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政 亦书亦画 童建颖与他的抽象艺术

宫政 亦书亦画 童建颖与他的抽象艺术

宫政 亦书亦画 童建颖与他的抽象艺术

时间:2007-08-09 00:00:00 来源:TOM美术同盟

资讯 >宫政 亦书亦画 童建颖与他的抽象艺术

  第一次走进童建颖的画室,是在两年前的一个夏日,赏画聊天之余,“抽象绘画”这概念便由此深深滋生于我脑中。学艺多年的我并非因抽象的表现语言而新奇,但当直面这些鲜活且纯粹的视觉旋律时,有一种喜悦和感动之情拉近了与美的距离。从此,我开始走近童建颖的抽象艺术,渐渐地,也了解了一位执著而真诚的艺术家。   童建颖的学画经历与那个时代的中国一样,多难、坎坷而富戏剧性,正是凭借着对绘画的沉迷、执著之情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收获了今日的艺术成就。1969年17岁的童建颖下放到江西农村,一呆就是18年,从农民到筑路工人,从筑路工人到省文艺学校的学生、从艺校学生到留校做教师……是儿时对绘画的挚爱使他在异乡找到了人生的兴趣点,而这一涉足便是30多年。与绘画结缘的30多载中,因始终勤勉好学,1980年冬,油画作品《而立》获得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这对于他无疑是莫大的鼓舞。1984年童建颖经全山石老师推荐,研修于浙江美术学院,适逢顶级华人艺术家赵无极先生回国讲课,这大大开拓了国内学子的艺术视野。童建颖更是被先生大气而高蹈的艺术信念所吸引,这段经历与他日后走上抽象绘画之路实在不无联系。   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之路都会遇到险滩与阳光,有迷茫也有欣喜。人们往往因伴有的宿命意识,在所往的经历中试图找到彼此的关联,并试图借此营构一张关联之网,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自我,也会呈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脉络。   童建颖早期的那些抽象作品,并不单是形式语言的探索,也折射出80年代中国美术实践的某些特点——通过艺术手段来实现对现实的评价。中国现当代艺术史学者吕澎认为,寻找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本质努力不应该也不可能局限于“视觉范畴”的方式之内,不应抛开政治形态和社会学的视野来评价80年代的艺术创作。生活在整个80年代的艺术情境中,尤其是研修于浙美的一段重要求学经历,我们可知,童建颖的创作不单是对绘画形式的解放,也反映出他身处当时的环境下,对自我艺术归属的迷茫和探索。在现实社会和意识形态的裂变中,试图重新认识艺术。   1987年童建颖从江西调回到上海,次年于上海美术馆举办了他的首次个展,这次个展的作品全是抽象绘画,可算作是他早期抽象绘画的一个“小结”。也就在那一年,他开始了他的“文字系列”创作,从此一发而不可收。这是一次新的艺术历险,在他的抽象世界里,“汉字”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作为80年代中国最早的抽象文字绘画实践者之一,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和对传统文化的观照情愫。其恢宏的着色和悉心的点染,轩昂气宇间蕴藏点点妍丽气息。他创作的第一幅《文字彩拓》(附图),或端庄或隽美的汉字浸染于迷幻的色彩中,时隐时现,它们是历史的遗念?还是今世的幻象?或许,艺术家自己也无可知晓那偶发于创作中的力量,只是,当我们述之视觉时,已被带入了一个充满惊喜的不可知世界。   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是年轻一代艺术家的聚居地,尤其因一批抽象画家所形成的前瞻性艺术氛围,在全国也算得独树一帜,童建颖的抽象文字则无疑成为上海抽象画坛中独特的实践代表。反之来看,这些抽象文字创作也反映了上海曾为一个殖民城市的文化特点。东方的文字元素与西方的构成组合,在开放的文化视野下,艺术家尝试各不相同的尺度与法则。进入90年代,也是童建颖创作的高峰期,大量以文字为主题的创作,开拓了他在抽象画坛的新面貌,也更加坚定了他对抽象艺术创作的信念。   纷繁的生活经历或意识理念联结成的一张无形网络,好比一个人在城市里漫游,一方面在找出去的路,一方面还留恋于那市井的小巷,有如逐渐展开一张自我绘制的地图。这地图告诉我们认识周遭环境的同时,也是了解真实处境的一条道,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品悟那些真实的感受。   1996年因工作需要,童建颖远赴澳门。客居澳门5年的生活经历,强化了他在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本土意识。我们常说优秀的艺术家也是聪明的善思者,他们会认清时代环境与艺术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澳门这个殖民地色彩强烈的文化地图里,童建颖从两个方面感受特有的“真实”。首先,生活于多元文化交融的殖民地城市,他作为外来文化的吸纳者;同时,他又客串中国本土文化的输入者。一方面让澳门了解他的艺术,在那个多民族文化的国际社会中充当中国艺术家的角色;另一方面,又在文化的多元中皈依本土。