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丘壑见真心——徐华小记

林泉丘壑见真心——徐华小记

林泉丘壑见真心——徐华小记

时间:2008-11-19 09:24:49 来源:新华网

评论 >林泉丘壑见真心——徐华小记

孔子有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如果真是如此,那么徐华便是一位集智慧与知识于一身文人化的山水画家了。

    中国山水画由来久矣,虽然顾恺之的画中还存在"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问题,但从宗炳、王微等人的画论中,我们已经明显的看出魏晋名士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当然,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当在中唐前后。特别是从宋代开始,由农而仕的士大夫阶层,已经将林泉之心,山水之道贯穿入山水画的创作之中。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宋元山水明显地体现出文人对道的理解和对山光水色的向往和追求。

    与山水画的发达相比,园林山水的题材描绘显得相对狭窄。要知道中国最早的园林诞生于三千八百多年前,夏桀建造了"玉台",为中国园林之始。从此之后,中国进入了苑囿时代。大批的奴隶主、贵族,借助驰骋田猎来回忆征伐的快乐和满足他们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当然这种亲近,是以占有为目的,而非平等真心地对待。山水自然在墙的环绕中,完成了质的递变。到了汉代,私家园林出现在士大夫的视野中。随着隐逸文化的盛行和老庄思想的影响,北魏首都洛阳出现了大量的私家园林,当然,那时的园林,还停留在对自然的微缩和占有心理当中,并未形成真正的园林文化。到了唐代,王维的辋川别业代表了文人隐逸思想的盛行。王维本人也留下了一批以私家园林为主题的园林山水作品,但它并未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崇敬,而代表了对社会的逃逸心理。直到宋元时期,大自然的回归心理和山水画的发展汇合而成。身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黄冠野服,浮游湖山。"出于对自然和园林的热爱,创作了《紫芝山房图》等园林山水作品。但明清之后,虽然中国园林发展到顶峰,在园林山水画的创作方面的人才,却不能与园林建筑的兴盛而相提并论,这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可喜的是园林山水在现代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南方的某些山水画家,有意识地在做相关的园林山水创作。而作为北方画家的徐华,不仅始终坚持山水创作,在园林山水的题材上,也开始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创作研究。

    徐华与其他园林画家的不同,还在于他独具慧眼的将北方特有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入他的山水画中。被誉为"百姓门前的华表"美称的石雕"拴马桩"成为其园林山水画中重要文化元素,延展着汉唐艺术的文脉。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在渭北高原上的澄城县分布尤为密集,其数量和品种可称得上在全国"独一无二"。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

    拴马桩石刻含汉魏风格、唐代石窟雕刻的魅力,集图雕、浮雕、线刻于一身。为徐华的艺术凭添了无限魅力。其作品中也描绘石佛、石凳、石槽、石门墩,画面呈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与人文情怀,多了一份情境,同时也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他的园林山水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地域风貌,他与南方的园林山水画有着质的区别,成为北方山水的新的代表人物,得到了当下艺术界的关注。现身在西安的徐华,汉唐文化就是其取之不完的艺术源泉与创作的原动力。

    事实上,徐华的绘画才能和个人气质也与他的兴趣方向相吻合。他先是通过在北京的求学而开始其艺术生涯,进而在西安美院中国画系学习中国画。在地处西北的兰州执教数年后南下杭州,在中国美院中国画系进一步深造山水画。进而又考取西安美院攻读美术学博士学位,在西北物华的滋润下继续上下求索。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