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良的戏剧人物速写
中国人民对戏剧的热爱,早就在广大群众间扎下深根。它起源于人民对美的感觉,以古代伦理为基础,以及和美感有关的明显的渴望,尽可能使生活在各方面表现得又有节奏,又富于表情。这种强调思想、姿态、动作的感情和感觉的内在需求,自古以来,始终在日常生活中给中国人民以特性和特点,这种特性和特点与舞台上具有美术水平的生活表演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不可分离。通俗的诗歌化语言(书写或口述)的创造,用歌唱和连做带唱表演出充满热情和节拍的许多动作的热望,以及大大小小节日里引起的激动和幻想等等,都是艺术的生活形式的先决因素。在这种气氛下,戏曲就成了中国文化上的艺术高潮。因此,从上述几点看来,中国人民所以热爱戏曲,并不足怪,要知道它原是他们日常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吸引力和感染力,大部分基于与历史发展和人民观点有关的社会与道德的综合。几乎所有中国的传统歌剧、歌白剧和戏剧的题材,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来的,它们反映着当时的礼俗和情況,叙述着至今犹激动人心的发生在古代的因果故事。这些题材,对每一个中国人说来,都非常熟悉,它们不仅是成千上万的舞台经常演出的剧目,而且几百年来,通过说唱人和文学的介绍,成为群众的精神财富。
目前流行在中国的各种剧种里,歌白剧的艺术形式发展到最顶点的,首推京剧。它起源于宋代(960-1279),那时中国的歌剧创作正空前地繁荣。以后京剧又吸收了姊妹剧种的精华,使它更丰富多彩,终于达到了无可争辩的卓超地位。京剧的风格比中国任何歌剧更简练、寓意深刻、更容易了解,因此直到现在,它依旧最受群众欢迎。
上海画家关良深深地受了京剧伟大艺术形式的吸引,近30年来,把京剧里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最受群众喜爱的场面,作为美术创作热爱的主题。京剧的场面,通常都不用布景,就是地点的更换也很少借助于道具,因为它的表演风格是形示的,具有画意的。如果用最确切的字眼来说,它是一种“视觉的戏剧”,也就是用眼睛欣赏的戏剧。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形示戏剧具有画意的戏剧效果,始终层出不穷地达于顶点,那伴奏着各个角色的音乐,更强烈地衬托出具有节拍的特征。
在关良多年来研究京剧的过程中,他认为那具有画意的和戏剧意味的创造力,始终强烈地吸引着他,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京剧里到处充满着美术创作的题材”。由于认识到京剧的绘画艺术,关良孜孜不倦地运用着画笔,寻求适合于绘画的具有表演风格的对象。他紧紧抓住“戏剧里的绘画感”,在他舞台速写的画册里,创造着具有画意的戏剧效果。同时他又运用同样的方法,绘画京剧的人物,尽可能使他们的特征、动作和姿态,具有清晰的轮廓,那就是说,他是以发展本质为最高的准则。为了不断地提高艺术水平,中国的京剧演员终身不惮劳苦地锻炼着,他们的姿态、演技、端庄而又细腻的动作、活泼的舞蹈和跳跃,丰富而又生动的面部表情,都是从千锤百炼中得来的呢。出现在这本关良舞台速写选集里的精确、生动的笔法,也是由于他累年积月对京剧的细心观察,以及数不清的习作的结果。选入这本画册里的作品,都是他充满灵感的精心杰作。
关良用他那对本质有训练的眼光,给文学内容和每一个人物以极简单的表现手法,而使写实的本质增加到最高度的感染。他的表现风格,是以经过历史考验而保存下来的具有决定性的中国画传统为基础。他说:“传统的国画的主要学派,非常重视写意。他们对外形力求简单。如果一个画家能掌握突出的精神贯彻,只要略施几笔,就能把复杂的物体本质,全部生动地表现出来。我的舞台速写的表现方法,就是学的这一宗派。”
至于关良模仿中国画的传统到了什么程度,以及他对传统的忠诚获得些什么样的辉煌成果,那呈现在读者们眼前的他的这许多作品,是最好的说明了。他那优美的笔触,表现出京剧的迷人的形象,使中国古代的生活面目,宛然跃于纸上。那几幅彩色的,都是历史、神话以及民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的速写,这些人物,几百年来,在京剧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良认为京剧是一个宝库,他相信那里储藏着取之不尽的创作题材。他不仅探求京剧的秘密,而且是个热心地钻研京剧表演艺术的票友。有好几个角色,他演得非常成功,就连唱功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他感到跟京剧名演员建立深厚的友谊,是一件幸运的事情,这样,他可以从他们那里吸取许多宝贵的经验,作为创作的资本。
(作者系德国画家和艺术策展人,沈小娴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