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速写,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画家进行创作、收集各种形象素材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高速发展,摄影、手机拍照普及的今 天,这种昔日流行的艺术形式已日渐式微,速写的部分功能已被数码相机所取代。但是,带有画家个人感情、性格和技法的速写作品,其鲜活、激情和高度概括的画 面效果是摄影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因此它仍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学术价值。那么速写有没有收藏价值?
A、速写是否值得收藏?
主持人:在很多人看来,速写是学习绘画的入门,也是为绘画准备的素材,速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今天我们想聊的是:速写有没有收藏价值。收藏速 写的人把它视为一件独立的艺术品,近年来黄胄、史国良的速写都得到了市场的承认;反对的人觉得速写充其量就是一件半成品,随手挥就没有多少艺术含量。对于 这个问题,两位老师是怎么看的?
孙戈:曾经在好几年前,就有一家台湾画廊找我要速写,我当时很惊讶,还有人买速写?速写能卖钱吗?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就好像一个人的文字,手稿可以卖,但应该没人卖日记的吧?
虽然我自己不卖速写,但如果有人愿意收藏,我要竖个大拇指,这是个行家,是个真正的收藏家。不管艺术家一生画了多少作品,速写都只有那么几本。可能速写画得比较潦草,但那才是画家最真实的艺术表现。
李琰:我是支持收藏速写的,但收藏速写的人比较少,你们提出这个选题的时候我觉得有点惊讶,没想到大众媒体也会关注这么小众的收藏门类。我父亲 的家传也有很多速写,包括杨之光等人当年的速写。为什么我主张收藏速写呢?因为我认为,任何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最重要的不是艺术价值,而是其文献价值,这 对研究历史是有帮助的。
《富春山居图》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它取代不了《清明上河图》,因为《清明上河图》它告诉了我们北宋的社会经济状况、农业发展状况、城市建设状况等等;又比如司母大方鼎很厉害吧,但它取代不了毛公鼎,因为毛公鼎上有文字,记载了一场战争,更具文化考古价值。
主持人:虽然像您父亲一样的,一直有人收藏速写,但为什么这个门类的收藏一直很小众?
李琰:我跟你讲个案例吧:1992年的时候,我和霍春阳在肇庆,当时有一个喜欢他的画的人,请霍春阳给他画了一幅竹子。那幅画我觉得很不错,但藏家看了,一直追着霍春阳再给加几笔,因为他觉得没画满。
速写热不起来,因为我们对速写的认识不足,还是停留在表象上。很多人认定艺术品的价值有多高,不是看它的“值”,而是按照“量”。速写的“速”就让它败了,快,而且简单。
另外,速写作为一种舶来品,现在大家对它的欣赏是不足的,就好像我们对版画的欣赏是不够的,没有相应的欣赏水平。
主持人:所以从市场表现来看,同一位画家的速写,要比他的绘画作品便宜非常多。
李琰:我们现在的收藏很肤浅,认识不到一件艺术品的文献价值是第一的,都只停留在表象美,一旦大家认识到艺术品的文献价值,速写的价值就将不可估量。
主持人:现在买速写的人,一种是懂的人在买,另一种就是买不起名家画作的人,转而求其次,买一幅价格便宜得多的速写作品。
李琰:速写比不上绘画作品?那也不一定,比如说在阅兵仪式上,如果有一位艺术家在现场用速写记录了习总书记阅兵的画面,那这幅作品肯定比他任何一幅作品都能卖得贵。因为这体现的就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献价值。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速写的价值跟信札、书札的价值是等同的?
李琰:没错,速写就是无言的史册。
主持人:孙老师,有没有人向您买速写?
孙戈:没有。现在的收藏界,很多人都没有一个正儿八经的收藏观,书画进入艺术市场之后,有多少买家真的是为了收藏而买画的?
其实有时家居里如果挂一幅速写,或是一幅黑白版画,也是很雅致的。这种雅不是挂一幅热热闹闹的大牡丹可以相比的。而且画家对自己的速写可能还更加宝贝,比如一个山水画家,跟他要一两幅画,会比向他要一本当年的速写容易多了。
B、画中国画是否需要速写?
主持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批艺术家都很重视速写,但现在的年轻艺术家,有一些对速写是不当一回事的。你们两位认为呢?
