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工艺品“苍凉”首拍

民间工艺品“苍凉”首拍

民间工艺品“苍凉”首拍

时间:2007-03-21 10:09:00 来源:人民网-江南时报

拍卖 >民间工艺品“苍凉”首拍

3月25日,苏州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举行一场苏州现代民间工艺品拍卖会,这是新中国建立后,苏州第一次举行民间艺术品拍卖会。   以历史上“苏帮工”为代表的苏州制作巨匠,是中国精细工艺的代表。如今,相对于蔚然成风的书画品拍卖,这次民间工艺品拍卖会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如此悬念已经吊起人们的胃口,引来关切,更有甚者,砖雕艺术家袁中平竟然将自己有生以来制作的两件极品蟋蟀盆以1元起拍。 袁中平表示,如果最终以1元成交,以后就这样定价!惊世骇俗之余有着壮士断腕之苍凉。是缺乏信心,还是艺高胆大?本报记者在“苍凉”的气氛中开始探营。   1元起拍背景迷离   这几天,袁中平给人一种悲壮感。因为,他决定将两件参加苏州首次举行的民间艺术品拍卖会的极品蟋蟀盆起拍价都定在1元。   据了解,这两件蟋蟀盆是袁中平作品中的极品。其中的一件《百子蟋蟀盆》在2001年8月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评选中获“山花奖——民间工艺优秀奖”,该奖项为国家级大奖,有关人士认为最低价应为3万元;另一件《清风古韵》蟋蟀盆在2002年1月苏州市首届民间艺术节上获得金奖,专业人士认为起点应在1.5万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袁中平将两件极品蟋蟀盆拍卖价定在1元?昨天,记者与袁中平对话时了解,袁中平虽然对将于3月25日举行的苏州首次民间艺术品拍卖会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希望,但他对民间绝技和工艺的现状感到担忧。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市场进行验证,也让市场给工艺品一个“说法”。   袁中平说,目前蟋蟀盆的市场相当低迷,而且,制作蟋蟀盆的老师傅们“越来越少”,年轻人从事这行的更是寥寥无几。制作蟋蟀盆,与泥土打交道很辛苦,而且挣不到多少钱。但袁中平表示,自己还是不甘心,即使今后儿子不来继承,也要为这行做点事。这次苏州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拍卖公司组织苏州工艺品第一拍,就想让人们认识一下苏州工艺,也让市场给个价。   如无自信便成“自虐”   记者获悉,本次拍卖起拍价最低1元,最高10多万元,不论起拍价高低,都是艺人们降低后的价格。   据悉,当报价单递交后,有关人员认为既然是第一次拍卖,就更应该追求成功,这样对保护参拍者和整个苏州工艺界的自信心大有好处。于是有人提出降低起拍价的建议。据了解,袁中平制作出来的蟋蟀盆市场价格都在3000元以上。但袁中平表示,如果真的拍的很低,那么他今后就将其作品的市场售价降低下来。   之所以有人能够拿出这样的勇气,就是想要考证一点什么。与此同时,有的作品起拍价格在10万元以上,则表现出艺人对自己作品的期待。由于所有作品都对起拍价进行了下调,也有人认为这是工艺品的不自信。为什么有这样担心呢?组织者自己也说不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州手工制作工艺倒真的曾经受到了冷落,有濒临危机之感。   然而,对1元起拍的猜想,许多人还是更乐意从另一个方面去看:这恰恰反映出艺人的高度自信。因为都知道,如果真的因为操作不当等非常原因,使一件艺术精品成为低价拍卖物,对艺人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没有足够的自信,便会成为一种“自虐”。   到底这场受人关注的苏州现代工艺品拍卖将走向何方?让我们拭目以待。   满城工艺   一次试探   为什么要组织这样一场拍卖会?昨天,苏州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立在接受江南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拍卖活动会是苏州工艺品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之所以举行这样一场拍卖会,除了考虑到苏州工艺发展面临危机外,苏州在经济快速发展后,社会上对艺术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冯立介绍,历史上“苏工帮”名头很大,而苏绣、缂丝等也为苏州专有。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使许多传统技艺流失,而2004年的一次转制,更使苏州27家手工艺企业全部解体。目前保留下来的已经成为私营的企业,由于人手少、容量小,已经不足以承担传承之重。在此背景下,苏州市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就成为唯一可以开展活动的组织,因此由协会出头团结艺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必要。   另外,苏州民间工艺有悠久的历史,但它到底有多大的价值?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衡量。都说苏州刺绣好,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应该值多少钱?这次拍卖,将有可能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试探破解。   画家、竹刻艺术家张泰中先生介绍,全国现代工艺品拍卖很少,这次苏州的工艺品拍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结果怎样存在着很大的悬念。当前的书画艺术拍卖依靠的是大师级人物的名气,而工艺品则还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被称为大师的艺人很少,而且缺乏这个传统。尤其在苏州,工艺水平为世人首肯,但许多行业并不像宜兴茶壶、景德镇瓷器那样规范艺人等级。因此靠艺人名气形成拍卖价位存在一定难度。   那么,拍卖能否刺激苏州工艺品的发展?刺绣高手、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姚慧芬女士认为,拍卖对刺绣行业来说也是新鲜的活动,能否刺激行业的发展则难以判断。一位缂丝艺术家表示,要想通过一次拍卖拯救或振兴苏州工艺,目标有点太高。针对这次拍卖,大家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有考虑得太多。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