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的中国已经与那个诗情山水的文明古国大相庭径了,而艺术来源于生活,如今中国的水墨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21世纪以后,与上个世纪相比,中国艺术的变化和发展越来越快,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格局。
“水墨中国——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于2016年1月9日在山水美术馆开展,展览持续到2月26日。此次展览在近三十年来当代中国画领域中,选择从事中国写意画创作的优秀画家来组织这次“水墨国度——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邀请到的画家:有吴冠南、杨春华、王金石、梁弘健、范扬、张伟民、尉晓榕、胡石、边平山、林容生、李江航、周京新、姚鸣京、刘文洁、陈平、刘庆和、何加林、张谷旻、李东伟、王晓辉、杨培江、明瓒、张子康、王非、一白、崔海、靳卫红、武艺、赵跃鹏、姚震西、林海钟、刘明波、朱雅梅、金心明、曹钝夫、杨珺、曾三凯等。

朱雅梅 观系列之一 35 cm×137 cm 纸本水墨 2015
我们都很想回过头看看,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水墨都走过了哪些路途,经历了什么风景,而“水墨中国——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满足了大家的需求,用作品和文献来记录了中国水墨的历程。或许十五年前,这个计划就已经开始,像一颗艺术的种子,到2016年,终于开花结果了,给大家最完美的呈现。

周京新 耦园写生系列之二 58 cm×86 cm 纸本水墨 2014
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直参与《中国艺术家年鉴》编委会关于中国画艺术生态学的研究课题,借助《中国画艺术年鉴》和《中国艺术家年鉴》的出版和资料收集,积累了大量的作品图片、采访文本、评论文献、现场照片、纪录影像,真实地保存了数以万计的与当代中国画艺术相关的文献资料。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十五年当中,《中国艺术家年鉴》编委会收集整理出300多位中国画画家的档案,以立足年鉴文献的视角回望与梳理中国画十余年发展历程,吸引人注目。

赵跃鹏 水墨小品系列之四 18 cm×46 cm 纸本水墨 2014
“水墨国度”分为三个部分:37位艺术家在年鉴文献中的代表作品;艺术家老照片及手稿展示;以及相关影像资料展。文献的梳理和年鉴的记载是一种严谨的学术研究方式,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中国艺术家年鉴》书系主编陈子游先生通过十余年的采访、艺术家工作室考察等方式得到了宝贵的一手资料,从而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中国水墨梳理展,通过对代表艺术家的个案研究,汇总了近30余年中国画发展的脉络与主线,回归到学术研究的本源。

范扬 NBA牛人保罗 74.2 cm×33 cm 纸本设色 2014
通过一些作品,我们就可以窥见当下水墨的发展途径。这是范扬的作品《NBA牛人 保罗》,从一个俯视的角度来描绘激烈的篮球比赛现场,细致的描绘了运动员身上肌肉的脉络,画面动感十足。而传统的国画,题材几乎限定在山水、花鸟、建筑、人物等上,不讲究角度和透视,而是移步换景,没有固定的视点。题材、角度、尺寸等等的各种限制,让明清以后的国画很难有大的发展,而开放的当代打开了艺术家的枷锁,艺术家们不用再戴着脚镣跳舞。

王非 时代的脸系列之十一 88.5 cm×68 cm 纸本设色 2015
当代的水墨画,越来越能表现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情绪,通过对实物抽象、意画的处理,艺术家画出来的可能已经跟实物差很远,但是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却越来越明显,情绪也更加浓烈,高兴与愤怒,歌颂与讽刺,美化与丑化,不过是艺术家一念之间的事。

尉晓榕 动物狂欢节 38 cm×53 cm 纸本设色 2015
当代的艺术家们,用色越来越大胆,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穿梭在一幅幅当代水墨作品之间,仿佛电影《盗墓空间》里穿越一个又一个梦境,每个艺术家都是一个造梦师,每个艺术家造的梦都千差万别,给我们带来许多有冲击的视觉体验。
当然,当代水墨的发展,一篇文章,几幅作品远远不能描述。“水墨中国——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做了一件非常不易、繁杂的事项,力求用真实的史料去构建中国画十余年发展历程,令人敬佩。
展览信息:

水墨中国——中国艺术家年鉴文献展
策展人:陈子游
学术主持:张子康、子仁
展览地点:山水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6年1月9日-2月2日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