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好喜欢这幅呢!
渡边茂是一位既热爱艺术又热爱鸽子的日本心理学家。这位心理学家已经做了好几个实验,证明教会这些小鸟几个必要的审美要素,让它们在鸟类世界里一鸣惊人是有可能的。
1995年,他曾经让鸽子学会辨别莫奈和毕加索的作品。接下来,他希望能让鸟类和人类在鉴别名画上一较高下。这一回,被选择的画家是马克·夏卡尔和文森特·凡·高。
在2001年发表于《动物认知》的一篇论文里,渡边茂详述了自己是如何训练这些鸽子辨别显示在电脑屏幕上的来自凡·高和夏卡尔的8幅画(每人各4幅)。
凡·高部分情况是这样的:当这位荷兰画家的作品出现在屏幕上的时候,只要鸽子啄一下屏幕上的按钮,便会收到一些谷子作为奖励,而如果出现的是夏卡尔的画,它们啄了按钮之后,啥都不会得到。在夏卡尔部分,操作则正好相反。
当鸽子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的时候,日本专家就会在这8幅作品之外另加上3幅它们从未见过的作品(其中2幅来自于凡·高,1幅来自于夏卡尔)。小鸟们总能轻轻松松就辨别出这3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
同样,如果把这些画变成黑白或者是把画幅的一半遮住,小鸟的表现也并不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接下来,灵长类动物的代表——人类出场了。他们会比小鸟们表现更好吗?显然会!和鸽子一样,人类能够根据前几幅作品来定位出画家的风格,并使用这些线索来分辨他们从未见过的画作到底属于谁。
在2009年刊登于同一本杂志的一篇研究中,渡边茂则走得更远,他想为大家揭晓的是:鸽子能不能看出一幅“精美”画作和一坨屎之间的区别。
为了不至于浪费几个小时去纠结艺术品位和色彩运用这样的问题(尤其还是要跟鸽子一起纠结),专家决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由9岁至11岁之间的小孩儿完成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评价标准。
比如,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小宝贝,你的这幅画画得好漂亮哦,我们把它框起来挂在墙上吧;当然情况还可能是这样的:你这孩子,画得还算有那么点儿意思,不过我们还是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吧。这位专家遵循了和前几次实验同样的步骤,实验完成后得出的结论是:小鸟能区分一幅清爽的好作品(美术学院老师给出A等级)和一幅丑得不能看的涂鸦(由某位老师给出不大公平的D等级,因为这位老师从来没欣赏过杰克森·波洛克这位著名抽象画家的作品)。
一些人思忖,这些实验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从这些实验中可以得出这样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渡边茂解释说,尽管鸟类的大脑和我们人类的大脑结构很不一样,但这些鸽子能区分出这些画作的好坏,也许是因为它们的祖先发展出了一种和人类祖先相似的视觉认知能力,至少之前两个实验中出现的这种生活在树上的昼行动物的祖先是这样。另外一个道理是,如果连鸽子都能辨别一幅杰作和一坨屎,那艺术市场的大师们可要当心啦。
文| 皮埃尔·巴泰勒米[法] 图| 玛丽昂·蒙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