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媒体互动 动了你什么?

身体媒体互动 动了你什么?

身体媒体互动 动了你什么?

时间:2007-08-23 00:00:00 来源:《东方早报》

资讯 >身体媒体互动 动了你什么?

  在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举行的“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已经落幕。展览后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观众不止一次参观了展览,他们花费了数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在作品间流连。作为迄今为止国内最大规模的新媒体互动艺术展,围绕着“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已经产生了很多的话题和思考。   和普通观众的反应相比,艺术家们对这个展览的态度更加理性。新媒体艺术家施勇也参观了“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他认为这个展览的水准很高,在互动上做得很好,更具备身体娱乐的效果。但观众虽然能够获得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身体体验,这种体验却又是安全的,是艺术家充分预设的。有意外,却没有“失控”的惊喜。随机性、技术模糊地带的可能性还是少了一些。   施勇认为,无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策展的思路,这次展览做得都相当不错。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认为整个互动艺术面临一些考验。有些艺术家由于过分强调互动,而出现为了互动而互动的情况。这样一来,互动艺术变成了“遥控板艺术”,艺术的深层次思考会被忽略。同时,有些技术性的结构一旦被固定下来,很容易成为不断复制的模式,长此以往,艺术作品就会显得无聊。有些艺术家将主要着力点放在技术上时,又难免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复杂的技术表达一些“无关紧要”的观念。   策展人龚彦:在观众的“身体”上发生化学反应   策展人龚彦在为这个展览写的文章中提及了“炼金术”,在她看来,本次展览中科技借助艺术化的形式和手段,成为每个观众都能看懂、都能有新鲜感官感受的艺术;反之,艺术观念在技术的协助下缩短与观众的距离,让大众更能无人为障碍地去体验。这种相互运动的过程和关系把科学家与艺术家自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观众的“身体”上发生化学反应。这是一次技术、想象、意志与精神高度混合互动的炼金过程。   也就是说,互动艺术的“交流”与“混合”本身成了“金子”,它们的不确定性比任何事先预想的理性结果更符合其存在的意义。在这个时代,珍贵的不再是那些前途未卜的“金子”或“仙丹”,而是不同领域在此界面上相互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新希望和想像力……互动艺术,在融合声、光、电技术表达观念的基础上,把对某种具体技术的崇拜和开发转化为对此技术的分享与通感。龚彦一再强调,“身体·媒体”展览的定位是互动艺术展,而不是互动新媒体展。因为,互动、交流的欲望是艺术产生的原动力,它并不一定需要“高”科技的支持。   观众:探险寻宝   很多观众进入现场之后,还是被炫目的科技感震慑,这种对科技的崇拜多少冲淡了他们对作品本身意境的思考。其实,展览组织方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预防这种情况的出现。比如说现场每件作品旁边都有工作人员导览,他们的职责就是打破高科技的隔阂,让观众的注意力从对技术的忐忑转向对作品观念的体验。   不管怎么说,无论是在现场的采访还是事后的问卷调查中,参观展览的普通观众对这些互动作品都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的愿望。他们在那些作品中间穿行,如同探险寻宝者一样。对于一个不经常参观艺术展览的观众来说,这些互动作品带来的体验是全新的,充满不确定性。他们的日常经验由此扩张。尽管他们没有明确表达,但是作为一种媒介的身体在他们身上苏醒过来了。身体,这个被文明营造的各种概念、禁忌、桎梏所圈禁的存在,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它不具备任何主体性,但是我们终于发现,长期以来身体其实被内在的心灵和外在的规范绑架了。   “身体·媒体”,新媒体互动艺术,它需要做的事情仅仅只是使用观众的身体,帮助艺术家完成自己的作品?