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匡时十周年春拍将于6月初拉开帷幕。得力于广大的藏家的鼎立支持,本季春拍匡时精心筹划,重磅推出九大品牌夜场,除已经得到市场与藏家认可的“澄道”古代绘画和近现代绘画夜场外,还将隆重打造“齐白石书画夜场”和“清代宫廷书画夜场”,并在“畅怀”书法夜场的基础上将全新开辟古代书法夜场和近现代书法夜场两个品牌专场。另外现当代艺术和瓷器杂项板块也将首次推出“寻珍:现当代艺术夜场”、“天工开物——瓷玉工艺品精品夜场”和“寻味求真——祺昌号茶事茶叶夜场”献礼十周年春拍。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
“澄道—近现代绘画夜场”荟萃了任伯年、李可染、张大千、傅抱石、徐悲鸿、等艺术大师的重要作品,无不经过多次出版著录,具有明晰的来源和传承脉络。其中李可染《革命圣地韶山》传承清晰,曾经过眼邹佩珠女士、李小可先生,为可染先生同时期极重要作品之一。张大千《关仝太乙观泉图》作于1947年画家盛年,早年为上海大风堂书画会会长、上海市政府经济顾问顾翼先生旧藏。溥儒《寒江独钓》历经数次权威出版,精功明雅,堪称逸品。

李可染(1907-1989) 革命圣地韶山 纸本立轴 71×107 cm
款识:革命圣地韶山。伟大领袖毛主席旧居。 一九七一年可染敬写于丹江。
钤印:李、可染备注:邹佩珠女士、李小可先生鉴定为真迹。
RMB: 40,000,000-60,000,000
澄道——一粒丹砂·齐白石书画夜场
“一粒丹砂——齐白石书画夜场”中遴选白石老人精品佳构20余件。其中《松柏独立图》作于老人八十六岁高龄,此一时期齐白石应张道藩之邀赴南京举办画展,数幅重要作品均创作于这一时期。《豆棚人家》张宗宪先生旧藏,整幅作品以红色调为主,印证着题画诗中的晚霞之景。中景大片的红叶以胭脂红和少许墨色调和,使浓浓的红叶显得沉稳而雅致。近景豆棚藤架,寥寥数笔勾勒,笔力挺健栩栩如生。《多寿》是白石老人为柳亚子先生贺寿所作,笔酣墨饱。

齐白石(1864-1957) 豆棚人家 纸本立轴 138×37.5 cm
款识:霜叶如花缀晚霞,豆棚藤架野人家,朝朝垂着疏帘幕,时听书声出户哗。写友人诗题画。白石山翁。
钤印:老白
鉴藏印:云海阁珍藏印
展览:1。“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上海,2002年6月;
2。“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展”,香港,2002年10月
3。“张宗宪中国近现代书画收藏 展”,台北,2002年12月;
4。《齐白石的世界》,台北国父纪念馆,2002年4月。
出版:1。《张宗宪珍藏近现代书画》P36,香港苏富比有限 公司,2002年。
2。《齐白石的世界》P352,台北羲之堂,2002年。 RMB: 8,000,000-10,000,000

齐白石(1864-1957) 松柏独立图 纸本镜心 1946年作 242.5×61 cm
款识:借山老人齐白石八十六岁时制于京华。
钤印:白石、古潭州人、年高身健不肯作神仙
备注:据2005年春中贸圣佳图录所载此作为杨虎将军家属友情提供。 RMB: 20,000,000-25,000,000
澄道——古代绘画夜场
在古代绘画资源日益稀缺的当下,古代绘画夜场块精心臻集数十件历代名家扛鼎力共襄古代盛宴。其中丁云鹏《少陵秋兴图》原为张葱玉旧藏,并出版于1947年的《韫辉斋藏唐宋以来名画集》。石涛《剩水残山》为其名作,气魄雄伟,恣肆奔放,刚劲雄浑,沉著痛快,达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水墨把握极佳,缜密空灵,苍润兼济,耐人回味。张大千尤为宝爱,钤印“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收录于《大风堂书画录》。王原祁《高风甘雨》作于康熙三十二年(1696),上款人为吏部尚书宋荦,乾嘉年间归商丘籍陈履中、陈淮递藏,著录于李佐贤《书画鉴影》,为流传有序的王原祁巨作。

