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和混沌带来的活力(图)

急进和混沌带来的活力(图)

急进和混沌带来的活力(图)

时间:2008-05-08 09:55:33 来源:东方早报

展览 >急进和混沌带来的活力(图)

由上海美术馆和Zeit-Foto画廊联合举办的中日当代艺术Zeit-Foto藏品展于昨天起至5月26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日本收藏家石原悦郎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当代艺术的收藏,并对中国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相当关注,这些艺术家在视觉表达上的共同特点是呈现“系列”及“标志鲜明”。周铁海的《潘虹》、《李羚》以细腻笔触描摹明星头像,透露上世纪80年代的美学风格;马六明的《宝贝》系列以自画像的各种变体,进行自我镜像的多层次解剖;季大纯淘气又单纯的风格在《金山银山》、《马恩列斯毛》等作品中尽显玩世与调侃;丁乙、陈墙、曲丰国等人依然延续对艺术形式的不断探求,试图将点、线、面的组合发挥到无穷的可能性之中。这些都是在当代艺术界成名多年的艺术家的作品。

  除此以外,爱国、琨布雷、何森等年轻、但具有潜力的新人的作品,将作品层次的丰富性延伸到了更宽广的层面。爱国的《上海故事》将爱情美感带入朦胧的画面之中;琨布雷的《人塔》、《呼唤系列》则将特定时代的政治含意符号化;何森的《反射》、《女孩的电话》则将视角聚焦在现代都市女孩的游离面貌。

  与中国艺术家同台竞技的五位艺术家有:日野之彦、前田朋子、东恩纳裕一、辰野登惠子、青木野枝,这五位风格各异的艺术家作品为展览带来了另一波视觉冲击,也透露出一种与中国艺术家的不期而遇的同源,如日野之彦的作品也以头像进行多种变体,辰野登惠子对艺术形式中的线条和颜色的探索,和中国丁乙等人的作品一样,具有近似的美学目标。此次展览中青木野枝的作品,作为唯一的装置作品,以钢筋、石头为材料,搭建具有日本禅意的放射状空间,圆弧与线条的错综组合具有东方式的雅韵特质,此展与Zeit-Foto藏品展同期举行。

  石原悦郎先生作为画廊的负责人,于10年前与上海的一家广告公司合作在上海设立了一间画廊,并开始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收藏。他认为中国现代美术不同于欧美以及日本之处在于,它没有经历过古典、近代、现代这一过程,而是直接从古典跨越到了现代,正是这种急进性与混沌感使他感到了一种新鲜与活力。

  上海美术馆馆长方增先表示,此次中日艺术家联展,可使中国观众对目前本国和日本的当代艺术创作有一个直观的对比和了解。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