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斥着荒诞和怪异 牟柏岩:给"胖子"一个灵魂

充斥着荒诞和怪异 牟柏岩:给"胖子"一个灵魂

充斥着荒诞和怪异 牟柏岩:给"胖子"一个灵魂

时间:2007-08-29 00:00:00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资讯 >充斥着荒诞和怪异 牟柏岩:给"胖子"一个灵魂

踏进位于雍和艺术区aye画廊的门,一个巨大的臀部突兀面前,惊住了。 离开这个窝腰半蹲伸展不开的裸体胖子,走进画廊里面,是另一个“让人瞠目”的胖子舒服地陷在一张同样巨大的软床里,背上还拧着一个拔火罐。 随处看看,桌面、墙角、灯架上随处可见同样的胖子。大小不一,姿势不同,但同样是光着身子,同样是肥胖无比。 参观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些荒诞和怪异的感觉,时而感到自己被缩小了,时而感觉自己被观察着,甚至在旁观者的眼里自己也变成了整个空间的一部分。 这就是牟柏岩的“胖子”雕塑展。(即日~9月9日)
走出OUT 4年前,还在美院上学的牟柏岩受一家正在建设中的洗浴中心委托,为这个洗浴中心的男女浴池各创作设计几件雕塑。本来这就是一件普通的“行活”,如果是一般的人随便“搞一搞”也就交差了,但是认真的牟柏岩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件工作,专程去施工现场做了勘察,以便确定雕塑尺寸、位置,甚至雕塑最后的颜色。最后,他为了浴室确定一个胖子的形象,并用这个形象做了五件雕塑。 老牟在创作这组洗浴中心的雕塑的时候,慢慢地在其中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想法,创意一点一滴地让这些雕塑有了风格和灵魂。“他们”早已脱离了“行活”的标准,而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领域。做到后来,也许是命运使然,洗浴中心迟迟没有建成,牟柏岩只好将这些雕塑在中央美院的浴室里做了一场小范围的雕塑展览,结果这场展览让大家认识了他的才华,也让牟柏岩找到了未来的创作之路。 从此以后,牟柏岩将胖子的形象从“洗浴中心”里拖出来,虽然依然胖着,依然光着,却开始用自己的身体说着不同的语言,那些语言除了“胖子”之外谁也无法表达。于是才有了这次aye画廊里的胖子聚会。 门口窝腰半蹲的胖子巨大的身材仿佛与空间极不贴合,他只能一边翻着白眼遥视前方,一边用力地顶着屋顶。这个本来十分宽阔的房间仿佛对他来说太小太低了,似乎通过他的表情可以感受到那份受到压抑局限的无奈,其实每个人都在受到束缚,只是每个人的边角各自不同,这个正常人看起来异常宽阔的空间对一个巨人来说就是一个牢笼。在这一刻,房间的屋顶变身为各种繁复的规定和没完没了的“标准”,人们只能在各自限定的世界里“委屈”地活着,一边努力地与束缚做着斗争,一边像巨人一样给他来个白眼,顺便遥望一下未来。 而在屋里软床上躺着的胖子仿佛就舒服多了,不仅四肢随意伸展,而且身上没有一丝的束缚,午后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他的身上,仿佛世上一切的幸福事都独属于他,他本就该满意了!然而背上的一个拔火罐成为整个空间一个最不和谐的焦点,仿佛是无限的天堂里的一只苍蝇,让人厌恶又忍不住注视。为什么胖子要在这样舒适的条件下用一个火罐子折磨自己?这又与人们的生活多么切合,胖子在无比舒适的环境里用一个拔火罐折磨自己,现代的人们在各种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的同时,又感到那么的不痛快!他们用各种方式折磨着自己,酒精、毒品、瘦身、争斗、迷乱、疯狂,仿佛化身成胖子背上那一个突兀的拔火罐,肆意地嘲笑着这个仿佛天堂样的环境,显示出人们内心的空虚与腐败。 其他的雕塑都各有各的表情,但是不约而同的都是有那么几分不自在,无论是桌上仰卧的胖子,还是站在椅子上孤寂的“高人”,什么姿势都让人感觉有几分不自在,这正是牟柏岩想表达的,现代人们生活中的空虚。 从“洗浴中心”到现在的雕塑展览。一样是胖子,却说出来不同的语言。如果说几年前的那场展览是一种由外而内的冲动,是老牟灵感突现的火花。现在的展览就是由内而外的袒露,是老牟用来说话的一张嘴。洗浴中心为老牟确定了一个外形和一个风格的骨架,而现在的胖子是老牟用心雕琢的艺术品,老牟给了他一个“肥胖”的灵魂。 走到IN 看老牟的展览,总感到自己成为整个环境整个雕塑的一部分。