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2017年9月2日15:00
展期:2017年9月2日-9月23日,周一至周五 9:30-17:30,周六 10:00-18:00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东湖路123号之二,Free.空间
主办:广州华艺大艺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赞助:广州市大艺文化艺术基金会
「空山信采萍」作品展,是青年艺术家程序(序子)近年在中国花鸟画领域艺术探索的一次总结。
展览主题——空山信采萍 ,摘自唐代诗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 “ 自然 ” 一节:幽人居于空山,不以 人欲而违天机。雨后闲步,偶见萍草,随意采撷,以自然之本性,听任万物之运行……
看着序子淡雅宁静的画,仿佛诗中的 “ 自然之本性 ” 都在她的笔下复苏了。清灵的画意在生动绰约的繁花绿叶间游走,让你感受到真实的木草滋润、花鸟啼鸣、生命蓬勃的自然风光。
序子的没骨花鸟画,氤氲清雅充满灵气,真实烂漫直抒性情。或随手写来,笔简神生,性情流露;或略参写实光影,更显风光霁月,别具一格,诠释着点滴的自然之美。画意简朴纯净,高明而不清高、通俗而不庸俗,是世俗的,也是超然的,是诗性的,亦是哲思的。虽具风雅趣味,亦不离尘缘物性,处处充斥着极强的生命力与醇厚的感染力。
中国画艺术,是 “ 写心 ” 的艺术。在序子的画中,你一定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在她内心唤起的这份最真实的感动。
艺术家自述
此次展出的作品,是我近几年艺术探索的一次总结。如何通过对艺术意蕴的深入追问,描绘出抒情性与装饰性并重的艺术符号,从而展现出一种既大开大阖又细腻入微的艺术魅力,是我一直在研究探索的创作方向。在探求的过程中,我的个性天分也真正找到了释放的空间,这种心灵的愉悦自是绘画的根本所求。
“ 笔墨之道,本乎性情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诞生,都是画者心迹的自然流淌。我愿做内心虔诚的记录者,去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动。并通过作品诠释出点滴的 “ 自然之本性 ”,期望能够引导观者从我的画作中感受到那份鸟语花香的闲雅意趣,在玄妙自由的笔墨境界里,探寻更纯粹的意象之美,寻找更贴近心灵的艺术情怀,从而进入物我两忘的神游之境。
艺术评论
程序近年来全身心投入没骨与小写意的研习之中,在继承宋元花鸟的传统临摹基础上,以其精谨的观察立意造型,于挺劲爽利中颇见骨法用笔之自觉,在玄妙自由的笔墨境界里,探寻更纯粹的意象之美,寻找更贴近心灵的表达方式。她的作品显示出她对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的造型与语言特质的敏锐理解与自如控制,展现了她过人的艺术天赋,也预示着她不凡的创作潜力。
于光华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记、花鸟系主任、教授
积学可以致远,精知乃能略行。程序是一直在做着这样的积累,天性也罢、自觉也罢,总之是专静凝神,显示出过人的定力。她画画之余研习书法,尤重读书,涉猎之广同辈罕及。她通过阅读修养心性、活跃思维,将继承传统与接受新鲜文化养分同修互证,因而笔下所出既褒有传统基质,又在形式上充溢视觉活力,可谓习画者应持之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德文化,书画亦然。程序正是用笔墨丹青在默默地承传着这一永恒的文化主题。东坡居士曾有“道”“艺”之论,如果说程序的学习之路已于“艺”有得的话,以她的用心与坚持,对于“道”的体悟也将与日俱深,那么实现东坡居士所言的“有道、有艺”之境,也是可望而可期的。
安远远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文化部美术处前处长
中国画的没骨技法注重真善美的传达,强调怡情悦性的作用。程序的作品采用没骨技法,尝试着通过艺术形式与笔墨技法的深入追问,探索出一种抒情性与装饰性并重的艺术符号,在玄妙自由的笔墨境界里,探寻更纯粹的意象之美,寻找更贴近心灵的表达方式。
她的作品善于营造疏宕的韵致,水、墨、色的巧妙处理,生动绰约,引导观者从中感受到那份鸟语花香的闲雅意趣,进入物我两忘的神游。
郭庆洲
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
程序的作品秉持继承先古遗风而不拘泥于题材,师法自然而不遗失传统的宗旨,力求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书画精髓的基础上,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中国画作品。布白、造势、取舍、开合、虚实、笔墨,种种的传统语境在她的作品中皆有灵动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文化自觉者,在传承与发展传统艺术过程中所迸发出的强大力量。
艺术家的气质,乃是生命之气和品格高下所决定的,艺术的个性就是艺术家的心性体现。赏读程序的花鸟画作品,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水墨的无穷魅力,又能探寻到她在深入传统与执著创新方面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苏轼有言:“退笔如山不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艺术家的文学素养,对其作品价值的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程序的另一个独特,就在于她的读书与广博。她通过阅读使得创作思维更加开放、自由,而这又在她的作品中得以完美体现。
姜卫东
文化部中国企业文化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中国楹联学会理事
部分展览作品

