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狂欢和重彩效果进一步为“氛围”的营造提供有力的支撑和精彩的铺陈,使得“氛围”更加具有一种迷惑力和感染力。这正是古原近期创作中所采取的一个核心策略。古原的“氛围”营造既是对传统“气韵”美学的一次继承,也是对之所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当代转换。正是通过转换,古原的近期创作才让中外读者刮目相看,并找到了他们的共同语言。
说到底,他的作品,无论怎么变,怎么新,也无论色彩怎么五彩斑斓,瑰丽明艳,又怎么色墨交响(毫无疑问,这些都是他近期作品中的长处),骨子里流淌的却仍然是传统艺术的血脉,体现的也仍然是东方式智慧的光芒。
著名美术评论家——陈孝信
在我看来,古原艺术创造的这种特殊性,与他对油画和国画的深刻理解,以
及对两种技法的熟练把握和巧妙结合有关系。在古原描绘的作品中,他以浓郁的色彩,把西方现代主义的抽象组合和重叠、多角度透视表现对象的立体构成方法,与中国写意水墨的自由挥洒给予了很好的融合,表现了古原心目中既具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意义的西藏。我以为,对于从小就接受国画训练的古原而言,他总是不经意地从国画的角度立意和创作,即使他使用的不是水墨而是西方的油彩,他也能从中把握水墨的韵味。正因为这样,他才能在艺术创作中,熟练地游走于虚与实、抽象与具象的融合与转换之中。而对笔墨和意境的把握,也使他的油画作品充满浓厚的“笔”的味道。张扬而富有动感的笔触和奔腾恣肆的油彩,将西方的“技”和东方的“道”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东西方交融的独特气象。这种从国画笔意出发绘制油画的做法,对于油画中国化的探索而言,无疑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尝试。
著名美术评论家——邹跃进
古原用线很有特点,尖利而急速,如钉头,似芒刺,对视觉感受有特别的挑衅,用在房顶、枝尖和人体轮廓上十分异样而突出,在不无情色意味的画面上增加了心理刺激的因素。其色彩鲜艳而浓烈,或绿得发蓝,或红得熟透,似乎总有夏日的绿荫与热带的红火。画家把人物面部画得很美,甚至过于标准而显得理想化,即使是表现同性恋,对象也同样十分优雅,并无过分的冲动。这显然是一种美化异性的眼光,画家似乎只愿意在色彩和线条的特殊关系中,去表达对于视觉心理的悄然暗示。他很随意地涂抹色彩,表现出强烈的光感和人体的起伏,同时也描绘出女性肌肤净洁而微妙的肉感。而时断时续的轮廓线,往往点到为止,和线形色块的自由分布十分吻合,为画面带来了松动而畅快的形式感。在有点令人眩目的平面构成中,观者多少会产生出一种飘忽的幻觉,就象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牧神午后》给人的感受。通过对视觉刺激的幻化和虚化,古原让沉重肉身的原欲缓解,在审美王国里得到某种解脱。
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林
古原的油画展开的是一片生命的世界。在那里,奔放的笔触铺排叠垒,浓烈的色彩浑然交织,构成魔方般旋转空间,充盈着生命的原始性的力量。在他作品面前,人们或许还来不及理性地思考他风格的来源,便会被他所营造的生命世界所吸引,跌入他作品复杂的结构旋涡。绘画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十分重要的,在观赏的视线触及画作的瞬间,便产生了艺术效果的全部。古原的油画,就是那种在"第一眼"就能打动人的艺术。
古原的油画首先以丰富而复杂的结构形成独特的面貌。作为油画家,很显然他认真分析和研究过西方现代绘画的许多经典。从形式技巧上看,他吸收的是现代绘画体格中以表现性语言为视觉重点的一路画风,既有立体主义的叠压形象,也有抽象表现主义的混沌空间,还有德枯宁、弗兰西斯.培根等旋动的造型笔法。他所以对紧劲而密质一体的西方画风怀以共鸣,可以揣想,是他的心灵和感觉与现代化的现实碰撞遭遇的结果。
美术批评家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