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家是这样炼就的

收藏大家是这样炼就的

收藏大家是这样炼就的

日期:2015-08-29 10:25:12 来源:和讯网

收藏 >收藏大家是这样炼就的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收藏、理财、投资逐渐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人们也常常把这三者等同而谈。但事实上,收藏与理财、投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应该说,无论是理财还是收藏都会涉及到投资,但理财的投资是资本运作,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可是,收藏的投资恰恰相反,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初衷往往是兴趣,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一种拥有藏品的欲望,其次才是在收藏中获得一定的资本利益。
  顾名思义,所谓收藏就是把自己喜爱的藏品收为己有并藏入私室。这些都决定了收藏的投资是长线投资,并且与兴趣和相关知识有着密切关联。历史上,藏家们有的把藏品用来专供个人或朋友之间鉴赏把玩,或成为家族的传世之宝;有的藏家把藏品陈列于私人或公共博物馆,供更多的人鉴赏和研究。这些都是收藏的本意。在国外众多的博物馆藏品中,有很大比例属于私人或由私人捐赠,在很多著名博物馆中一些价值连城的藏品往往会注明是“某某人士捐赠”。在我国的博物馆中也有很多珍贵藏品来自于个人藏家捐赠。大家所熟知的张伯驹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藏大家。张伯驹,河南项城人(1898年-1982年),集诗人、书法家、国学大师于一身。出身官宦世家,其生父张绵芳曾在袁世凯手下任职,其自幼被过继给伯父张镇芳,张镇芳曾是光绪三十年的进士、任过直隶总督,办过盐业银行。张伯驹就是在这样一个富庶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从30多岁就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他几乎把一生的精力和财力都用以收藏历代书画作品,甚至有时债台高筑而不顾。据说他曾遭受绑架,但仍嘱家人宁死也决不变卖家藏,表现了他作为一介文人刚正不阿的正直人品,又可窥见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执著。现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被称为中华第一帖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仙李白的《上阳台帖》,均出自其1956年的捐赠。张伯驹生前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名誉会长,中国民主同盟文教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等职。他所捐赠的唐杜牧《张好好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徽宗皇帝赵佶《雪江归棹图》、元钱选《山居图卷》等都是稀世珍品,是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1956年张伯驹向故宫捐赠藏品时,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在颁发“褒奖状”时,称赞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近几十年在收藏界还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位是瓷器藏家孙瀛洲(1893-1966年),他曾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多件藏品,其中2000多件是瓷器,有25件被定为一级文物。再一位是王世襄(1914-2009年),号称京城大玩家,是位学者,1938年在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41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颇丰,对明式家具、古琴、竹器、民俗等都很有研究。
  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张伯驹、孙瀛洲这样的大收藏家,也不可能成为张伯驹、王世襄这样的大学者,更不能要求大家都像他们一样把自己的收藏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和大众。但是,我们毕竟应该知道收藏既是一种兴趣,又是在做学问,至于升多少值,赚多少钱那只是古玩商们的事情。再有我们也应认识到,所谓收藏就是收和藏,既是一个长期性的投资,又是长期积累的学问。即使是大众收藏也应该有长期投资的思想准备,应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巧,这是一门要依靠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的学问。
  收藏的品类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笔者以为,目前许多大众收藏者对收藏的长期性和专业性认知程度不足,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随风而上,在书画收藏中尤其是在现代作品收藏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种现象:只重喜闻乐见,不重原创;只求尺寸大小,不求精;只重猎奇,不重品质;只讲职务,不重作品质量;只求名头,不避真假等。笔者将就大众书画收藏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弊病谈一点个人看法与大家探讨。

