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扇收藏:衡量价值首看扇骨装饰

折扇收藏:衡量价值首看扇骨装饰

折扇收藏:衡量价值首看扇骨装饰

日期:2016-05-25 10:04:51 来源:中国文物网

收藏 >折扇收藏:衡量价值首看扇骨装饰

  “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若要向我借,请过八月中”。这是笔者童年记忆中的一首坊间打油诗,至今难以忘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人们进入到21世纪,尤其是大量电子产品问世后,扇子就成为收藏爱好者的怀旧之物,特别是素有“怀袖雅物”之誉的折扇。

清 黑漆描金十三行风景图纹折扇

  折扇扮靓文人雅士
  中国的扇子种类繁多,但传承至今并被人们青睐的当属团扇与折扇。团扇因其状似圆形,暗喻合欢吉祥之意,故又称“合欢扇”。而折扇又称之“折叠扇”,也有称为“聚头扇”,因其收时可折叠,用时则撒开,又称之“撒扇”。
  有史料记载,中国人使用折扇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北宋熙宁七年,邓椿在一部关于中国画史的著作中,曾说起当时中国北方出现一种用鸦青纸制作的高丽折扇,上绘 莲花水禽、云气月色和仕女等图案。1978年,江苏武进南宋墓中曾出土的黑漆奁上,绘着一个手持折扇的仕女,扇面上有一幅花鸟画。从元到明,再从明到清, 至民国,折扇已成为才子佳人、文人雅士的身份象征。
  纵观中国折扇历史,应该说,明代是中国折扇的流行时期,清代是折扇的大发展时期,而民国的折扇则在中国艺术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折扇文化内涵丰富
  折扇素有“怀袖雅物”的美称,它集书画与雕刻于一身,被许多收藏爱好者看好并藏之。折扇是由扇骨(又称“扇股”)、扇面组成。扇面的材质或绢或纸,而扇骨的 用材较为广泛,最早的是松木、桧木,之后才出现竹材,除了常见的玉竹与白竹外,还有棕竹、乌竹、湘妃竹、梅鹿竹和方竹等,期间也出现了紫檀、檀香、沉香、 楠木、乌木等。
  牙骨也是扇骨的主要材质,如象牙、兽骨、玳瑁、牛角等。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期上海哈同花园的姬觉弥,喜用一把铜骨大折扇,重量达数斤,可见金属也可做成扇骨。
  折扇的扇骨要比纨扇、羽扇及其他扇子更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档数、形制、材质,还是装饰、雕工都极具变化。最少的从九档起,有十一档、十二档、十四档 直至四十档不等;而长度也非常讲究,比如,十六档扇骨长均在约31至32厘米,一尺不到,称为九寸或九五寸扇骨,特别是舞台上使用的折扇,扇骨可长达40 厘米左右,谓之一尺二扇。另外是扇骨的造型和款式,仅折扇的聚头处就有不下十数种,如方头、平头、魚尾头、雁首头、如意头等,均视各人喜好而选之。
  扇刻名家各展绝技
  而作为扇骨的主要装饰,是衡量其收藏价值的重要部位,主要有浅刻、留青、镶贴、镶嵌、髹漆、镂空雕,其金石字画无所不能,简直是千姿百态,各展绝技。因此, 历代以来不乏名家大作,如史料记载的就有明成化、弘治年间的李昭、李赞、马勳,正德年间苏州籍竹刻家刘永晖,稍后的是濮仲谦等。
  濮 仲谦是天启年间人,其有两件扇骨现存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其中一把扇骨以阴刻刻就,一面刻着“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七言诗,另一面刻着一 枝梅花,并落有“壬戌仲秋日制,仲谦”行书款和篆文小方印。另一把扇骨也以阴刻刻就,一侧刻水仙,上有“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两句七言诗,另 一侧刻兰花,落“壬戌秋八月制,仲谦”款与印。
  此外,清康熙年间的周颖,乾隆年间的方洁,晚清时期的韩朝、朱宝骝、马根仙,清末民初的林兆禄、金绍堂与金绍坊兄弟等都是扇刻名家。民国时期也有不少扇刻名家,如上世纪30年代北京的张志鱼,还有上海的李祖韩、徐孝穆、徐素白等。
  一把折扇几多情,民族文化藏奇葩。折扇虽小,但传递的历史信息和承载的文化内涵,无疑提升了潜在的经济价值,这正是收藏爱好者青睐折扇的原因之一。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