或者,其职能最终就是要成为唤醒身体、摆脱自我囚禁状态的诱因?假如是前者,身体在这个展览中就只是帮助艺术家完成作品的媒介;假如是后者,身体则被放置到了一个更加广阔、公共的评价体系中,成为携带了更多信息的媒体。   艺术家:有意外,没有“失控”的惊喜   和普通观众的反应相比,艺术家们对这个展览的态度更加理性。新媒体艺术家施勇也参观了“身体·媒体”国际互动艺术展,他认为这个展览的水准很高,在互动上做得很好,更具备身体娱乐的效果。但观众虽然能够获得一些与以往不同的身体体验,这种体验却又是安全的,是艺术家充分预设的。有意外,却没有“失控”的惊喜。随机性、技术模糊地带的可能性还是少了一些。   施勇认为,无论是作品的质量还是策展的思路,这次展览做得都相当不错。但作为一个艺术家,他认为整个互动艺术面临一些考验。有些艺术家由于过分强调互动,而出现为了互动而互动的情况。这样一来,互动艺术变成了“遥控板艺术”,艺术的深层次思考会被忽略。同时,有些技术性的结构一旦被固定下来,很容易成为不断复制的模式,长此以往,艺术作品就会显得无聊。有些艺术家将主要着力点放在技术上时,又难免会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用复杂的技术表达一些“无关紧要”的观念。   调查问卷   你动了吗?   ■什么是“互动”?   你勾引我我勾引你但是不谈实质性问题。   ———胡远行艺术杂志编辑   ■展览让你最有触动的地方是什么?   艺术家的良苦用心和最后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惊叹的作品是分不开的,我喜欢“眼泪杀手”诉说情节的模式,喜欢“旅途”的深妙奥义,喜欢“失重”的惊险刺激,喜欢“模特五号”的表现手法等等,这一切都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或想到过的。   ———吴霜艺术学院学生   ■媒体艺术是科学发展的产物,您如何看待高速发展的技术和您的作品的关系?媒体艺术是否依赖于新技术,如果新媒体作品中运用的技术没有那么“新”,作品是否还有意义?   高速发展的技术给艺术作品提供更多的展示工具、表现形式。所谓媒体艺术,“媒体”并不只是高新科技产物,木块石头都可以是媒体,甚至水和空气也是。新技术助长了媒体艺术,媒体艺术某些时候可能会受到科学技术的制约,但媒体艺术总体来说并不依赖于技术。   ———周文娟年轻艺术家   ■新技术通常被视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标志。与科技紧密相关的媒体艺术与未来的关系是什么?是否依靠“未来感”和“非现实性”区别于传统艺术?   媒体艺术和未来并没有画上等号,未来的艺术形式可能更多,而媒体艺术只是一小部分。但媒体艺术由于有技术的成分在里面,所以可能是未来推动科技发展的一种新方式,为了不断有新作品诞生,又为了让新创意能得到更好的表现,技术就必须不断跟上。而用未来感和非现实性来把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区别开来有点表面化了。传统艺术也可以有未来感和非现实性,主要在于他们表现创意的形式。   ———何锦繁年轻艺术家   评论家朱大可:   “这种展览,上海应该多办,最好每个月都有。”朱大可期待这种展览能常设,“这种展览在外国很常见,而在中国太少见了。”花了2小时观看展览的评论家朱大可,用“不错”来形容展览。“这是人与物体的融合,人和物有着更深的对话。”朱大可说,媒体技术的互动性在不断发展,以前观众只有接纳而没有发布的权力,而这样的展览,观众能参与其中,物与人产生强烈的互动。这种互动性,是新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最大特点。《艺术世界》杂志主编张翔:“不可多得,别开生面。”前往现场观看展览两次的《艺术世界》杂志主编张翔这样评价。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张翔期待更多更好的新展览和更多新媒体艺术家能参与其中。JANSEN的作品令张翔印象最深。“技术并不重要,关键要看作品的好坏”,张翔认为媒体艺术并不完全依赖新技术,像JANSEN的那件作品,完全使用普通物理原理,它并没有加入更多的新技术。张翔说,媒体艺术让观众没有心理障碍,媒体艺术还模糊了艺术与娱乐的界限,“好的艺术作品,一定寓娱乐于其中”。媒体记者尹达:“这种展览,更多的是一种观念的启迪。”记者尹达说,这个展览具有时代性,是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它体现当今时代的技术与观念,互动作品如同艺术家预先设置的“圈套”,观众是随机参与的,而作品的技术又是特定的,所以这种互动的随机性和特定性也非常自然。“从策划和展出来看,这次的展览都很不错。”尹达说,就是场地还太小。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