  作者简介: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代表作《漓江山水》获日本书画院第55回纪念展头等奖;1997年,《抬头见喜》获国际水墨大展金奖;2000年,《漓江秀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金奖。
  《中国质量报》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近年来,收藏、理财、投资逐渐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人们也常常把这三者等同而谈。但事实上,收藏与理财、投资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应该说,无论是理财还是收藏都会涉及到投资,但理财的投资是资本运作,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回报;可是,收藏的投资恰恰相反,是一种长期的投资,初衷往往是兴趣,满足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一种拥有藏品的欲望,其次才是在收藏中获得一定的资本利益。
  顾名思义,所谓收藏就是把自己喜爱的藏品收为己有并藏入私室。这些都决定了收藏的投资是长线投资,并且与兴趣和相关知识有着密切关联。历史上,藏家们有的把藏品用来专供个人或朋友之间鉴赏把玩,或成为家族的传世之宝;有的藏家把藏品陈列于私人或公共博物馆,供更多的人鉴赏和研究。这些都是收藏的本意。在国外众多的博物馆藏品中,有很大比例属于私人或由私人捐赠,在很多著名博物馆中一些价值连城的藏品往往会注明是“某某人士捐赠”。在我国的博物馆中也有很多珍贵藏品来自于个人藏家捐赠。大家所熟知的张伯驹就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收藏大家。张伯驹,河南项城人(1898年-1982年),集诗人、书法家、国学大师于一身。出身官宦世家,其生父张绵芳曾在袁世凯手下任职,其自幼被过继给伯父张镇芳,张镇芳曾是光绪三十年的进士、任过直隶总督,办过盐业银行。张伯驹就是在这样一个富庶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从30多岁就开始了他的收藏生涯,他几乎把一生的精力和财力都用以收藏历代书画作品,甚至有时债台高筑而不顾。据说他曾遭受绑架,但仍嘱家人宁死也决不变卖家藏,表现了他作为一介文人刚正不阿的正直人品,又可窥见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执著。现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被称为中华第一帖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传世最早的山水画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唐代诗仙李白的《上阳台帖》,均出自其1956年的捐赠。张伯驹生前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画研究会理事、名誉会长,中国民主同盟文教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等职。他所捐赠的唐杜牧《张好好诗》、宋黄庭坚《诸上座帖》、宋徽宗皇帝赵佶《雪江归棹图》、元钱选《山居图卷》等都是稀世珍品,是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的重要文物。1956年张伯驹向故宫捐赠藏品时,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在颁发“褒奖状”时,称赞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化私为公、足资楷式”。
  近几十年在收藏界还有两个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位是瓷器藏家孙瀛洲(1893-1966年),他曾向故宫博物院捐赠了3000多件藏品,其中2000多件是瓷器,有25件被定为一级文物。再一位是王世襄(1914-2009年),号称京城大玩家,是位学者,1938年在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41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颇丰,对明式家具、古琴、竹器、民俗等都很有研究。
  当然我们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张伯驹、孙瀛洲这样的大收藏家,也不可能成为张伯驹、王世襄这样的大学者,更不能要求大家都像他们一样把自己的收藏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和大众。但是,我们毕竟应该知道收藏既是一种兴趣,又是在做学问,至于升多少值,赚多少钱那只是古玩商们的事情。再有我们也应认识到,所谓收藏就是收和藏,既是一个长期性的投资,又是长期积累的学问。即使是大众收藏也应该有长期投资的思想准备,应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巧,这是一门要依靠长时间积累和沉淀的学问。
  收藏的品类很多、涉及的面也很广,笔者以为,目前许多大众收藏者对收藏的长期性和专业性认知程度不足,在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情况下,随风而上,在书画收藏中尤其是在现代作品收藏中表现的更为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有以下几种现象:只重喜闻乐见,不重原创;只求尺寸大小,不求精;只重猎奇,不重品质;只讲职务,不重作品质量;只求名头,不避真假等。笔者将就大众书画收藏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弊病谈一点个人看法与大家探讨。
  作者简介:张守涛,又名首涛,雅宝堂主人。我国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作品多能,尤以山水见长。现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书画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荣誉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1994年,代表作《漓江山水》获日本书画院第55回纪念展头等奖;1997年,《抬头见喜》获国际水墨大展金奖;2000年,《漓江秀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和平与和谐艺术展作品金奖。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