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禾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 预展 】:6月23-24日(周四、周五)09:00-18:00
【 拍卖 】:6月25日(周六)09:30
【 展拍地点 】:上海浦西洲际酒店 三楼宴会厅 (静安区恒丰路500号)
【 联系电话 】:15900993161、15900993162

郑燮 红桥修稧诗手卷
水墨纸本
画心:166.5×28cm 题跋:33×28cm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

卷末廷雍题跋欣赏

局部欣赏
(一)

(二)

(三)

(四)

(五)

题签∶郑板桥和卢雅雨红桥修禊诗卷。江安傅申甫珍藏
题识:一线莎堤一叶舟,柳浓莺脆恣淹留。雨晴芍药弥江县,水长秦淮似蒋州。薄幸春光容易老,迁延诗债几时酬?使君高唱凌颜谢,独立吴山顶上头。年来修禊让今年,太液昆池在眼前。回起楼台回水曲,直铺金翠到山巅。花因露重留蝴蝶,笛怕春归恋画船。多谢西南新月挂,一钩清影暗中圆。十里亭池一水通,俨开银钥日华东。逶迤碧草长杨道,静悄朱帘上苑风。天净有云皆锦绣,树深无雨亦溟蒙。甘泉羽猎应须赋,雅什先排禊帖中。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词客关河千里至,使君风度百年清。青山骏马旌旗队,翠袖香车绣画城。十二红楼都倚醉,夜归疑听景阳更。和卢雅雨山人红桥修契四首,板桥郑燮草。
钤印:板桥、郑燮、丙辰进士
题跋:“客腊见李鉴堂制军所藏板桥居士诗翰册,假临一通。今又读是卷,亦手抄之,自幸翰墨有缘。病中草草数语,以报申甫先生雅命。庚子正月,廷雍并书于保阳。”
钤印∶绵、廷雍私印、与物皆春
鉴藏印:廷雍过目、阮氏琅仙馆珍藏印、公毅鉴定书画金石、傅增淯鉴藏印
本次上海嘉禾2016春拍有幸征集到郑板桥的这幅名作,著录累累!不光是郑板桥的名诗也是他最重要的书法作品!
著录:
1、《郑板桥年谱》 周积寅 王凤珠编著 1991年12月 山东美术出版社
2、《郑板桥》(明清中国画研究丛书) 周积寅编著 1996年5月 吉林美术出版社
3、《扬州画舫录》卷十 李斗(清)撰 2007年9月 中华书局
4、《郑板桥集·诗抄》 郑燮撰 2011年6月 江苏广陵书社
5、《郑板桥年谱》 党明放著 2009年7月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6、 扬州日报2012年3月36日版,“虹桥修契留风韵”文
7、《郑板桥年谱》 王咏诗著 2014年3月 文化艺术出版社
8、《郑板桥年表》
9、《郑板桥全集》卞孝萱编 1985年6月 齐鲁书社
出版:1《郑板桥编年图目》下 齐渊编著 2007年6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郑板桥书法,用隶体掺入行楷,自称“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其画,多以兰草竹石为主,兰竹几成其心灵的郑板桥的书法艺术,在中国书法史上是独树一帜的。
红桥修禊 水长秦淮
兰亭修禊1404年之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三月三日,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继王士祯、孔尚任,效王羲之修禊旧事,发起了扬州历史上第三次“红桥修禊”。
卢见曾爱才好士,在扬州期间,名流咸集,“极一时文酒之盛”,金农、袁枚、罗聘等名士均曾参与。卢见曾邀诸名士于倚虹园“红桥修禊”厅,作开场诗四首,“各地相和者七千人”,最后编辑诗集达三百余卷,并绘有《虹桥览胜图》,以记其胜,
此后,“红桥修禊”的美名,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文化史上的盛事。“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也应邀参加了这次盛会,此卷《和卢雅雨山人红桥修禊诗四首》,即郑板桥和卢见曾诗作。

扬州瘦西湖大虹桥
卢见曾(1690-1768),号雅雨,字澹园,山东德州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卢为官颇有政绩,为人正直,雅好诗文,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
卢见曾通过虹桥修禊委实确立了当代文坛领袖的地位,时人将其与欧阳修、苏东坡和王士祯相提并论,如董元度《扬州》诗描述并评价了这次修禊盛举:“吴头楚尾名贤聚,卢后王前雅宴同。”
郑板桥书此诗卷时65岁,全卷字字珠玑,摇曳生风,神采飞扬,既独具“板桥体”的风姿,又无常见“六分半书”的刻意,笔致磊落洒脱。此作与王羲之《兰亭序》,有异工同曲之妙,可谓郑板桥版的“兰亭序”,弥足珍贵。
卷后有廷雍一跋。跋中的李鉴堂就是山东巡抚李秉蘅,1900年,在通州,兵败自杀。卷本幅左下角有阮元“阮氏琅䁵仙馆珍藏印”一朱文印。傅世榕题“郑板桥和卢雅雨红桥修禊诗卷。江安傅申甫珍藏”外签,本幅左下角有“傅增淯鉴藏印”一朱文印。
由此可知,此卷曾为阮元所有,后为傅增湘之父傅世榕所有,廷雍就是应傅世榕所请题写的跋语,后傅世榕将之传给其子傅增淯。
鉴藏者简介:
1、阮元(1764-1849)字伯元,扬州人,清嘉道间名臣,著名的思想家、著作家、书法家、刊刻家、鉴赏家、收藏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深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斋号琅仙馆。
2、傅申甫(1842~1925),名世榕,字申甫,四川江安人,文坛巨匠傅增湘之父,早年与莫友芝、李鸿裔(字眉生,号香岩)、廖纶(字养泉)等交往,彼此砥砺。曾任河北藁城、怀安知县。光绪六年(1880)至天津,得周馥推荐,在天津海关任职。以后在河北诸县任职,廉洁干练。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傅增湘任直隶提学使,遂引退,居天津。“从官场引退后,纵情山水、每得宋元名画,朝夕临摹,老而不倦。1900年八国联军围城时,余皆弃之不顾,唯携所藏名书画百十轴离城”。雅好山水书画,曾与周馥同游浙西,又多经眼宋元书画真迹,画学渐精。
3、傅增淯(1856-1952)字雨农,四川江安人,傅申甫长子,傅增湘兄,光绪18年2甲进士,散馆授编修。擅书法,工北魏碑体。
跋者简介:
廷雍(?-1900)清宗室,爱新觉罗•崇恩子,官直隶布政使护总督,字绍民,一作邵民,号画巢,别号溪山埜客、梦兰、木兰。工书善画,“初法四王,而上窥倪、黄,苍润秀逸,齐集笔端。”庚子之变,以同情义和团被杀。
上海嘉禾在尊重艺术市场的同时,也着眼于学术的研究,对拍品的审定一惯秉持严谨的态度。6月7日,上海嘉禾团队亲赴南京诚邀著名古书画鉴定家萧平老师对此幅郑燮 《红桥修稧诗》手卷进行审定并作了深入的分析解读和探讨。

萧平老师对此幅作品也是赞不绝口,作为郑板桥生平最重要的书法作品,弥足珍贵。
上海嘉禾团队历经数月征集,精心收罗到各门类的藏品,为朋友们呈上最坚实的艺术珍品。上海嘉禾2016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浦西洲际酒店三楼宴会厅隆重举行,预展日期为6月23至24日,并于6月25日拍卖,届时逾千件精选拍品亮相此次春拍。本届上海嘉禾2016年春拍绝对值得您的期待。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