两张长沙发围着一张桌子,一个一个胖子自在地仰卧其上,而坐在旁边的人们总免不了将目光放在他身上,而胖子无视周围的目光怡然自得独享其乐。这时,在旁人的眼里,这些又成为一个新的作品,桌子,椅子,胖子以及看胖子的人们都成为作品中的一部分。这就是老牟作品的一个特色,无时无刻与环境发生着关系。 其实在老牟创作这些胖子之前,早就已经到aye画廊考察过了,在老牟心中,胖子就是在aye画廊这个舞台上独舞的舞者,而最好的舞者应该随着舞台的变化而变化。在老牟的秀场里,雕塑与周围的环境随时都在发生着关系,作品因环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建筑艺术展里,人们只能看到雕塑,而看不到环境。而那些建筑品的各种照片里,也都只见其形,而不见其境。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架子上的雕塑,脱离了雕塑的功能性,而将其艺术性独立,雕塑放在哪儿都成。然而,这与传统雕塑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在现代主义艺术之前,雕塑家一般不会莫名其妙地自说自话地做雕塑。他们总是在接受委托后,为一个具体的环境创作,如今天在博物馆看到的兵马俑、木俑、石像生和泥像,其实都有它们当年实际的安身之处,或者是陵墓,或者是庙宇,或者是石窟和一般的建筑。欧洲的米开朗基罗和罗丹的雕塑也是为具体环境而做,那些永远散发着魅力的人像和壁画最初也只不过是某所教堂的装饰而已。中国人的老祖宗们其实从来没有这样死盯着两个点比来比去,空间永远在他们的视野中。而老牟的“胖子”一不留神就搭上了最流行的“复古”的快车,在有意无意之间揭开了雕塑艺术的本来面目,实现了一次雕塑向环境的回归。 具体的环境、具体的空间专门做出来的雕塑,就是天然带有这个具体空间与环境氛围的雕塑。牟柏岩用这个办法,把握了雕塑的同时也把握了空间。可以说老牟利用了空间,也可以说老牟将所有空间的元素都变成了他雕塑的一部分。那些执著于雕塑本身的人们最终只能局限在某一个雕塑的小世界里,而老牟的世界却是无限大的,因为整个世界都是他雕塑的一部分。 谈到老牟的艺术风格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老牟谦逊地表示自己还说不好,也不敢说。最后只得请出老牟师傅辈的大师——隋建国老师来为老牟的作品定个性:“从中国近现代来讲,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的雕塑艺术观念传入中国,徐悲鸿等一批人不断地从外国带来先进的思想。而到了建国初期,这些国外的雕塑形式被完全照搬,那时候的雕塑是宣传共产主义的工具,建筑的主题只有工人,农民,劳模和英雄。而后随着那场斗争的开始与结束,中国的雕塑艺术经历了一段真空的时间。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雕塑界才开始恢复,这时候涌现出四类的雕塑风格,这里面有新生代的雕塑者,他们用现实的目光看待现实的生活,并用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而其他还有重新建立抽象体系的抽象派,直接从国外接受最新观念的观念派以及与新媒介(如电脑)等结合的新媒介派。在这四种派别里,新生代的作品更容易让人们理解和接受,因为他们毕竟记录的是现实的生活。老牟的作品应该是属于新生代雕塑中的代表作,但是他的“胖子”又比新生代多了一个围度,又在观念派的领域里占了一个角。”“胖子”最终会走上写实路线,还是越来越概念化?老牟自己也说不好,我们只知道老牟会一直认真做下去。 “胖子”依然会说话,会说更多的话! 后记 笔者的那些同龄者,生在雕塑艺术断代的真空期里,长在对雕塑艺术十分菲薄的年代里。那时候,学校里的美术老师自己都搞不清楚什么叫雕塑?又能让那些孩子明白点什么呢?可悲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代对于雕塑懵懂无知的人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力,由此造成了今天中国雕塑市场的冷落。 然而在这种普遍不认可的环境下,仍有些有识的画廊和艺术区的经营者看到了雕塑的价值。他们给了这些雕塑者用舞台来展示自己,让自己的空间尝试成为中国雕塑普及的课堂。从这点上,应该感谢aye画廊,如果没有他们,就看不到“胖子”,也听不到他的声音。也应该有更多这样有眼光有胆识的画廊!有他们,才有中国的雕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