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当下美术引发的思考

由当下美术引发的思考

由当下美术引发的思考

时间:2009-02-23 09:04:57 来源:

评论 >由当下美术引发的思考

陆云华
 

说来可能你不信,我比较害怕写画画的文章,因为坐上半天可能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当然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原来想一本正经地拿起写字的笔来做文章的,可稍不留神便涂鸦起来。不知不觉一张好端端的白纸已变得面目具非,转过神来才发现开了小差,赶紧定神写字,却发现一张纸上已连写字的地方都没了。
 
为此常常羡慕许德民兄能一心三用,写文章、做诗人、白相抽象画。
 
我认为画画是件很个人化的事情,用心去喜欢才能真实起来,时间长了画画的生态环境会变得高级。因此回到画室就无心关注这个主义、那个流派之类的名字解释。没进过美术学堂倒也没啥坏处,没人管,所以一直可以无法无天地画到开心为止。
 
阅读是我经常要做的功课,好东西一般我是不会放过的,只要胃口可以。现在的信息时代确实让人很有福气,要看点好东西已不是什么难事了,只要点点鼠标就能召见大师,如果有空,大师们的画室是可以随便进出的,但是眼光要好,大师屋里的东西未必一定都是好的。
 
我大半的时间都泡在具象和意象之间,有时会在抽象这边多呆上一段时间。对我而言这三者并不矛盾,我就是从具象里走过来的,因此对于印象主义和纳比派时期的艺术一直是高度重视。当然现在很多人已不谈这些了,用他们的话来说是过时了。我怀疑现在有些很革新的艺术家可能从来也没真正去注意过。我研究色彩的那种快乐想必他们也是不会有啥体会的。所以在当代这个环境里很少能有机会来沟通。时间一长就闭塞起来,这倒也好,清静,有的是时间来思考。
 
我一直认为色彩不仅有情绪,而且具备性别意识。较长时间里我不停地拿红色来把玩。当大红和玫瑰放在一起时,便立马出现了性别,后园的故事情节也就微妙起来。有了颜色目光也就更迷人了,为此,有人说我有小资情调,我也就不反对了;有人说我比较暧昧,我有同感;有人说我太奶油,我无所谓;有人说我的画太过漂亮,意思是说有点行气。那我就不赞同了,这种看法太概念,难道,说悄悄话还要用只麦克风?我用色彩从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没时间去揣摩人家在想些什么,一句话,是后园的情节需要。
 
我对画面空间的关注远远超过我对色彩的重视,能否处理好空间,对一个画家来说是篇大文章,不可有半点马虎。一个小小墨点的位置变化也会影响整个空间的气息,就像棋盘上过楚河的大军,小卒稍有移动,全军的方阵也就变化起来。
 
空间做得宁静了,邻家女孩的细声细语就能听得更加心跳,空间摆得舒适了,说起话来也会变得更有腔调,不信你也可来试试。这点能力是我从朱耷大和尚那里批发来的。
 
朱耷是个操作空间的老手,他的空间可没啥多余的内容,东西放得讲究,不能多更不能少,就连他的—池荷花都被他扯得七零八落只剩二三枝。高傲而有些寂寞的世界朱耷似乎很感兴趣,甚至我觉得还有点伤感。原来老人家会时常关起门来,一个人在里面发些牢骚。毕竟曾是一个堂堂的大明贵族,却被老康熙弄得做了和尚,可以理解。
 
我自知自已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人,所以也不会有太多的使命感。看到那些美术的造反派过来时,我总是避而远之,深怕他们的拳头会碰到我的脑门。但偶然也会站到窗边看外面的热闹,看到那些好象是领袖一样的人物在台上手舞足蹈,脑门出汗、吐沫飞舞地指点江山时,真是好不吃力,便心里暗自庆幸,幸好自己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同他们相反的是,我可比较喜欢在后园里喝茶、听丝竹、面对面聊天,有时会一不留神发现你脸上新长了一颗青春痘,若有比较私密的话不便让旁人听见时,也会贴到你耳边说,有时候也会侧过头来看看隔墙的那枝红杏。
 
我是一个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人,特别是古代文人艺术。在现在这样一个崇拜西方艺术的年代,说这样的话好象有点在“作秀”,但不管你怎样想,我确实是十分迷恋。如:东晋的顾恺之、唐代的张萱等我都很崇拜,还有那个明末的八大山人。
 
说实话,北宋的那个宋徽宗,皇帝做得不咋样,在八九百年前的时候就把绢上的空间玩到家了。看看现在有多多少少画家在他的四条边、四只角里弄得极汗满身,却还不知所云。再看那个朱耷老人的字画。尽管放了三四百年,但笔墨依然新鲜。
 
书法是国人最能骄傲得起的艺术,看似简单的形式,实没多少人能玩到极致。其漫长的历史走到了民国能依旧风光的人物也只剩一二了,其玄妙不能言语,如果弃之其阅读功能,那就是顶级的抽象艺术。我想美国的波洛克和通不离之类的大人物。在这些条线面前也不会有啥声音了。
 
同样是山水画,把现代的东西和古人的东西放在一起来比较时,不难发现,技术上肯定是短了一大截,但真正短的却是人格底线。精神层面就更加没办法再谈下去了。现在的人想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笔毛还没落几根就认为自己是大师了。缺少精神信仰,又不懂得自爱,外国人的野草长到了自己的御家花园,而且多得无边无际了却还振振有词,洋人的草实在是有力道。你想国粹艺术还能有何希望可言呢。看来改称“水墨画”也无妨。就算在叫法上与国际接轨罢了。
 
也许当我们的眼睛装满了美国人的时髦,乐道于德国人的表现才能的时候;也许当我们崇拜着洋人美术发明家的稀奇玩意儿的时候;嘴里不停呼唤着I love you的时候,弄不好他们的画室里已经虔诚地供奉起中国的艺术了,这绝不会是天方夜谭。
 
老子出道的时候,西方的那个苏格拉底还不晓得在什么地方呢!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