孙戈:速写应该属于素描的一种,在我的艺术道路中,速写起到一个贯穿始终的作用。现在的学生考美院,考的就是素描、速写、色彩,也就是说,一个 想画画的人,从踏入美院的第一天起就要开始画速写了。即使成为大师,像安德尔等大画家,他们也一直都在画速写。所以速写是不论多小的画家,或是多大的画 家,都不敢瞧不起的画种。
而且速写是一个人的功力和才气最直接的体现。我们这一代人画画,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速写。史国良就曾经说过,他画过多少速写那是要靠秤的,不是画 几张、画几本,而是疯狂地画速写。我们这一代人都有疯狂画速写的时代,岭南如杨之光、林墉这些大师,他们的速写也没多少个人能比得过的。
李琰: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有人讨论过画国画要不要画速写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速写之于中国画,是可画可不画,但我主张画。
首先,从技艺上讲,速写可以强化记忆,因为人的记忆有长期和短暂两种。有一个例子刚好说明这个问题,有一次黎雄才和陆俨少约好了在长江某处见 面,陆俨少看到黎雄才在画速写,他不以为然,因为在陆俨少看来,中国画自古都是“观”。但等到他回来开始创作了,突然有点后悔了,因为他发现光靠记忆不行 了。所以看陆俨少的艺术道路我们会发现,他早期的速写非常少,几乎没有画过,到了后期才开始随身带速写本了。
又比如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家组织过一次反映人民兴修水利、防洪抢险的艺术采风活动,当时面对这些劳动场面,黎雄才先生萌发了巨大的创作激情, 他在一个多月内,骑着自行车奔走在防洪大堤上,每天忘我地画速写和在长卷里画构图,创作出来的《武汉防汛图》就是黎雄才先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孙戈:但现在很多人对速写的确不是特别重视了,也就我们这一代人在疯狂画速写,以前的人不会,以后的人也估计不会这么画。我想现在的学生,一天 画几十张速写那真是要了他们的命。以我自己为例,我从学画的那天起就开始在画速写,画得好不好我们先不说,功夫就靠这么一天天积累起来的。就连史国良都 说,一天不画手都生了,像他在速写上花了这么多工夫的人,都说一天不画手生了。
主持人:但画得很熟手也不见得就好,速写修改的比较少,每笔每画都体现的是功力。
孙戈:没错,真的画熟练了就好吗?那也不见得,画得手太顺了也不好。所以艺术本身不是那么简单,不是熟能生巧就好了。
刚才我们讲的是速写的功力,其实速写体现的是画家的才气,这更不是画多了就可以达到的。如果没有才气、悟性,画再多也没用。我们这代人以前谁印 得起画册,但每个人的包里都有速写本,见了面大家把速写本拿出来,看看你最近有什么长进了,几下就能看出你有多大的本事。画画不像看小说,不用看完一整本 才知道。画画的功力和才气怎么样,翻几页速写本就能看出来了。
李琰:速写除了可以强化记忆,在画速写的过程中,也是对对象进行提炼和加工的一个有效过程。抓住关键的进行筛选,把最精华的画下来,这是摄影所无法替代的,因为摄影无法筛选。
另外,在画速写这么短暂的时间内,速写考验的是一名画家的画面组织能力,如对人物衣纹、五官的表现很重要,可以为日后创作省很多力。更重要的,这是一个搜集素材的过程。
所以我主张画速写,速写是一个比较好的训练方式,但不一定就是最好的训练方式。比如齐白石,他就没有画过速写,都是通过做木工训练出来的。
现在也有一部分中国画画家是反对画速写的。因为速写是舶来品,是素描的一种。画中国画的有很多玩味笔墨的画家,他们追求的是笔墨的趣味性,这种追求不画速写也是可以做到,而且中国画的白描写生也可以做到。
孙戈:我现在正在组织举办“生活——广州第三届速写作品展”,希望可以重新唤醒大家对速写的重视。广州一直存在众多速写方面的专家和爱好者,这次展览就能展示速写这一形式的艺术魅力。
C、收藏艺术品
首选具有文献价值的
主持人:就如两位刚才所说的,速写不但有艺术价值、审美价值、收藏价值,还有把玩的价值,没事翻一翻也是很好玩的。速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一个本子一支笔就可以画了。孙老师,您的速写有用毛笔的,也有用钢笔的,不同的工具区别大吗?