石涛(1641-1707)剩水残山 纸本立轴 176×90 cm 款识:大涤子阿长。
钤印:收尽奇峰打草稿、靖江后人 鉴藏印: 尹氏简堂家藏之印、大千居士供养百石之一、叔弢眼福、慎先审定、徐邦达珍赏印、稚柳居士、怡萱斋、墨缘
出版: 万君超校注《大风堂书画录》P197,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
著录:1。《大风堂书画录》P58,大风堂自印本,1943年。
2。《石涛研究》P85,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年。
3。《历代书画录辑刊》第八册P129,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4。《历代书画录辑刊续编》第八册P129,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
5。《石涛诗录》P11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备注:1。尹简堂、张大千、周叔弢递藏。尹简堂,号“察四山馆”主人,曾跟随曾国荃攻克南京,之后在南京搜罗了大量的名人字画。周叔弢(1891-1984),原名暹,字叔弢,安徽东至人。著名藏书家,与陈清华并称为“南陈北周”。
2。韩慎先、徐邦达、谢稚柳审定。韩慎先(1897-1962),字德寿,号夏山楼主,北京人,久居天津。为新中国早期书画鉴定权威之一,与张珩、启功、谢稚柳等同为首批书画鉴定小组成员,任天津艺术博物馆副馆长。
RMB: 30,000,000-40,000,000

丁云鹏(1547-1628后)少陵秋兴图 纸本手卷?1586年作
引首:32.5×97 cm
本幅:32.5×138 cm
款识:少陵秋兴。丙戌九月之吉,治下编氓丁云鹏敬写。
钤印:云鹏、丁南羽
鉴藏印: 锡山华氏珍赏、曾在锡山华氏、物华天宝、张珩私印、吴兴张氏图书之记、希逸、玉壸秋水
引首:少陵秋兴。东岩使君公余之暇采芝茹蘜,洒然欲出尘表,人以仙 吏称之。独喜少陵秋兴诗,曰执一编啸歌自若,每语人曰借此老八咏消我胸中磈垒,以当三秋乙事耳。南羽丁君为之补图,俾予题识,使君志少陵之志,深得秋兴之 味者,是图复得秋兴之神,皆为子美千秋知己。予则坐秋林对秋山,披图起兴,觉一派苍茫萧爽之气。浩浩落落,袭人襟袖,则亦为秋风客而已,呵呵。天都外史何 其贤题于一琴堂。
钤印:何其贤印、少愚、白岳山人
题签:明丁南羽少陵秋兴图。张氏珍玩。
出版:张珩《韫辉斋所藏唐宋以来名画集》,图版86,民国三十 六年(1947)。
备注:1。何其贤题引首。何其贤,字少愚,号白岳山人、天都外史,徽州府休宁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知宁远县事,善水利,官 至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多次游九疑谒舜陵,明蒋鐄撰《九疑山志》卷八录其《九疑歌》一首。
2。张珩旧藏并题签。 RMB: 15,000,000-18,000,000
澄道——清代宫廷书画夜场
清代宫廷绘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发彰显出其独特魅力。康雍乾三代帝王淫浸汉学,其书法水平亦不容小觑,留题、赐赠、遣兴之作各各深具内涵,从中不难看到文化与统治间微妙复杂的关系。匡时首次推出的“清代宫廷书画夜场”精选数件清代宫廷书画之杰作,其中著录于《石渠宝笈》的蒋廷锡《百种牡丹谱》首次亮相拍场。此作是蒋廷锡在内廷儤值时所画进呈雍正睿赏的作品。全套牡丹谱两百开整,以“元、亨、利、贞”为名分列四册,皆得乾隆、嘉庆、宣统三帝鉴藏御览,并有“石渠宝笈、御书房鉴藏宝”等诸方鉴藏之印以证源流。诸如此套《百种牡丹谱》一般尺幅之大,品种之多的煌煌巨制,则完全可以称得上二十年拍场之仅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