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仕 摄
《金陵十二钗》局部。 李学仕 摄
《金陵十二钗》局部。 李学仕摄
《砺金丹青——郑希林砺金国画作品展》20日在北京开幕。展览上,长达10米、宽1米的仕女长卷《金陵十二钗》颇受关注。
由美国东西方文化交流基金会、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主办、北京新时代传媒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以“砺金丹青”命名的郑希林砺金国画作品展于2011年11月20日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共展出了近60余幅作品,将从11月20日持续到12月6日,展期16天。
据介绍,中国古代的绘画中曾经出现过砺金画法,但因工序异常繁杂,到宋代就失传了。改革开放后,一种国外特殊的涂染材料引起了郑希林的重视,他经过反复试验,最终研究出把高科技材料与中国绘画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恢复并创新出中国画独特的砺金画法。
郑希林师从蒋兆和,从事中国画五十余载,一直潜心于中国古老国画技法——砺金画法的研究、恢复和创新,被业界誉为中国画当代砺金画法第一人、被中外名流称为“中国当代艺术巨匠”。今年4月,郑希林创作的《释迦牟尼和文殊菩萨》入选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被誉为“最大的砺金唐卡”。今年7月,被聘为国务院国(宾)礼特供。他的作品《十一面观世音》被泰王国素博巴莫亲王收藏并获得泰国最高荣誉勋章。砺金唐卡被中国佛教协会收藏,联合国副秘书长贝南收藏《释迦牟尼佛》一幅并授予亲笔证书。他的多幅砺金作品被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西藏、青海、蒙古国等各大寺庙主持或活佛收藏。
此次展览,展出了郑希林创作的4幅以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为背景的《金碧山水》以及《王重阳及道教七真人》等作品。
让郑希林更为满意的则是一幅长达10米、宽1米的仕女长卷《金陵十二钗》。据介绍,郑希林在仔细研读原著的基础上,大胆运用反向思维,决定不去表现金陵十二钗的悲苦命运,而是抓住她们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把她们最灿烂的人生凝固在画卷之上,让人们在欣赏这幅画的时候,心中能充满愉悦,真正得到美的享受。
他不取黛玉葬花,不取探春远嫁,不取湘云醉卧,也不取惜春面对青灯古佛。在卷首,因她荣而荣因她衰而衰的贾元春,跳出不得见人的皇宫,服饰鲜艳,在自家的花园里悠闲自得地扶栏远望。原本丰腴的宝钗变得秀气起来,专心致志地扑蝶,没想去嫁祸他人。正在看书的秦可卿,—副仙风道骨,不问世事。会作画的惜春,因为会审美而变得美丽异常,正在描绘风光无限的大观园。迎春的眉眼被画得很开,体现的是—种木讷之美。聪慧的探春放风筝归来,屏住呼吸站在一旁,生怕打扰妹妹作画。侬然美丽的王熙凤,眉梢向上微挑,寓意着凶狠和贪婪。卷尾,服饰淡雅的黛玉和湘云正在联句,一身尼姑打扮的妙玉仙袂飘飘。湘云说出“寒塘渡鹤影”,黛玉沉思良久,对出“冷月葬花魂”,连一向目空—切的妙玉都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