
改革开放的大潮,首先使陈斌的思维自觉不自觉地接受“分解”的触动力。1991年,他创作了一幅重要的作品《往复》。这是一帧明显受到蒙德里安和马勒维奇影响的画作。画中直线、曲线、平面、三角形、方形、圆形、柱形的组合是对万物隐然呈现基形的概念性理解。应该说,这是用简约造形模拟复杂现象的一次深入示例。它与时代的重组、分化、调整的视线颇为一致。
虽然把复杂的对象化生为最为简单的几何形是陈斌艺术认知的一个重要过程标志。但艺术家并没有继续他的“抽象化”脚步。直接把抽象思维视觉化,绘画成为欧几里德学说的粗浅图示,显然是艺术家也难以理解的。对生命的把握肯定不同于对概念的把玩。2000年,陈斌创作了《秋风》,这幅入选“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大展”的作品,说明了艺术家对抽象的理解:
(1)符号组合原则是最为显著的,特别是条形;
(2)结构的分解是第一性的,尤其是几何元素的关联,绝不是描写与说明,它是创作者对物象构成的一种概念化的结果,它是活的、有生命的,绝不是抽象表现主义的;
(3)抽象的目的是颇为明确的,它是努力提高艺术表现技巧中“概括力”的过程,古典、浪漫、印象、照像、超现实、野兽、立体等等想象范畴,都成为艺术吸吮后的一个有机组合。
此帧画作的成功,标志着艺术家仍是在一个大的“具象画”框架中进行“抽象”,只不过所抽之“象”本就是万物实存的物质世界之象,是有感觉的对生命的理解(不是描述)之象,是有血有肉的思想折射之象,是对过程的深化理解之象。正由于艺术家认真地提高概括力的想象,才使得其艺术具有了鲜明的个性;才使得其在分解与关联的结构组合过程中找到了自我,拉开了与前者、他者的距离;才使得理想与浪漫的追求有了现实的可供理解的模式;才让人看到了具有新的美学范畴的揭示。
至此,我们从传统与现代、主观与客观、抽象与具象的范畴讨论了陈斌。若把美视为过程,对传统的吸吮只说明已感觉了美的存在,但没有创立美;对未来的理解,对浪漫的向往,使美有了充分的想向空间;这一追求理解的演绎过程,使美对具象的感受抽象化为有情、有意、有血、有肉、有生命、有理想、有梦幻的探索。这一探索揭示了如下一个永恒命题:
美是使认知不断逼向深刻的过程。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