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波:从上古艺术中看原始“象”思维

潘天波:从上古艺术中看原始“象”思维

潘天波:从上古艺术中看原始“象”思维

时间:2007-03-27 09:04:00 来源:

名家 >潘天波:从上古艺术中看原始“象”思维

潘天波
“象”是中国哲学和美学的重要范畴。美学家叶朗曾直言:美在意象。今天,我们从思维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象”,可以发现:这种“象”思维的背后隐藏着一种原始的整体思维模式,这种模式中含有一种朴素的整体方法论体系。原始先民思维在这种朴素的整体方法论体系引领下,在混沌中不断地探索,形成了一股整体意识的潜流,深入到自己的生活、劳动和创造中。这股整体意识的潜流的不断强化,生命价值的探索冲动也随之强化,各种原始的文化、艺术因此而诞生。尤其是原始文身、洞穴壁画、彩陶艺术、原始民居等艺术之“象”思维里蕴藏着一部人学,更蕴藏着一部潜美学。本文拟就“象”整体思维模式成因、“象”思维的跃迁、“象”思维的价值理想三方面去揭示古代中国“象”思维背后的实际,以期发掘原始“象”思维的美学内涵,为建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有所裨益。 一、原始“象”整体思维模式的成因 “象”思维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是对事物整体理解的产物。在本质上,原始先民的“象”思维是一种朴素的整体思维,是建立在对生活、生产以及对自然社会的朦胧整体意识上的产物。朦胧整体的“象”思维在他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文身、彩绘装饰、原始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祭祀,面具、傩戏、狩猎围捕仪式、壁画、彩陶、原始民居等等都是原始“象”整体思维的空间演绎和展开,都是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后上升到“思维具体”的产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具体总体被作为思维总体、作为思维具体,事实上是对思维的、理解的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①原始“象”思维虽达不到马克思“思维具体”的高度,但原始“象”思维模式确实是一种整体思维模式(非科学的朦胧整体意识思维)。可以说,一部中国美学就是“象”整体思维模式下演绎而成的美学。 那么这种整体思维模式何以形成? 首先,古代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内陆国,决定了他们的宇宙观是对宇宙的整体认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观照与西方虽然大异其趣,但在思维整体性上是相同的。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是海洋型渔猎社会,对宇宙的观照是开放性的,他们对宇宙无限地探求后,发现宇宙是一个和谐、数量、秩序的统一整体,在希腊语中,“宇宙(Cosmos)”的本义就是“和谐、数量、秩序”;而中国人在无穷的宇宙探索中,他们的视线并没有失落于宇宙的整体苍穹中,而是回到自己的“小宇宙”中,也就是对自然宇宙的观照中又返回到自己的意识中,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具体”(即“象”),在汉语中,“宇”是屋宇,“宙”的含义是在“宇”中往来。特定的宇宙观决定着中国上古人特定的整体思维方式。上古人的这种思维宇宙乃属于理性物体化对象的思维宇宙,主体内部的和谐在上古朴素的意识,朴素的环境,朴素的生产力下无法获得某种自控的能力,先民只好借助“象”来调控,而封闭的内陆国恰好满足他们的理性要求。 其次,中国是原始农耕社会,集体劳作成为他们的唯一选择。他们着眼于集体和自然的关系,着眼于对世界整体的把握,是形成整体思维的重要原因。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老子》第二十一章)“道”是对“象”的“具体总体”的把握;《易传》里的《系辞传》中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这种“俯仰终宇宙”(陶渊明语)的思维是典型的整体思维;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维,是一种人与自然整体同一的“天人和一”整体观。农的眼界决定了中国先民的思维方法论必然是整体思维。因为“农只有*土地为生,土地是不能移动的”。②进一步地说:“农的眼界不仅限制着中国哲学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还限制着中国哲学的方法论。”③ 二、原始“象”整体思维的跃迁 原始“象”整体思维形成后,生命的冲动,生命意义的探求和价值创造的冲动使得“象”整体思维的运动和跃迁成为必然。尤其表现在原始艺术上,下面仅就“文身”、洞穴壁画、彩陶艺术和原始民居艺术来探索原始“象”整体思维是如何跃迁的?因为艺术是“象”整体思维的最集中表现。 “文身”和洞穴壁画艺术表现了原始人的一种天然整体观念。原始文身大约发生在旧石器时代,“刻画其身,以为文也。”“文身”表现了先民的一种与自然和神灵相同一的整体思维。人与自然的整体观是生命生存的需要,人与自然同色,同形,意在与自然同在,同处;人与神灵的整体观意在人与神灵同体而合一,“文”是协调人与神各种关系的纽带,渴望与之和谐相处。因此,这种朴素的原始整体生存观是自体生存的需要,例如纹蛇彩绘就是为了与其同体,渴求得到神灵的庇护。