程序《家园·暖秋》125cmX125cm 纸本设色 2011

程序《家园·破晓》125cmX125cm 纸本设色 2011

程序《红尘三迭》175cmX93cm 纸本设色 2014

程序《野蔓之誓》175cmX93cm 纸本设色 2014

程序《家园·弄影》175cmX46.5cm 纸本设色 2016

程序《惘·荏苒在衣》 175cmX46.5cm 纸本设色 2016

程序《惘·清露未晞》 175cmX46.5cm 纸本设色 2016

程序《惘·妙契同尘》175cmX46.5cm 纸本设色 2016

程序《惘·清风与归》175cmX46.5cm 纸本设色 2016

程序《流年·碎影》70X70cm 纸本设色 2015

程序《清荷》140x35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一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三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五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七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九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过雨采萍》系列之十一 直径33cm 纸本设色 2017

程序《灌木集禽图》长卷 1212x34cm 纸本设色 2014
艺术家简介

程序 Cheng Xu
1988年生于北京。斋号泊心小筑。
200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
2007年专业课免试,由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2008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学习。
2011年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获免交学费奖励。导师为著名花鸟画名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书记、花鸟系主任,于光华教授。
201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就职于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
现为中国书画名家联合会理事、房山区文委理事、文化部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会员。
获奖经历
中央美术学院就读期间,多幅作品获“中央美术学院年度学生成绩展优秀奖”并被学校收藏,且两次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及“叶浅予奖学金”。
艺术活动
2012年 承担了中国电影节中国电影研究所参赛水墨动画作品《月晦》的全部绘画工作(北京,中国电影研究所)
2013年 被望京书画协会聘请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使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2013年 作品《紫玉》被中央美术学院作为优秀作业代表,赠予新疆艺术学院,并被新疆艺术学院作为精品教学范画永久收藏(北京,中央美术学院)
参展经历
2012年 作品《家园·暖秋》入选“对位—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新锐作品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展厅)
2013年 作品“家园系列”—《家园·相守》、《家园·寻梦》、《家园·心语》、《家园·翩翩》入选“中国梦·艺术梦·百年梦—千里寻源·筑梦百年”中央美术学院党员作品展(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展览馆)
2014年 作品《火焰花》、《6开没骨册页》参加“为中国画—全国高等艺术院校花鸟画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学生作品展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展厅)
2014年 作品《红尘三迭》、《野蔓之誓》参加“研展2014—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 作品《红尘三迭》入选文化部、文联主办的“大美华夏·人道主义的呼唤—首届全国助残美术作品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5年 《叠翠》、《家园·尘曲》、《家园·弄影》、《南国素锦》、《北国秋实》等23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5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5年 《流年·落素》、《流年·碎影》、《流年·霓裳》、《流年·造梦》等8幅作品,参加九千堂美术馆《汲墨·流年》书画联展(北京,九千堂美术馆)
2015年 《流年·凝香》、《流年·清赏》、《流年·轻舞》、《流年·馨颜》等27幅作品,参加博宝美术馆“妙机其微——中央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六人联展”(北京,博宝美术馆)
2015年 作品《红尘三迭》、《野蔓之誓》、《家园》系列,入选“研墨雅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作品集萃展”。(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2015年 作品《没骨册页》入选“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学与创作展”(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年 《惘·荏苒在衣》、《惘·清露未晞》、《惘·妙契同尘》、《惘·清风与归》等7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6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6年 《流年》系列、《南国》系列作品,参加南京同曦集团“硕博艺术馆邀请展”(南京,同曦艺术馆)
2016年 《惘》系列作品,入选博宝艺术网“伯乐计划”(北京,博宝美术馆)
2016年 作品《西番莲》、《金杯花》入选“初夏艺象——艺评网2016年艺术邀请展”(北京,雍和艺术馆)
2016年9月9日 作品《尘曲》、《弄影》入选“首届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代表作品展”(北京,吴东魁艺术馆)
2016年12月15日-12月18日 《流年·馨颜》、《流年·清赏》、《流年·霓裳》、《流年·造梦》等多幅作品,入选“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广州,南丰国际会展中心)
2017年 《家园·韶华》、《家园·良辰》、《家园·宿雨》、《家园·静域》等7幅作品,入选炎黄艺术馆“逸香盈素——2017青年女性艺术家作品展”(北京,炎黄艺术馆)
2017年3月18日 入选“春天里——三真艺术·知音计划第一回展” (北京, 798艺术区先声画廊)
2017年9月 四十余幅作品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空山信采萍” (广州,free.空间)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