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期/Date:2016.06.04—06.15
开幕/Opening:2016.06.04 4:00pm
研讨会/Seminar:2016.06.04 2:00pm
地点/Venue:中国油画院 Chinese Academy Of Oil Painting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文化艺术新街1704号院
Chinese Academy of Oil Painting, No. 1704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treet, Gaobeidian,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ity
前言(选)
由王克举先生倡导並主持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写意精神”油画创作课程班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写生、创作,以饱满的丰收告捷收官,将举办师生作品大展,这是一个体现中国油画发展的崭新成果。
我们适逢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国的艺术和中国的文化获得发展的机遇,也面临这个时代提出来的挑战,这里既有对时代文化命题的挑战,也有对具体的画种语言发展的挑战。经过一个世纪从引进到生根、从吸收到创造的历程,中国油画承载着社会时代发展赋于的文化使命,始终面临着从学术上借鉴西方到走出中国特色这样一个学术课题。前辈油画家已努力通过探索作出了他们所属时代的回应,而今天,则是中青年的一代油画家回答中国油画今天课题的时刻。他们是油画界的中坚劲旅,具备从思想的深度、精神的纯度、语言的力度等方面切入中国文化当下课题的能力,具备探讨关于中国文化传承与时代相关的“创新”能力,王克举提出“写意精神”这一命题並主持油画创作课程班,就体现了今日油画家的文化责任和学术胆略。这个班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已毕业的六届硕士课程班学员的基础上,面向全国集合了一批有影响的中青年油画家,22名学员来自全国12个省市,年龄结构跨度从“50后”到“80后”,地域与年龄的差异为该班艺术创作的交融性与风格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但重要的是,王克举先生不仅振臂一呼,应者成众,而且是在全程教学中全力投入,精心设计,亲力亲为,使全班的教学始终处在高亢的热情与严谨的组织之中,师生之间、学员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流思想、团结协作、相互切磋、共研学术的整体,几年来一以贯之,体现了难能可贵的团队精神。
以“中国油画的写意精神”为主题进行写生、创作与研究,旨在用当下的眼光重新认识和发展“写意精神”,连接传统与当代,深入推进油画本土化转换,凸显民族艺术价值,在深入研习欧洲油画源流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把握和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中国精神,用油画形式表达中国人的审美意志,形成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与绘画的评判标准。在几年的研习与创作指导中,王克举始终把教学的现场设置在生活之中,大地之上;始终让学员在与自然和生活直面相接之时将自己逼上险境,解决问题;他除了自己将大量精力投入教学外,还邀请许多油画家同行和艺术理论家临抵教学现场,既举办讲座,也与学员论道交流。他在教学上最重要的特色是要求学员思与行並重,在提高思想和审美认识的过程中打开自己的心灵,在自然面前研究油画造型规律,探索艺术语言的个性表达。他将“写生即创作”的方法上升为观念的建树,从思想观念和语言建构的层面上将学员导入到当代的领域。在这个意义上,王克举提出的“写意精神”这一学术主题和教学方式,在为中国油画当代形态的建构进行实践探索的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文化艺术观念的时代精神。
将“写意精神”作为今日中国油画创作的一个关键词提出,在多元的当代世界文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化本体的立场,是使油画这一外来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血脉建立起关联的积极努力,也正由于此,这个团队的成员在研学期间体现出一种蓬勃的向心力。我曾有机会参加这个团队的的数次写生,其场面之壮观,其气氛之热烈,其成员之奋力,都让我难以忘怀。这个团队的成员带着已有的经验,在王克举先生富有魅力的教学启发下潜心钻研,艺术水平不断上升,艺术品质不断提高,创造状态特别纯粹,其中许多人已以自己鲜明的风格在画坛形成影响,正在走向艺术的盛期,我为他们感到由衷高兴!为此,“写意精神”油画写生与创作课题组的学术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今天一代人的创造,只要脚踏实地的植根于中国的土壤,面对中国的现实,怀以中国的人文艺术理想,就一定能画出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油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范迪安
2016年5月
参展画家:
陈士斌 陈明华 常世江 崔凤东 傅寅羿 高连保 胡强 孔繁文 李克霞 李峰 刘阳阳 毛晓光 聂雄伟 漆晓勇 孙九龄 王金钟 王吉虎 韦清泉 肖勇鸿 杨继锋 尹宇宁 郑鲁青
展览地点: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