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禾2016春拍预览 | 明清书画精选

上海嘉禾2016春拍预览 | 明清书画精选

上海嘉禾2016春拍预览 | 明清书画精选

日期:2016-06-24 10:39:09 来源:卓克艺术网

拍卖 >上海嘉禾2016春拍预览 | 明清书画精选

预展时间:2016年6月23日-24日(周四、周五)09:00-18:00
拍卖时间:2016年6月25日(周六) 09:00
预展地点: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二楼珊瑚厅、三楼宴会厅、三楼B厅琥珀厅
拍卖地点: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三楼宴会厅、
三楼B厅琥珀厅(静安区恒丰路500号)
联系电话:15900993161   15900993162

573
袁耀(清初) 紫府仙居
设色金笺 扇面 壬子1732年作
题识:紫府仙居。壬子秋月,应可翁老先生命意,邗上袁耀画。
说明:上款人可翁,名济潜,字匡苇,梁溪(江苏无锡)李氏,是清朝的一名僧人。
18.5×55.5cm 约0.9平尺
RMB: 200,000-300,000

594
吕律(清) 赏春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杨柳弄黄梅吐玉,一年欢赏动头时。吕律。
98×49cm 约4.3平尺
RMB: 90,000-150,000

611
郑板桥(1693-1765)  行书李商隐诗
纸本 立轴
释文: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吴岳晓光临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云随夏後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雀天书湿紫泥。
题识:板桥郑燮。
26.5×71cm 约1.7平尺
RMB: 250,000-350,000

623
边寿民(1684-1752) 芦雁两帧
设色纸本 镜片
题识:一、岸芦霜脆,江枫红冷,满目夕阳烟嶼。渚禽沙鸟杳无踪,只旅影、归飞不去。秋容黯黯,波光渺渺,易得触人愁渚。苇间老□已销魂,又多事,涇藤貌取。鹊桥仙。边寿民。钤印:寿民
二、薄云收尽出晴岚,冷艳蓉花照碧潭。多少秋光恁消受,年年不枉到江南。苇间寿民。钤印:颐公
24×28cm×2 每幅约0.6平尺
RMB: 50,000-80,000

629
奚冈(1746-1803) 疏林叠峦
水墨绢本 立轴
题识:元时名家无不宗北苑矣,迂老崛强故作荆关,欲上异以傲诸公耳,蒙泉居士奚冈。
萧平题跋:溪山云起奚铁生真笔也,铁生为西泠八家之一。其山水师四王并上溯元人,疏秀雅淡,自具一格,此作山峦起伏,丛林烟生,其境令人向往,应为其偏早期作也。辛卯秋岁友人携示属题,戈父萧平并识。
139.5×37.5cm 约4.7平尺
RMB: 90,000-150,000

616
永瑢(1743-1790)  行书七言联
手绘库绢 镜片
题识:皇六子。
说明:北京文物公司旧藏。
注:永瑢书法传世较少,对联更罕见。
130×31cm×2 每幅约3.6平尺
RMB: 120,000-180,000

618
王文治(1730-1802) 行书八言联
洒金笺 对联
题识:集稧帖,梦楼王文治。
说明:此联为苏州拙政园门口王文治对联模本。
180×34cm×2 每幅约5.5平尺
RMB: 150,000-250,000

622
徐三庚(1826-1890) 隶书八言联
洒金笺 对联
题识:春樵仁兄大人清赏,袖海徐三庚书。
157×30.5cm×2 每幅约4.3平尺
RMB: 350,000-450,000

656
任颐(1840-1895) 欧阳子夜读图
纸本 立轴 癸未1883年作
题识: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於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曰:“此何声也?汝出视之。”光绪癸未五月上浣,山阴任颐伯年甫写於沪上。
出版:《香港荣宝斋开业一周年书画纪念集》P7,1988年。
144×63cm 约8.2平尺
RMB: 900,000-1,500,000

566
任薰(1835-1893) 仿陈老莲笔意
设色纸本 立轴 戊子1888年作
题识:戊子孟夏,仿陈老莲笔意。雪江仁兄大人法教,弟任薰画,山村署款。
182×78cm 约12.8平尺
RMB: 90,000-150,000

