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方的视角看波兰当代艺术

从东方的视角看波兰当代艺术

从东方的视角看波兰当代艺术

日期:2015-07-29 11:38:59 来源:文物天地

评论 >从东方的视角看波兰当代艺术

  此次名为“生活状态:全球环境中的波兰当代艺术”展览由中国美术馆、波兰罗兹美术馆、波兰米兹凯维奇学院联合举办。甄选出波兰当代艺术家的70余件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绘画、装置、影像等多种门类,通过艺术家的眼睛展示了当下波兰社会民众的生活状态。展览从“现实”“生活的环境”“可供分享的部分”“自我的生态学”“全球化的享乐”五个部分展示波兰当代艺术家观察和体验生活状态的情境,呈现波兰当代艺术的最新态势与成果,反映全球文化环境中波兰社会文化的身份特点与价值取向。展览充分体现了全球艺术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的跨文化合作,也让中国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和感受波兰当代艺术和当代现实。
  然而这个展览到底能带给中国观众一个怎样的全新波兰呢?中国观众又是如何从艺术作品中体会当下波兰的呢?
  波兰方策展人、波兰罗兹美术馆馆长雅罗斯瓦夫?卢比亚克(Jaros?aw Lubiak)说到,办展览的初衷是力图勾画出伴随全球艺术产生的跨文化合作新形式所带来的最深远的影响。这些新的合作形式与现代主义时期的国际合作有所不同:彼时的合作,是不同文化之间价值和理念的交流,而整个交换系统都由产生于政治经济中心的价值等级主导。全球文化时代的交换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它不再以国家与国家、中心与边缘间的关系为基础,而是不同的区域环境(不同国家或地区)与全球大环境(我们亦可称之为全球文化或文明)之间所进行的交流。今天,交流的实质在于将区域性文化理念和文化财富推广到全球循环体系当中,使这种循环所及地区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和了解。“生活状态”艺术展正是这样一次借助当代文化向全世界展示波兰历程的尝试。
  不难看出,中国观众对波兰艺术的了解不是特别深刻,毕竟东西方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最初观看展览的中国观众并不理解波兰艺术作品中的内涵是完全正常的。然而,此次展出的很多作品反映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说,在全球化的今天,即使身处世界的角落,依然能看到人们在生活上的共同性。

  展出作品:莫妮卡 扎瓦兹卡 黑面包

  作品《黑面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波兰文化中,恐怕再也找不到比面包更重要的元素了。它仍旧是人们的主要食粮,并且在民族民间神话和符号学中占据着中心位置。在这些源于早期斯拉夫时代的神话中,面包哺育了生命,使人类得以世代延续。面包象征着富足、昌顺、好客(将最宝贵的财富与人分享)甚至生育。同时,波兰民族有一个传统观点,即没有任何其他地方的面包,可以与波兰的相媲美。在波兰和波兰文化中,脱离面包的生命是无法想象的——面包是构成波兰民族性最源头的、基本的以及不可或缺的元素。
  莫妮卡?扎瓦兹卡在作品中以惊人的方式对这一民族神话和符号进行了再诠释,同时展示了当代艺术与民族文化、民族身份和民族意识的复杂关系。《黑面包》是一幅树脂雕塑作品。作品中的面包大小与平日常见的实物相符,被切下的一片和整个作品一起,被陈列在一件叠成方块的黑色棉质T恤衫上。面包成为艺术家独特艺术创意的产物。莫妮卡?扎瓦兹卡意在表现对生命生物性和社会性的重新设计。人类的生存形态,被艺术家颇具挑战性地称为“肉类”,意指每一具躯体。艺术家建议对其进行重新组合。被分割的“肉类”被其称为“块”。这样的存在形式可以通过重组构成新的结构。“块”还可以被进一步分割,一直到得到一种被艺术家称为“miazga”的存在形态——一种没有具体形态和组织形式的存在形态,从中可以提炼出任何生命形式。《黑面包》展示的正是分割过程的第一步,即打破现有存在形态。整块面包是无法食用的,将其切割成片(即变为艺术家所谓的“块”),是食用的前提条件;对面包的咀嚼对应的是将“块”转变为“miazga”的过程,只有这一过程才能将不可使用的存在最终转变为支撑生命的物质。扎瓦兹卡的作品,可以被解读成为一次分析,展现了将没有食用价值的存在转变成为支撑生命物质的过程。
  在这样的艺术诠释下,作品的内涵就不难被中国观众理解了。对于民以食为天的中国来说,粮食是中华民族延续下去的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话题。即使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这一话题也会成为普通民众的重中之重。站在这件作品面前,每一位中国观众都能引起不小的共鸣。

  展出作品:尤莉塔 乌伊齐科 波浪楼

  另一件代表作品是女艺术家尤莉塔 乌伊齐科用毛线织成的《波浪楼》。她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是这样说的:“编织是我创作的作品,这个作品其实是一个复制品,波兰真的有这样一座楼,那座楼是1970-1973年的时候盖的,大概经历了3年,长度大概850米。那个时期,这座楼就代表现代、高级、地位。这个作品表达了传统衣食住行与现代化的对比:一般这样的建筑物会有两种不一样的相反的感受。一个是从乡下搬到城市里,我们可以住这么新的、漂亮的房子,我们当然很高兴,因为这个房子有水有电,什么都有,我们很多年前住在乡下,家里不会有这些东西。大概中国人从胡同搬到高楼的时候也会有差不多的感觉。然而环境的大改变也让我们失去了自己的空间。密集的居住人口,让人们失去了隐私,失去了自我。这座楼差不多住六千个人,六千个人住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很不舒服,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那个楼有十六个门口,他们想要回家的时候找不到自己住的那个门口,大人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感觉。这么大的楼也是一种乐观态度的表达方式,因为建筑架盖了这么大的房子,这么多人住在一个房子里,所以也有一个乐观的感觉,我的作品中也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感觉。”
  从作品中,大部分中国观众能感受到波兰人民的生活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尤莉塔?乌伊齐科以讽刺而略带忧伤的方式回顾了战后波兰现代主义建筑,这类建筑曾因其脱离现实和非人性化的庞大设计备受质疑。用预制建材建造的大型住宅楼并没有太多的房间,其产生源于那个时期巨大的住房短缺压力,目的在于容纳尽可能多的居民,为其提供临时居所。乌伊齐科看到了这类建筑的意义,即满足了当时人们迫切的住房需求。
  同样,在中国,从改革开放至今的二十几年来也经历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大迁移,城市里老旧街道悄悄消失,渐渐变为高耸入云的大厦。人们为了生活放弃以前舒适的生活环境,挤在群租房里,追求所谓的理想,成为“北漂”。而在奋斗的过程里,为了生计、为了生存又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理想。从作品的侧面,观众们会发现,在快速发展的今天,波兰与中国是如此的相像。
  所以,纵观展览全貌,我们能体会到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有着和中国一样的经历、追求和生活状态。从艺术作品的表现内涵看,波兰的艺术家也和中国的艺术家一样有相同的关注点。这个展览是波兰艺术家与中国观众心与心的交流,艺术家以自己的生命、情感和智慧创造的作品是有温度的,这一次展览就是带着这样的温度走进中国美术馆,相信会传递给所有的中国观众。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