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弥散中消逝——吴啸海作品展将开幕

在弥散中消逝——吴啸海作品展将开幕

在弥散中消逝——吴啸海作品展将开幕

日期:2016-07-01 11:44:39 来源:新浪收藏

展览 >在弥散中消逝——吴啸海作品展将开幕

展览时间:2016 年7月10日—8月10日
策展人:余 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克劳斯·西本哈尔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文化与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主办机构:上海新美术馆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自由大学
展览支持:德国柏林 STARKE 基金会

《背财神》136×260cm 纸 木炭 2009年

《两岸》 136×260cm 纸 木炭 2009年

《星星火》160×241cm 纸 木炭 2007年

  乡村一直是我情有独钟的地方,但这不是情感上的迷恋,而是因为我能不断在这片土地上汲取养分,从精神,到文化,到艺术。因为一个民族的当下一定是扎根在这个民族的过去的,而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历史图景,如果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从自身的传统汲取养分,不回头望望过来的路、低头看看脚下的土,反而盲目崇拜和直接挪用他民族的社会图式,我们的生活和未来将变得形式大于内容。社会发展如此,当代艺术与文化也必然。

《隐蔽》 40×50cm 纸 木炭 2010年

《新台柱子》 80×270cm 纸 木炭 2010年

《世外》 40×50cm 纸 木炭 2009-2010年

  乡村,往往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浓缩,因为这片土地最大程度地、真实地呈现着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故事和生活。我能从乡村感受到与全球化时代的个人主义精神不一样的集体力量和精神,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沉淀。因此,我近年来的艺术灵感与创作都深深地扎根在了乡村的土地上,从泥泞小路到破旧村屋,从农耕渔业到野花杂草,从城郊写生到苗寨蜡染。我当然不想给自己贴上老古董或者民族主义的标签,只是,我在当下的城市生活和工业图景中常常感受到的是来自西方的浪潮——这是一个很中性的表述,毕竟我无意对其进行妖魔化,但同时却发现我们民族的传统被搁置,民族的文化在流散,“我们”和“他们”的边界在消失,因为我始终无法在一片钢筋水泥中找到属于自己民族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创造。然而,腾飞所需要的难道不恰是脚踏实地?冲刺不也借力于历史的惯性与推力?所以,穿过民族情感的表象,保持着对象征原始、纯朴、又或是“落后”的农村的缅怀,其实更多是我对自己的寻根、溯源,警醒、启发。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