667
蒲华(1832-1911) 春山晴霭
水墨纸本 立轴 甲辰1904年作
题识:锡山无锡又无兵,底事似迂不再生。只有烟霞填骨髓,可知我法本同乡。临香光学云林本并题句。甲辰春三月,作英蒲华。
152×83cm 约11.4平尺
RMB: 180,000-250,000

668
蒲华(1832-1911) 五月榴花开
设色纸本 镜框
题识:古瓶几处燦榴花,点缀惊才极艳家。五月曾无虚日对,红裙莫妬莫相夸。蒲华画并题句。
74×41.5cm 约2.8平尺
RMB: 200,000-300,000

635
马远(款)(1170-1260) 秋山远眺
设色绫本 立轴
题识:马远。
说明:盛宣怀旧藏。
简介: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阴,出生于中国常州,死后归葬江阴。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28.5×19cm 约0.5平尺
RMB: 8,000-12,000

   本作是马远“边角山水”之典型,他以简练的笔法和精致的诗画意境成功表现了山间景色,笔法劲爽,意境深邃。作品构图精巧,位置经营独到而臻极致。树木、山石、亭台集中绘于画幅左侧,以浓墨皴染的山体渐次虚淡。山石、松树线条劲直,或如刀砍竹,或行笔略有颤掣。画幅右侧以淡墨画远山,虚渺空灵。与近景遥相呼应、意蕴无穷,给观者以无穷遐想。

572
陆鸿(明末清初) 山居图
设色金笺 扇面
题识:丁亥十月,摹黄鹤山樵为圣兼词兄,陆鸿。
16×51cm 约0.7平尺
RMB: 60,000-90,000

8053
边景昭(1356年前-1435年後) 芦雁栀花图
设色绢本 立轴
出版:《日近清光—明代宫廷院体绘画》第一张,保利艺术博物馆编,2014年11月。
展览:1.(上海)二○一四年十月三十日至十一月五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
2.(北京)二○一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二十三日,保利艺术博物馆。
120.5×63cm 约6.8平尺
RMB: 2,000,000-3,000,000

   此《芦雁栀花图》轴,原作无款识,画幅右上角竖排钤印三方,依次为:怡情动植、边氏文进、多识于草木鸟兽。此三印为边景昭所常用,所以确定为他极其罕见的一件民间留存的作品。《芦雁栀花图》共分二段,下段画水草溪石和两只芦雁,水草线条流利畅达,运笔圆润健韧而富弹性,用色前后层次分明。两只芦雁悠然自得,使寂静的大地充满了生机。鸟身绘以赭石,羽毛以淡墨皴染,染,头和颈部敷以白粉,神采奕奕。上段绘栀子花与两只黄鹂,形态各异,动静相宜。全图笔墨醇和安谧,脱去凡格。画面恬静雅致、神静气闲,深得宋画之意韵。

577
李士达(1550-1620) 三老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庚辰1580年作
题识:百岁旧人谈旧事,壶林新绿试新茶。万曆庚辰夏日写於石湖村舍,李士达。
说明:象牙轴头。
209.5×96.5cm 约18.2平尺
RMB: 380,000-580,000

   李士达对绘画美的要求有“五美”——“苍、逸、奇、远、韵”。所谓“苍”美,是指笔墨成熟老练,既刚劲挺拔,又精气内含,达到苍劲、苍茫、苍润的效果。所谓“逸”美,是要求挥洒自如,放纵超脱,意趣为主,反对矫揉做作,呆板无味。所谓“奇”美,通指画面新奇,不同凡响,自出心裁。明代后期,画坛流行师古之风,提倡平淡无奇,稍有一点新奇气息,便斥为“野孤禅”、“邪派”。在这种风气之下,李士达能打破常规,提倡独创,是尤为难能可贵的。
   此幅《三老图》为文物商店旧藏,画中作者以看似漫不经心的柔韧线条,极其简略却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了三个老人与其身边小童的形神动作,可见其对唐宋以降之白描人物技法得心应手。周围山石树木造型圆润,富有生气。画面构图简明,人物与景致相互呼应联系。画中各处无不体现了其对于绘画美德要求。
   李士达是位正直而富有正义感的画家。明代后期,社会矛盾急剧加深,李士达由于自身处境的关係,将其对社会的见解、情感与理想,多寄寓于幻想的神仙境界,同时其亦钟情于表现文人高士闲适、放达之生活。此幅《三老图》所表达的正是李士达对于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