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原始人从森林走向平地,再由平地走向洞穴。此时,原始人体文身作为一种实用功利即庇护身体、身权象征、经验记录、巫术礼仪等表现空间发生转移。尤其是记录经验、巫术礼仪符号等文身内容不在需要在自己的皮肤上表现。表现空间的转移,一方面可以免受文身刻痕的痛苦;另一方面是因为光滑平整的巨大的岩面足以保证他们充分展现和驰骋自己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不论是表现形式,还是表现内容。稳定的居住空间环境可以保证他们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而自由创作,在英文里“壁画”是“free”和“scope”构成的“fresco”,即自由观察和展现之意,其意侧重艺术表现;在汉语里 “壁”是“从土,辟音”,“辟”是辟邪,表示降伏妖魔鬼怪不使侵扰,其意侧重实用功利。在中国禅学中有“壁观”之说,“壁观”即面壁或一意禅观,心如墙壁,一切妄想不能侵入;还有“壁中有书”之说,相传汉武帝时,鲁恭王为扩建其宫而毁孔子故居,而得夹壁中古书《春秋》、《论语》、《礼记》、《尚书》等,说明“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象征着“自由”、“辟邪”和“壁书”。“壁”和人体整体结构元素密切相关,如肌壁、腹壁、细胞壁、肠壁等。说明“壁”是原始人体文身整体思维表现的另一空间。从以人体皮肤为“简”转向以岩面为“纸”,与其说是环境压迫(如寒冷、存火、避险、第四纪冰川等)后“迁徙”的结果,不如说是他们对生命需要、生存需要的积极反映和选择后的结果。洞穴生活使原始人从自然中首次分离得到明确确证,散漫自由的生活方式从而慢慢固定起来,零散模糊的个体意识向群体完整意识逐渐跃迁,无序朦胧的文化心理结构开始向稳定的完整心理交流系统推进。此时,他们的文化艺术冲动在原始生命冲动和原始群体关系冲动中开始萌生。而巨大的岩面恰好为他们提供表现的空间媒介物,整体“象”思维因此而拓展而丰富,表现力也因此而扩张。这样,原始“象”思维在壁画中发生跃迁,从朦胧走向清晰,从无序中走向有序,从零星走向完整。 彩陶艺术是“象”整体思维强化后的又一次重要跃迁的见证。彩陶的形体多呈椭圆形,中空,圆口。上古人对圆的整体体悟暗合有形和无形之特征,圆的始点与终点富有“道”的整体意味,有始又无始,有终又无终;始点包含在圆周之内,终点又同样存在与其中,终点又为始点,始点又为终点。“中空”乃“器”之用,陶器可以盛物,烧烤之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空”之“器”是无用之用,当盛满后便能无穷溢出,说明“中空”里蕴涵着“有”与“无”,“用”与“无用”,“限”与“无限”的几对辨证要素构成原始先民的朴素辨证整体思维。从彩陶立体形来看,它面向各方,倾向于既没有起点,又没有终点的浑然一体,“浑然”中有“整一”,其有形又无形。老子在论“象”时,他强调“象”是离不开“气”,因此彩陶里也富有“气”质。彩陶中的“气”质是典型的整体思维模式,彩陶的抽象图案,是“气”的外在表现,“气”虽不可见,但可整体感受;“气”是整体天地之母,“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易﹒系辞上〉〉篇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而“器”为“道”的外化呈现,“气”是“道”的生命载体。可见,“气”为天地成形成象之下的“器”;朱熹说:“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从彩陶图案的表现工具来看,中国上古多用毛笔,起细腻而柔软为表现不可见,但可感的气有提供了可能;从彩陶的陶制材料水来看,水恰恰符合上古人对“气”的顿悟,水气,水雾乃“道”的生命之整体;从彩陶的制作者来看,母系族多为制彩陶者,因此,彩陶多呈阴性,其形自然多呈“孕体”状或阴道体,而女性孕体一方面蕴含着新生命的诞生,另一方面也说明上古对生殖器或生育的祖先的崇拜。《黄帝内经》中说“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可见彩陶之形“气”与人的生命之“气”息息相关。图案线条为静,而线条重组变化为动,而动又是生命的本性。因此,气的核心本质“动”体现于彩陶中显得十分明显,图案的色彩与自然同色,而色彩又是生命的各种喻征。因此,作为完整之“气”是先民整体思维的显著象征。 如果说,彩陶是原始先民的整体思维的感性跃迁,那么原始民居就是“象”整体思维的理性跃迁,即原始民居是先民对人体的“象”思维的整体反思后一次理性的跃迁。原始民居建造,他们意识里的参照系是人自身的整体。“人自身”是他们一切“行为”之源。从原始民居的物理结构元素是人体结构元素的变形。例如:门—门牙、房—耳房或心房、楣—眉、房脊—脊骨、房室—心室、排气孔—鼻孔、房角—眼角、堂屋—胸膛、屋顶—头顶等等;从原始民居的尺度模式参照人的尺度模式。例如,傣族民居一瓦的长度大约是1 .6米,相当傣族男子的平均身高;挂瓦条之间的距离约为一掌;柱之间的距离是两手臂向外平伸时两手指之间的距离等等④;从原始民居的材料、色彩和结构功能多模拟人的肤色与功能器官。原始民居的材料多用脚柱,色彩与人体基本颜色一致,形状多模仿人体功能器官。例如楣木、耳房、排气孔、房脊、堂屋、屋顶等功能与人体对应的眉、耳、鼻孔、脊骨、胸膛、头顶的功能是一致的。从原始民居中能透视出一个信息:原始“象”思维萌芽于人自身的整体反思,自我确证的整体审美意识是从自我意识向对象民居的一次重大跃迁,原始民居的审美因素在人体整体结构元素中萌生。例如原始房屋的审美要求:对称、结构、平衡、和谐、比例、交*、重叠、疏密、组合、变化、间隔、均衡、韵律、一致、统一等等皆出自人体整体结构元素。因此,原始民居是先民“象”思维对人体整体结构的完整把握的成果。 三、“象”整体思维的价值追求 原始“象”整体思维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主要表现在政治社会追求,文艺整体生命意义追求和主体的主体性完整追求上。 