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三剑客”绝技全解读

成都“三剑客”绝技全解读

成都“三剑客”绝技全解读

时间:2007-09-06 00:00:00 来源:成都日报

资讯 >成都“三剑客”绝技全解读

  继两届成都双年展成功举办之后,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将于2007年9月13日-10月1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双年展主题为“重新启动”,“新国画”将是展览的一个侧重点。成都的“新国画”势力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以彭先诚、唐允明、李华生为代表的成都“新国画三剑客”,让成都“新国画”呈现出多元化特色。   彭先诚剑法 “没骨”画法   彭先诚长于用墨用水,在人物画中尤甚,这种“没骨”画法使得彭先诚在当今画坛独树一帜。谈及自己的绘画历程,彭先诚笑着总结道,当年他们家对面有一个搞泥塑的老先生,总是把门关起来搞泥塑,他就从门缝往里看,一个个泥塑培养了他对绘画的兴趣,算是他绘画的启蒙。   “从1980年末开始,我的作品开始关注生活。”对于自己作品向当代转变的过程,彭先诚回忆说,“当时我从一些资料中了解到敦煌壁画,直觉告诉我它会与我的绘画联系在一起。”1991年,他得到一笔稿费后就迫不及待地去了西北。在敦煌他临摹了一大堆敦煌壁画,“我不像别人三个月临一张或半年临一张,我采用概括的手法,半个多月我临了50多张,主要是借助当时的感觉,调整我的绘画思路。”去敦煌后,他的“没骨”画风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彭先诚又意欲突破自己,大幅度地改变画法,从过去的“没骨”水墨转向笔墨兼之,从唐风仕女转向山水领域,或即使再画古典仕女,也大量地在水墨基础上增加用笔。   唐允明剑法 破笔多锋法   作为成都“新国画”代表人物之一,唐允明继首届成都双年展后,他的7幅“新国画”《红岭》系列将参展第三届成都双年展。唐允明的“新国画”以景见长,但又不是那种全景式远观再现,而是出人意料地从中选择被人忽略的某种自然形态,那种朴茂、神秘、野芜的景象与格调,正是画家艺术创造的精髓所在。   此外,唐允明在技法层面的突破和形式语言上的建树,也是把观众带进他山水境界的最重要的因素。在用笔上,他创立了破笔多锋法,笔落纸上,那种不规则的似线非线、似点非点的笔痕聚于纸上,斑斑笔痕自成气象。   唐允明告诉记者,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已形成了一种既定审美模式,他的作品是对这种审美思维和欣赏习惯的挑战,并由此形成他的作品的当代性。   李华生剑法 东西碰撞法   李华生是成都“新国画”代表人物中非常特别的一位,他擅长将传统与现代进行“碰撞”。早在1987年前,他就以新文人水墨创作名噪现代画坛,他给自己提出一个难题:要用一根线把中国笔墨从似与不似的意象形状中抽象出来,以汉文化的抽象艺术与西方当代抽象画“对话”。   “为什么想到这样画中国画?”李华生说,他认为中国传统画到了宋代就已达顶峰,后人无法企及更难超越。“与其步古人后尘,不如杀出一条自己的血路,于是我开始抛弃中国传统的晕染法,走一条自己的路。”   他说,刚开始进行“新国画”实验时,感觉画面很朦胧。于是他把线条抽离出来,但效果又太抢眼,太跳,不舒服,没落实到画面上,后来他改用小笔在大纸上点头发丝儿一样细的点线,把大面积的白色给破解了,这在传统观念里是错误的做法,但他却执意坚持,目的就是要解决中国传统画里白色的问题,没想到这样风格的作品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本报记者 王嘉   业界声音   成都“新国画” 传统与时尚交融   随着中国经济崛起,中国艺术市场逐年升温,艺术品投资也日益活跃,成都本土李华生等艺术家已成为艺术投资者追逐的对象。分析其中原因,此次双年展总策展人冯斌告诉记者,成都“新国画”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传统中透着时尚与现代,这是中国当代国画中少有的。目前成都双年展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艺术投资者交易平台,相信成都画家能在此次双年展上大展拳脚。   据了解,在今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上,本土艺术家李华生1997年创作的“新国画”《青城山》拍出198万元高价。本届双年展上,李华生、唐允明的亮相必将再掀“新国画”高潮,而成都双年展新人特展的青年艺术家也将成为拍卖市场上的新星。据悉,成都双年展已成为中国众多艺术展览中的佼佼者,它所具有的品牌效应,让多家艺术机构欲邀请成都双年展异地展出。   巨幅画作《震旦第一山图卷》亮相   (王翠 记者 刘鲁) 峨眉山自古就有“震旦第一山”美誉。日前,省意象书画艺术研究会负责人沈弋然、李力知共同策划,邀请四川本土上百名书画家,共同创作了《震旦第一山图卷》,这件有史以来关于峨眉山题材最大的书画艺术品,日前在中日会馆揭开神秘面纱。据悉,该图卷从策划、征稿到创作耗时达一年多,创作者包括钱来忠、张士莹、叶瑞琨、谢季筠等众多书画名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