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艺术素材
把“时间”当作艺术素材
把“时间”当作艺术素材
时间:2007-09-03 00:00: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资讯
>把“时间”当作艺术素材
———记艺术家张建君
把“时间”作为艺术素材,这听起来也许有些玄,因为“时间”难以捕捉,但张建君的作品却能够让你真切地把握。9月4日将在“俏江南”881会所开幕的《幻园6———张建君、芭芭拉新作展》上,张建君的作品是用彩色的硅胶翻制的太湖石,中国传统园林中巧夺天工的观赏石用后现代的材料制作,把“古老”与“现代”这两种时态形象地叠加在一起。
张建君和芭芭拉是夫妇俩,在140m2画廊同一天开幕的《另一种风景》展上,张建君的“时间艺术”有了更明确的指向:上海的石库门建筑的画面上,贴上了建筑设计师画草图常用的纸条,加上了后现代的弯曲线条与块面。这是他的《上海计划》系列,是对上海上世纪末开始的城市改造的一种写照:以上海为榜样,中国的都市化进程就是将“西化”(美其名曰现代化)直接嫁接在老建筑代表的传统生活方式与社会人文景观上。“时间”变成了历史、变成了人的记忆,有了情绪的感染力,张建君的作品也因此有了批判的锋芒。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张建君就把“时间”作为其创作的母题。他的作品《人类和他们的钟》,获得上海青年艺术家大展的一等奖,他从1983年开始的抽象系列《有》,则是通过回溯远古蛮荒时代来寻求艺术的基本价值,1989年有3件作品入选著名的现代艺术大展。80年代末过后,他从综合材料又发展到装置艺术,而时间也就从主题变成了他的表现媒介,成了他的艺术语言。在《另一种风景》展上,张建君还有一个系列,那就是《古董篇》系列:对老古董陶罐进行改动,在其原有的经典造型上加上后现代的线条与块面,产生时间叠合的效果。这个系列后来发展成油画与硅胶制品两个系列(见图)。
其实,张建君的作品还把时间因素直接引入到作品的呈现过程:他的著名装置作品《墨园》里,用墨翻制的太湖石上水滴潺潺而下,逐渐腐蚀了墨,使这些墨质的园林石趋于消亡。他在上海双年展上展出的《过程的瞬间:水》,在白净的宣纸上用水作画,随着水分的蒸发,画面又还原为一张白纸。同样的表现方法也在他的《上海计划》系列中使用:在他的一个作品中,宣纸陈列在荒地中兀立的老砖楼前,艺术家用水在宣纸上留下了砖楼身影,这影子又在阳光下消逝,象征着这些老楼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在这里,装置艺术也成了行为艺术,“时间”本身也参与了创作。
不过,这已经不同于他80年代沉迷于哲学思辨,“时间”总是指向远古,在他进入新世纪后的作品里,“时间”交叠却预示着未来,变成了类似宿命的预言,表现了艺术家强烈的质疑。
相关展览:
“幻园6”
张建君和芭芭拉新作展
9月4日-10月31日
地点: 俏江南881会所花园
“另一种风景”
张建君和芭芭拉新作品展
9月4日-10月31日
地点:140m2画廊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