其一、“象”思维的整体政治社会追求。“象”思维的价值一开始并不是表现在文学艺术中,而是表现在政治和社会理想的追求上。《乐记·乐象篇》中指出:“凡*声感人,而逆气应之,逆气成象,而淫乐兴焉。正声感人,而顺气成象,而和乐兴焉。”说明“乐象”思维的理想是“正声”,而“兴焉”。又说:“是故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始终象四时,周还象风雨。”⑤这也说明“象”是在整体的音乐境界上的“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完整体现。 其二、“象”思维的文艺生命意义追求。文学艺术是内部整体“象”思维的表达和破译。“立象以尽意”是“象”思维的文学和艺术表现的手段。但“象”思维的最高生命意义和法则是求得“象”似。庄子在《人间世界》、《德充符》中多描写支离者、兀者。无疑揭示了一个美学上的不争事实:事物外部形式具有局限性和虚假性。因为“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⑥一切艺术创造在于求得“神”似,正如司空图在《诗赋》中所说,好诗在于“神而不知,知而难状”⑦;如果违背了这一艺术创造的基本原则,必将“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⑧(苏轼语);因此 “诗之极至有一:曰入神。诗而入神,致矣,尽矣”⑨(严羽《诗辨》中说)。艺术家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发现和开掘“象”思维的整体生命意义和法则。 其三、“象”思维主体的主体性完整追求。“象”思维的整体性实质是主体的主体性的完整性。主体性是人推动自身和社会生活前进的人生动力系统。有了主体性,人才能走向自我存在,价值实现和自身完满塑造的历程。只有完满的人生才能去审美或创造,才去具有审美的完整性和创造的完整性。强化“象”思维的核心是强化主体的创造性。主体的创造性不仅是文学艺术的需要,更是人生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总之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就在于人类不竭的创造精神。作为人学的审美科学必然要呼唤“象”思维完整和强化。 四、结语 综上,原始“象”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虽然这种整体观还不是科学的整体观,但它给我们的启发是重大的,尤其是对建构现代美学的方法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它告诉我们美学探究的方法必然要遵循整体思维观,现代美学必然要沿着科学整体方法的探索之路,使美学“走向彻底的科学性与追求无限发展的系统人本思想的统一”⑩,这是美学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人文科学发展的必然。 注: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03-104页;②③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M]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8,21页;④可参见高芸.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76-77页;⑤朱良志 中国美学名著导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第12页;⑥⑦⑧⑨张法等著 中国艺术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第315,318,319,318页; ⑩李健夫 美学基本原理[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6页. A Look at original imago thinking in the light of the ancient art Pan Tian-bo (Faculty of Literature and News Communic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0092, PRC) [Abstract] In the thesis, we will move towards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the integrated imago thinking, the transition of the imago thinking and the value of the imago thinking, and to open out the fact of Chinese ancient imago thinking, In order to dig the aesthetic connotation of the imago thinking, as well as establish the modern aesthetics system to put through the pulse of the methodology. [Key words] imago thinking; integrated thinking mode;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 value 作者简介:潘天波(1971—),安徽无为人,美学硕士,主要从事美学原理与美学方法研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