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艺术家推荐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艺术家推荐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艺术家推荐

日期:2016-10-25 15:43:08 来源:卓克艺术网

展览 >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艺术家推荐

  本期介绍的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征集展】参展艺术家分别是中国本土艺术家雷银银、李永波、林金旋、林炜杰、刘宝旺、马磊、刘惠珍、刘清桂、娄濛、卢玉胜、罗平,他们带来的是中国画作品。

1、 雷银银


《春华秋实》

  这幅作品为女性医护题材,主要通过女性为主的工笔细致描绘,表达作者雷银银作为一名女性对于女性人生使命的生命思考,结婚、生子、工作样样都要肩负,她们身上散发的魅力让雷银银充满情感去描绘,赞美女性、讴歌生命。

2、李永波


《世界的世界•QQ之二》

  李永波,1966年7月出生于武汉,现任职于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他认为这个时代的水墨画家,和历代画家一样,绕不开的就是耳闻目睹他所在的那个时代的东西。范宽天天面对的那座山,有了可游可居的溪山行旅图;黄公望身处在富春山中,就有了心中的富春山居图……

  我们处在信息网络这个时代,QQ、Facebook、苹果电脑等等信息平台及高科技产品,各式各样的广告标示,铺天盖地的,满满地堵塞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我们没有了面对的“山”,没有了在山里的音声和气息。我们在叹息中依然能感觉到已远逝的但仍有弹力的文革时代的虚妄劲头。各类人物没有底线地拼命挣扎着。处在这个时代我们的心里如何承载它们呢?水墨如何宣说?又该怎样宣说?

3、林金旋


《苗寨破晓》

  本作品以苗寨天色破晓与密集的吊脚楼为画面的表现主体,近年来,随着西江千户苗寨旅游的大力开发,人流拥挤,旧楼大规模改造,原生态苗寨逐渐消失。唯有清晨才能品味到苗寨飘逸炊烟、充满宁静般的家园马蹄声声回荡。林金旋的这幅作品深入生活,纠缠着傍山依地而建的吊脚楼,层层叠叠,努力营造千年苗寨秘境与古老家园浑厚沧桑,成为有一幅自然之美、朴素之美、原始之美的西江千户苗寨作品。

  林金旋,1977年生于广东省揭西县,现居惠州市。现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惠州市诗歌学会会长、惠州市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4、林炜杰


《今城物语•隐》

  这幅作品的作者林炜杰以城市青年女性为画面的主体试图用隐喻的方式,表达了当代青年的心境。他选择青年女性作为题材是因为女性是人类情感最集中最丰富的代言者,且是表现这种戏剧张力最妥帖的媒介。对于人物的表达,他想要脱离开照片般的写实,而是通过人物的头、手、脚的微妙透视变化来刻画其心性和情绪,透射出她们内心的纠结、忧郁、无所事事、迷茫,自相矛盾的姿态。

  林炜杰试图将传统人物画的文化符号与现代性的艺术语言进行融合与变化,产生一些“调侃”的画面效果。透过层层纱幔,表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他在画面上想要追求的一种状态。

5、刘宝旺


《无形压力》

  刘宝旺,1978年出生于河北廊坊,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本科学历。北京翰海画院特聘画家,河北省教育家协会会员。他的这幅作品以中国传统工笔画的艺术形式表现在当今纷繁的都市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如何处理这些压力,成为考验现代人的新的命题。如何供给我那萧条的心情呢?谁能给我答案?

6、马磊


《误入尘烟》

  对过往的错误选择的悔恨,如同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一般,虽并无陶渊明在官场中失意、后悔之体会,但当今人们谁不曾选择过像官场中那样理性的、严谨的、薄情的、自私的思维方式。这幅作品以马来隐喻自己,这种高度理性的、自私的、薄情的、对别人毫不信任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思想囧境。

  马磊,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硕士学历,现就职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画系。

7、刘惠珍

 


《文园小筑》

  《文园小筑》系列作品创作于汕头市澄海区前美村“文园小筑”,是基于民居现场写生的再创作。作品使用了水墨与中国画颜料,以中国画的形式,运用淡墨晕染的手法,从“文园小筑”的建筑特点出发,尝试以全景式的场景描写来突出潮汕民居的大气与巧妙,利用透视的变化来突出建筑结构并调配画面的构成。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绘画风格,运用主观的图示化手法处理画面,以图形装饰效果加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以淡墨铺洒的方法营造南方春天气候湿润的朦胧的感觉。着重刻画民居内的常用物品以处理空间的前后关系并突出创作的主题。以线描的细节勾勒、淡墨与淡彩的交融,渲染乡村的宁静与安定的氛围,使无人的画面透露更多的生活气息。

8、刘清桂


《远逝的风景》

  该作品采用现代水墨语言,以废弃的工业时代大机器场景为背景,描述当下的各色人等面对着曰益变迁的信息社会无法回避而又不得不面对的一种融入、一种无奈、一种茫然。

9、娄濛


《尊生系列之高级世界(一)》

  在这幅作品中,作者娄濛试图选择一些被赋予了各种含义的符号,组织在一个虚构的精神世界中,去感受一个从未知解构到已知继而再到未知的过程,以一种荒诞的叙事结构进行内心的表述。隐喻、诡秘、讽刺、怪异、超现实等形式叠加显现,从画面中平面化、符号化的图示语言在水墨的氤氲中改变其本体的维度,用一种批判怀疑的态度提出问题,将所见当下现实世界中对人性的思考植入到虚拟的画面中,从观者的视觉累积扩展到情绪刺激,抑或某个符号成为个人情绪变化的映照。引发观者对当下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的真实关系的深度思考。

10、卢玉胜


《抱树(永恒的爱恋和失落)》

  作品的原初意图与小野洋子和约翰列侬的爱恋有关,或者说是约翰列侬对小野洋子的依恋更恰当。小野洋子黑色的着装、肃穆的表情以及裸体的约翰列侬及其搂抱的姿势都可以表明这一切。更何况约翰列侬一直在称呼小野洋子为mother。是他找寻心里安全的有力佐证!但本作品的意图确是正相反对的意思。无论是抱树还是抱影都在强调某种虚幻和无聊,这种虚幻像一种巨大的讽刺(约翰列侬被粉丝枪杀)。当灵魂的依托碰上现实的残酷时,这种虚幻无疑被无限放大。个体在一个巨大的社会机构面前渺小的不值一提。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在一边对抗现实的无奈一边寻求心里的依托。这是一组矛盾我们却不得不在这矛盾的缝隙中寻得平衡。

11、罗平


《饰.界》

  "饰"的世界无比美丽,让人心动,美丽的蕾丝,神秘的颜色,轻如薄纱的料子,真是令人感叹。作者罗平崇拜手工艺术,她认为那是一种带着温度的传承,温馨而又美好。蕾丝的边缘串起无数梦幻的世界,也串起现实的世界。在美丽的梦境里,可以让这个世界更自由、更理想、更美丽,这样就足矣。在罗平的心目中,丝丝缕缕的网格织起了美丽的衣服,也织起了她自己的梦想......

  罗平,1987年生于山东荷泽,毕业于河北衡水学院,主修国画(工笔人物)专业。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烟台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子画会会员,南京国际美展中艺易购签约艺术家。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