或许,只有感同身受那种特殊的文化环境,才会使艺术家去寻求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这种认同,由心而发,归终现于艺术。就是这段经历,激发了童建颖的抽象绘画走入了另一番境界,使他对玩味几十载的色与形,开始了新的思考。   历经了几十年的探求,种种处境之联结,构成了艺术家那张人生和艺术之网。游走其间,我们看到艺术家不断创新的历程,并因此而感动欣喜。或许只有艺术家本人才能真正明白,那张网其实也正是自己内心的千千心结。这些心结就是种子,孕育了日后爆发的无限可能。澳门的经历成为童建颖绘画探索重要转折的外因,究其内因,便是他对人生、对艺术的不断反思和探求,以及自幼对传统文学的迷恋,接触过线装的古典名著。孩提时代成长于知识分子家庭的环境中,练字读书之际,他与中国传统视觉文化中最纯粹的书法艺术有了最初的相识相交。当朦胧的儿时记忆再次呈现于绘画中时,变得厚重起来,那些文字符号凝结着艺术创作中的文化体验,也反映了艺术家的人生体验。   我们看到在澳门期间的创作,童建颖站在一个更宽阔的舞台上创作了大量的文字墨拓作品(附图1997年作品)。画面的结构性被强烈的本土文化意识瓦解了,呈现的是水墨浸润间的空灵分布。细看他的墨拓文字,疏朗而浓密、清澈且醇厚、文雅又跌宕,那是荡气回肠的视觉诗歌,也是对本土文化一咏三叹的吟诵,可以说, 《文字墨拓》正是他在特有的文化情境中的形式见证。“汉字”在他的艺术世界里已经不仅仅扮演抽象符号的角色,且孕莟了灵气,由内心的力量而运生。站在童建颖的画前,我常常会感到咫尺间的千里之势,这震撼或许就源于民族意识深处的感动,那正是我们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关照和回应。   如果说80年代的抽象文字引领艺术家走入了对艺术之真“形而上”的探索,那么,客居澳门后的抽象文字,便成为了他以艺术之真来表达其文化体验的另一途径。不论哪一种途径,都增加了童建颖抽象艺术被理解的可能性以及可能被理解的角度,这不正是对艺术家创作的最大慰籍吗?   历经十多年的抽象文字创作,“汉字”不仅作为童建颖绘画艺术中的“图像符号”,也成了艺术家个人化的“图像标识”。确实,不论是色彩幻象,还是水墨意蕴,都以中国汉字诉诸于我们的视觉,那些工谨的木刻宋体、诡异的青铜铭文、遒劲的颜楷、舒展的行草……将中国文字的形体象征与不同书风的情感暗示,糅杂于最纯粹的点、线、面中,经过解析与重组,成为我们识译、回味其绘画的审美途径。   抽象语言,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实验性,但凡游弋于此道的艺术家,不仅需具有大胆的创新精神,更需凝练宏伟的艺术信念。对于前辈——引发童建颖走上抽象绘画之路的赵无极先生,他一直以他的绘画探索为感念,最终,在视觉艺术的鸣奏中实现殊途同归。与赵无极先生的抽象绘画相对照,前者的抽象绘画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升华,是中国艺术精神的畅游;而童建颖的抽象绘画借汉字之“形”,提炼他的艺术观念和文化体会,捕捉富有历史感和文化感的形式之美,并以新的视角表达自己对本土文化的体验和认知。   童建颖的艺术并不在于阐述什么重大主题,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他所认识的艺术理念和文化信仰,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当代社会现实环境和艺术文化氛围的漠视。自80年代开始,中国艺坛风起云涌,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实践了西方百年的艺术探索历程,尤其是进入90年代,当代艺术实践愈发生猛,在这光怪陆离的艺术盛世中,太多的人以一种浅尝辄止的方式去泛滥新奇的艺术风格,我们已经感到了由此引发“营养过剩,消化不良”的隐疼。在这嘈杂的环境中,童建颖的艺术探索愈发显得纯净了许多。与那些前卫艺术家不同,童建颖强调的是语言的优美性,而不是特殊性,这可能也正是十多年前他选择抽象绘画的初衷。这十多年对抽象语言执著如一的探索,是他表达艺术“形而上”的需要,也是他心灵世界里感悟艺术本真的需要。艺术贵在真,唯有真才感人,任何由意愿产生的激情都是苍白空洞且毫无用处的,只有真实的作品才有分量,只有真诚的艺术家才能感人。   20世纪杜尚告诉世人“不要相信艺术,相信艺术家。”这成为了现代艺术的箴言。任何一位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在他们有意无意间营构起的一张网里,找到了自己真实的处境,并确立各自的坐标,他们的作品便是最好的印证。站在童建颖的画前静观,体会那纯净中无限畅达的气息,就在那片亦书亦画的咫尺天地间,映射出一位艺者豁达而清澈的心境。   童建颖的绘画本是画又是书,说其是“书”,因其清澈而凝练地演绎了抽象绘画之美;说其是“画”,因其诉诸于我们的视觉又直指内心。这亦书亦画的抽象世界单纯且丰富,正如画家其人,一颗单纯的艺术之心,相伴一路丰富的艺术实践。从具象到抽象、从彩拓到水墨……他始终坚信:艺术创作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审美可能。走进他的艺术世界用心聆听,相信你就会找到这种可能。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