孙戈:速写的工具不重要,手头上有什么就用什么,画画的劲头来了,没有笔都可以拿烟头就画几笔。就好像前几天我们开会的时候,有人说到有一次看 段远文画画,发现他的手是抖的,这就是感觉来了的时候一种自然的流露,说明他是真正懂画、爱画的人。就像我们画速写,只要感觉来了,对工具是不在乎的。
李琰:工具只是一种载体。
孙戈:之前我很多速写用的是炭笔,时间长了模糊了。过去的钢笔是抽水的,有时画着画着不出水了,是件很烦人的事。我也用过鹅毛管,刚开始画速写 的时候,也试过弄一瓶墨水,一根鹅毛,蘸着画,就是为了追求那种感觉。现在最方便的当然是钢笔了,还有种自来水毛笔,我也试过,但总觉得不习惯。
主持人:民国的时候有些人是随身带着铜墨盒的,还有毛笔,随时可以拿出来画速写。那时候的人习惯用毛笔,但携带不方便,所以才发明了墨盒。
孙戈:毛笔在速写本上画,跟在宣纸上画那种感觉还是很不同的。
李琰:新中国培养出来的几位重要画家,比如黄胄,他的速写很棒,但缺少传统中国画的笔墨趣味,黄胄的作品没有墨趣。
孙戈:其实画家对自己的速写也不是那么当回事,因为平时画得多嘛,但年轻时我的那几本速写一直跟着,很珍贵。
李琰:画家心疼自己的速写,主要是速写起到一个日记的作用。
孙戈:没错,现在我翻看我当兵时画的速写,还能感受到我当年热血沸腾的感觉。
李琰:您对这些速写的感情,其实跟它们的艺术价值无关,它们更多的是像一张张黑白照片,记录着您年轻时的状态。就跟我出版文集一样,我也会想到附上一张我小时候的照片。
孙戈:现在速写不受重视,跟现在工具发达也有关系。以前我们到藏区采风,没有相机,只能画速写,然后还要标写出衣纹,这里用红色,那里用紫色。 速写这种搜集资料的功能,现在基本上被相机取代了。我现在随身都带着一个小相机,看到什么有感觉的,咔嚓一声就记录下来了。虽然它们记录的功能不一样,但 我现在并不排斥照相机,因为绘画的人用照相机跟不会绘画的人用照相机是不一样的。
主持人:雕塑家许鸿飞先生的速写最近也受到了一些藏家的追捧。以前我跟关山月先生去写生,他也随身带着一本速写本,随时画。
李琰:但许鸿飞先生的那种速写画的是西方的线条,不是中国画的线条。像马蒂斯、毕加索的线条,就跟中国画的很不一样。中国画的线条讲究的是不外现,线条训练是十八描。
所以我一直认为速写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收藏应该多关注速写。什么艺术品值得收藏?除了现在大家都关注的艺术价值之外,就是首选有文献价值的。
兵马俑的雕塑好吗?远远没有汉代的生动,但兵马俑不是汉代雕塑能够替代的,因为它告诉了我们秦始皇部队的建制,还有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速写具有其他艺术品不可代替的文献价值。
主持人:中国画也是很讲究线条的啊。
李琰:中国画的线条带着很大的信息量,画速写很好的老一代艺术家,从画连环画要转到画国画转不了,就因为线条的转换。如果转得了的话就会很成功。有些连环画画家画的中国画,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画。速写作为一种舶来品,与中国画的线条有着本质的区别。
另外,从艺术作品的传承、研究上来说,速写是对画家个体研究的一种很必要的材料,因为速写体现的是画家的足迹、活动,对研究画家的艺术轨迹有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我有张彦游欧洲的那本速写本,从上面我可以看出张彦去了欧洲哪些地方,他对欧洲建筑的理解是怎么样的,这对研究张彦的艺术是很重要 的。
D、如何收藏速写?
李琰:我认为速写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作品,它带着画家的情感。但现在的美术界、史学界并没有重视速写的文献价值。速写不受重视,说明我们还没有将他当作一个艺术门类来看待。画买不起就买一幅字,字也买不起了就买幅速写。
主持人:我很认可你这个观点,速写也是一种艺术品。比如我去米勒故居,里面就挂着米勒的速写。去到欧洲的博物馆,他们对速写也是很尊重的,虽然是单调的颜色,但一样有艺术价值、装饰价值。
李琰:经常有人问我说,你怎么收藏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我收藏的选择标准是,这些东西以后能够成为我研究这一代画家的资料。
主持人:随着收藏者的关注,也出于丰富收藏品种的需求,速写我觉得还是有人会收藏的。收藏有什么建议?
李琰: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要收藏。如果是我,我首先会考虑藏品的文献价值,比如孙老师画的一幅人物速写和一幅玩手机的速写,我肯定会选择玩手机的那幅,因 为这个题材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如果是一位已故的艺术家,收藏他的作品的时候,我会考虑的是这属于他哪个历史阶段的作品,哪个阶段更能代表他的艺术水 平,收藏的时候我可能会选艺术家转折期的作品,因为这能够给我提供更多的研究素材。
主持人:但很多人玩收藏,还是针对单一作品的,看是否喜欢这幅作品,构图美、线条美就行了。
李琰:所以说现在大部分人的收藏还是停留在艺术审美上的。速写画得快、画得简单,所以它就败了。但其实速写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它的即时性,这是其他绘画形式取代不了的。
孙戈:速写不能用画多画少来衡量,现在广东收藏界普遍追求画面色彩的鲜艳,画面要满,北方的梅兰竹菊根本看不上,觉得不合算。认为画得满,才能 体现画家的功夫更多。但比如画舞蹈速写,画得慢一下子画面就没有了,所以我们都是蹭蹭蹭几下就画完了,也就几分钟。可是那几分钟都是艺术的精华。叶浅予有 一幅经典的速写,就是朝鲜舞蹈速写,寥寥几笔一根大辫子,捕捉瞬间,就是一幅非常经典的作品。
速写有没有收藏价值
速写有没有收藏价值
速写有没有收藏价值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打造专属手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