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急迫性和多样性。环境艺术、展示设计、艺术策划、艺术品贸易、电脑绘图、模型制作、数字化生产等新兴行业求贤若渴却人才难觅。但是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却十分困难,很多用人单位抱怨当今的美术毕业生所学与社会所需脱节,适应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毕业生少之又少。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问题出在哪里,该如何改进?
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有三方面:一是专业设置的局限性,二是课程设置的局限性,三是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我国美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弊端,例如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专业是培养专门性的艺术人才的,毕业生技能结构单一,跨专业的融合性不强,而社会并不需要这么多的专门性人才,社会急需的复合型艺术通才成了稀缺人才。
在课程设置上,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也呈现出单一性和脱节性。目前各专业美术教学的基础训练几乎占了大学四年的绝大部分时间。这样的重复训练容易造成学生视野狭窄、能力单一、所学与所需脱节。另外,一般的文化课程偏多,且大多与提高专业水平、有利于就业竞争没有直接关系,所学的一些公共课,变成了毕业必须要过的一个坎,变成了一种累赘。教育领域所提倡的“从艺术以外的领域来提升对艺术的认识”和学有所用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教学方式的局限性集中表现在教师所采取的仍然是经验式的教学,满堂灌和填鸭式依然盛行,闭门造车,一厢情愿,不看社会发展变化,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快、渠道多、知识多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点。过于单一的技术训练,没有系统的思想引导,容易让学生变成技术的俘虏、思想的弱者。他们所学的知识只是单纯的知识而已,没能转换成适应社会工作的创造力。因此,创设一套相对准确的引导机制,让学生从观念和方式上都得到生动有趣、切实有效、科学创新的专业训练,已成为美术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首先,要将传统技术传授与现代教育观念相融合。
美术的传统技术传授基本上是教师出内容,学生跟着学,属于经验性教学。这种方式到了现代社会就不大适用了,因为教师的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落后于时代前进的步伐。而网络等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学生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大师的经验。教师与其让学生捡自己那点可怜的经验,还不如引导学生利用现代发达的资讯,引导学生树立起适应社会发展的艺术观念。艺术教学如果只培养技能,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薄弱的,只有培养学生艺术创新的观念、艺术创造的能力,学生才能在毕业后不管从事哪项工作,都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其次,要创造让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
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学生所需要的可能会存在认识上的差异,特别是当代的学生比较急功近利。社会在变化,教学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在课程设置上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应该设置一些选修课,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而不是全盘被动接受。另外,在授课过程中,也要把“满堂灌”变为互动式,由学生提出更适合他们学习的要求,老师再拿出相应的办法来传授,让整个学习的过程变成一个相互商量、相互探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面对有些问题办法不多或无法解决,教研组应及时向校外聘请外教或专业人士。
再次,要引导学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校所学与社会所需的严重脱节,并非不可弥补的,关键是学生在校时要有一些社会实践机会。目前大部分学生是靠自己创造这样的机会,比如直接到社会上兼职,或通过私人关系,不定期地承接一些私活,再有就是老师接来的活,学生出力,完成后得到一些辛苦费。这些课外私自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学习和打工兼得的事情。如果学校有计划地安排这些既能学习,又有一些经济补贴的社会化事务,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便于整体管理。最好的办法是学校成立专门对外的业务实习公司,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或者多安排一些实践性的课程,例如,壁画课可以按具体项目操作,而不是纸上谈兵。油画肖像课按实际订件的要求去做,雕塑创作课以一些大赛的招标作为主题甚至深入到社区,到地、市、县的厂矿企业去联系,进行环境设计。这样的社会实践和课程安排相结合,即使不能创造经济收益,也可以让学生早日接触到社会。
老师与学生在这个时代中的关系有点像“江湖”,以传道授业为教师天职的传统精神正逐渐淡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尊师风尚也慢慢消退,与其埋怨这是社会风气使然,不如尽早反省我们的教育体制。时代在前进,教学观念也要改变,要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