580
盛茂烨(明·万曆-崇祯) 匡庐泉
设色纸本 立轴
题识:匡庐泉。盛茂烨。
336×96cm 约29.0平尺
RMB: 380,000-580,000

   此帧《匡庐泉》尺幅巨大,纵336厘米,横96厘米,这与晚明流行起来的大幅字画悬挂于厅堂高壁的风俗正相吻合,《长物志》中称“悬画宜高”、“堂中宜挂大幅、横披,斋中宜挂小景、花鸟”,这种悬挂于中堂的大画一般都格外高长,纵和横的比例为2.5比1或3比1,甚至达到4比1。该作纵与横的比例便是3.5比1,正在晚明中堂书画流行的纵与横比例范围内。上海博物馆藏盛茂烨《锦洞青山图》,纵308.8厘米,横96.7厘米,与该作纵横比例类似。图中高峰耸立,群峦呼应,林木葱郁,高泉潺流,山径蜿蜒,三五行人或匆匆前行,或驻留观景,画面气势雄险,意境深幽,尽显古雅清幽之风范。

585
张翀(明末清初) 三星福寿图
设色纸本 立轴 辛巳1641年作
题识:辛巳暮春之吉,张翀。
239.5×109.5cm 约23.6平尺
RMB: 200,000-300,000

601
胡士昆(清) 访友图
设色绢本 立轴
题识:栗里胡士昆画并题。
159×47cm 约6.7平尺
RMB: 150,000-250,000

8048
董其昌(1555-1636) 行书《墨禅轩说寄吴周生》
绢本册页 十二开 1622年作
说明:上款人吴周生,名桢,从董其昌游,书法亦得董氏真传。
24.5×23cm×12 每幅约0.5平尺
RMB: 600,000-900,000

8049
张瑞图(1570-1641) 行书《励志诗》册
纸本册页 十九开 甲子1624年作
题识:天启甲子秋中书於椰子书院。瑞图。
28.5×27.5cm×19 每幅约0.7平尺
RMB: 1,200,000-1,800,000

   在中国书法史上,晚明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期。此期作品在形式上开始大幅长轴的探索,在内容上一扫不激不厉、庄重典雅的传统范式,而代之以激越奇崛的气象。可以说晚明书风带着它强劲的革新气息冲击着长久以来婉丽书风一统天下的格局,而张瑞图正是这个时期最有创造性的书家之一。
   “晚明四家”中,张瑞图的书法风格最具代表性,与同时期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同属革新派书家。其于传统既有继承亦有创新。正如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所言:“瑞图书法奇逸,鍾、王之外,另辟蹊径。”
   但张瑞图与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学书道路颇不同,他的书法渊源历来鲜有论及者,从其作品亦较难考析他究竟宗法何人,故论者以为:“瑞图书法奇逸,鍾、王之外,另辟蹊径。”张瑞图书法所呈现的节奏和结字,往往别开生面,给人百草丰茂之感,并以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赋予作品极强的感染力。
   此册行书《励志诗》书于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年,作者时年55岁,正是其仕途顺利迁升不久、人生得志之时。此时张瑞图的书法处在个人风格成熟的初期,挥毫落墨之际,追拟前人技巧的用心与表现个人习惯的张扬兼而有之,交替互见,因而显得收放有度,文质谐调,尚无晚年那种夸张曲折、反复盘旋的简单化之气。同这一阶段张瑞图的其它书迹一样,此册行书《励志诗》,作者所特有的下笔颈挺、转折方直、结字朴实紧密的形象特征已经体现得相当显著明确,在把握运用上也非常熟练和洒脱。由于在字形结体上是行草相间,所以通篇之内点画的轻重缓急、字形的大小聚散、墨色的浓枯干湿,都显得变化丰富,对比明显而同时又转换自然、配合协调。
   中国自古以来均有“书如其人”之说,亦有“因人废书”之论,虽然张瑞图在政治上是个失败者。然而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却得到了后世公允的评价,清代吴德旋云:“张果亭、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以其人而废之。”张瑞图在艺术上敢于冒积苇束薪之忌,在书法用笔和行款上作这种有益之探索,此其精神气骨可贵处,故而张瑞图的书法迄今能在历代书家中独树一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