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钜宋广韵》五卷,晋陆法言撰,长孙讷言笺注
《三教圣像泥金手绘图册》(明末泥金写本),为古时善男信女诵习时的供物,存世稀少,此次展出的图册由民间收藏家高涛提供
宋刻《注东坡先生诗》,现在全书四十二卷分藏于北京、上海、台北的公藏机构,北京民间藏家韦力手中能有这一卷也十分难得
“册府千华——民间珍贵典籍收藏展”正在国家图书馆展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公藏机构组织的民间古籍收藏展览。在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 中,民间古籍收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估算,我国公藏古籍善本中有九成是历经各代私人藏家递传而来的。
国家图书馆稽古厅和佑文厅的展柜里,安静地躺着115件珍贵典籍。这些典籍出自30位民间收藏家之手,上至隋代写经,下至清代内府抄本,种类各异。大部 分收藏者并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出现在展签上的兆兰堂、独翠堂、东壁书屋、小残卷斋、白河书斋等雅致的堂号,更增加了这个群体的神秘感。
一些民间藏家手中持有的藏品,足以达到“国宝”级的水平。如此次展览中亮相的两件隋代《大般涅槃经》,单纸长度达到140厘米,类似这样长度的藏品,目前在全世界仅存6件,其中3件流失在英国,一件被中国书店珍藏,另外两件则在我国民间收藏家手中。
非文化领域人士纷纷入手典籍收藏,固然与他们的精神追求有关,其实更与近年来古籍善本不断升高的文物价值和市场价值有着密切关系。
二十多年前,古籍拍卖会尚未出现,古籍书店是这类收藏品的主要流通渠道。那时花10万元即可拿下一册宋版书,元版书的价钱更低,平均每册才1万元。时至 今日,古籍价格早已是另一般光景。以近几年藏家们津津乐道的几部古籍为例,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卖到3450万元;明万历刻本《坐隐先生 精订捷径奕谱》拍出134万元;清代林春褀“福田书海铜活字本”《四书便蒙》也已高达66万元。
即便如此,一些经济实力雄厚的买家出手时依然毫不含糊。杭州天堂伞业创始人王杭生曾是圈中有名的大户,他于2000年杀入北京的古籍拍卖市场。那时候每 当遇到自己看中的拍品,王杭生根本不理睬报价,只是气定神闲地一边举着牌子,一边低头看着拍卖图录,直到拍卖师报出他的号牌,宣布成交,才缓缓把牌子放下 来。
自古以来,民间古籍收藏便是公藏的源 头和补充。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宋平生介绍说,这方面最早的记载是在西汉时期,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汉代宫廷曾广向民间征集典籍。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 也曾广向民间征集典籍。鲍廷博因为捐书数量最多,还被皇帝赏赐《古今图书集成》,这是当时藏书家所能获得的最大荣耀。
时至今日,这样的传统依然被民间收藏家继承下来。
清光绪年间的收藏家徐贞干所著《味青斋藏书画目》稿本,是一部记录了其所藏各类古籍善本的目录,其中涉及稀世珍宝《唐人写经》的详细记录。上世纪初, 《唐人写经》自敦煌流出,散落世界各地,其中一部分后来入藏国家图书馆。近年来《唐人写经》几次展出,国图都会同时展出《味青斋藏书画目》,但这一稿本却 是从民间收藏家孟宪钧手中借来的。
一些民间收藏家扮演起国图义务采访员(指采买、寻访文献资料)的角色,自掏腰包帮助公藏机构查缺补漏。
日前,63岁的民间收藏家东方晓白刚从日本游历归来,和往常一样,他又随身带回一批宝贝。东方晓白这次带来的是一些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由日本出版的中国地图和东亚地图。回到国内,他便急匆匆地将这些资料送到国图,请那里的专家们看一看是否有收藏的价值。
东方晓白多年前便开始关注海外出版的地图文献。2010年,他在英国伦敦一家古董商店偶然发现分别于1828年、1834年、1902年、1904年、 1920年出版的中国和日本地图。这些地图可以证明,台湾及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近岛屿,一直被明确划归在中国的版图范围内,即使在《马关条约》签订之后, 国际社会依然坚持这一态度。
在得知国图征集钓鱼岛相关文献之后,东方晓白于2013年将这五份地图全部转让给国图。
民间古籍收藏家对公藏机构的支持,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浙江图书馆馆长徐晓军说:“我们馆原本只有《四库全书》和一些普通古籍,后来通过藏家们的捐赠才收 集来大量古籍,尤其是善本。”国图收藏的2.5万部古籍善本中,也有大量来自私人藏家的捐献和转让。特别是许多因战乱、社会动荡等原因流散在外的珍贵典 籍,正是借由民间藏家的搜集和保护,得以流传至今。
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刘蔷甚至估算:“现在几乎所有存世的古籍善本,九成以上都是经过历代私人藏书家递传而来。”她说,今天公藏数量非常大,但这些书上遍布历代私藏家印记,历代藏家对传统文化典籍的保护发挥了极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