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至六月中旬,莞城美术馆迎来两个水彩展览。5月18日, “纸言片语——化建国水彩作品展”在莞城美术馆展出,集中展示化建国先生的近期创作60件,既有在路途上随手画的小速写,如“天山印象”系列,也有主题性的创作,如“孤独者”系列。5月24日,“问源和彩——当现代英国水彩与本土水彩的对话”亦如期开展,此次展览是青岛市美术馆策划的馆藏展览,共展出水彩作品63幅,其中国外水彩49幅,国内名家14幅,是一批表现语言丰富,且与中国现当代的人文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两个展览均展出至6月11日。
“纸言片语——化建国水彩作品展”:以水彩探知灵魂
化建国先生从艺数十载,作为一位独具特色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但他从未因此停止在艺术道路上探索的脚步,而是从熟悉的国画领域转而踏入水彩画范畴进行不断的尝试。或许也正因为此,他的水彩画作品蕴含着独特的神韵。莞城美术馆自开馆之初就持续关注着水彩画这一年轻但极具潜力的画种,并打造成为自己的特色品牌。
化建国先生的水彩作品充满了构成感和即视性,方寸间似乎呈现出更多的是世界之“影”,而非“实相”。他的作品有一种中国哲学意境与西方的设计构成语言结合之美,衍生出别具一格的“化氏”意趣。
他的水彩“小品”是感性记录、情意挥洒,亦是理性探讨、毫厘推敲。看起来酣畅、肆意的笔触挥洒之下涵盖的却是极为严谨纯粹的绘画思考,还有一种独特的解构感。有时候则更像是由线条和色彩构成的抽象绘画——在含混之象、模糊之境,若有似无之间的画面上研究着水彩之“意”,艺术之“境”。“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在艺术家的创作中,通常所画之物都是传达画外之境的载体,而艺术家化建国似乎在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人生积淀的厚度上,对于“所画之物”也笃定的选择了虚化,并不断的做减法。艺术家以此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的正是自己内心的真实世界,孤而不独,困而不惑。世间的实相只是云烟,一切坚固的都终将烟消云散。而此刻,只有“水”和“彩”的流淌、交融和渗透才是实实在在的。
“问源和彩——当现代英国水彩与本土水彩的对话”:水彩的交流与研究
从18世纪末英国水彩传入中国以来,就对中国的水彩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到二十世纪开始,许多英国当代水彩画家与中国水彩画家保持的密切的学术对话。展览以“问源和彩”为主题,就是为了从中英水彩的当代面貌切入到二者关系的研究中,并在未来逐步扩展到“历史”的梳理中,为研究中国水彩提供新的视角。
此次展览是青岛市美术馆策划的馆藏展览,展出作品是一批表现语言丰富,且与中国现当代的文化人文生活密切相关的作品。展览对国内外优秀水彩画作品的梳理、研究、展示,使大众了解水彩艺术的历史、传承和发展,通过对两地水彩的对比和研究,更深层的理解融合与创新的意义。
“交·融——南北水墨雅集活动”:从水墨到水彩,从水彩回归水墨
两个展览同为水彩展,展示了化建国及中外水彩艺术家多样的水彩艺术风格。在两个展览期间,画水墨画出身的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化建国联合青岛市美术馆馆长郝麒,共同在莞城美术馆开展“交·融——南北水墨雅集活动”,从水彩又回归水墨,使水彩与水墨交融,使南北艺术文化交融。
届时,也将邀请莞城美协、书协成员参与活动,与艺术家们一同交流学习。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