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裸雕与公众风寒症
王小波裸雕与公众风寒症
王小波裸雕与公众风寒症
王小波是一个“疲惫的人”,他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太疲惫了,以至于英年早逝。我相信,这一组表达当代人“疲惫”的雕塑,总有一天会进入展览馆、博物馆,让它记载下某个特殊时期探索者的“疲惫”——张柠
没有什么比裸体能更直接地表达“自由”和“平等”的奥义。
在澡堂里,所有的人都像原始人那样赤身裸体,一走出澡堂,每一个人都穿上了道貌岸然的衣裳。人类穿上文明的衣裳那一刻,也就是等级制度开始的那一刻、交出自由的那一刻。因此,有的民族时时刻刻都有脱的冲动,他们在狂欢节上脱、在竞技场上脱、在天体营中脱,最常见的是在艺术作品(绘画、小说、电影)中脱,以此表达他们对文明禁忌的不满和摆脱服装束缚的冲动,如今甚至出现了“5月14日国际裸体日”这样的新风俗。相反,有的民族穿上之后就再也不敢脱了,而且越穿越多,并且在穿着上大做文章,不同的颜色和样式对应于不同的身份。一旦有人敢脱,那么全民族都要伤风感冒(中医称“风寒”),只听见一片沙哑的咳嗽声。可见不敢脱衣的民族体质之孱弱。
中国人就是穿上之后不敢脱也不想脱的,只要有人脱,就会爆发集体风寒症。1917年,刘海粟在上海美专开始使用裸体模特儿,引起了轩然大波,模特儿一脱全国都感冒。为了防止感冒传染,1964年前后干脆连在画室里脱衣服也禁止了。毛泽东认为,模特儿是“绘画和雕塑必须的基本功,不要不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才没有被废除。直到1988年的“北京油画人体艺术大展”,那些排着长队的观赏者回来还是不停地咳嗽。看来中国人是要将“穿衣服”进行到底了。近期王小波裸体雕塑出现在艺术作品中,又一次导致了公众风寒。有人说:表现王小波的自由精神,并不一定要用“裸体”的形式。当年康生也说过类似的话:我决不相信要成为画家一定要画模特儿。毛泽东则认为:“画画是科学,就画人体这个问题说,应走徐悲鸿的素描道路,而不应走齐白石的道路。”(《文稿》12册)。不用模特儿当然也可以画,那只能画山水花草鸟虫鱼,不能画人。现代艺术关注的是人,其中更包括原初的人、裸体的人。
至于那些一见到裸体就伤风,一看到另一个人没穿衣服就咳嗽的人,他们的体内无疑是带有一种传统的感冒病菌。这种病菌针对启蒙的抗生素、现代化的抗生素,产生强烈的“抗体”作用。
对于著作权、名誉权、肖像权这些法律问题我不懂,我也尊重王小波家人的选择。这是另一个问题。但看到郑敏雕塑的王小波裸体塑像,我觉得非常好。特别是他传达了王小波的“疲惫感”,这一点非常有创意。王小波的确是一个“疲惫的人”,他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过程中太疲惫了,以至于英年早逝。我相信,这一组表达当代人“疲惫”的雕塑,总有一天会进入展览馆、博物馆,让它记载下某个特殊时期探索者的“疲惫”。现代主义美术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无聊”、“颓废”,后现代美术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欲望”、“嬉皮笑脸”。“疲惫”主题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主题,也是王小波精神的深层写照。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