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8年1月9日——2018年1月14日
展览地点:北京·炎黄艺术馆
展览主题:工逢盛世
展览内容:中国工笔画
开幕时间:2018年1月9日下午十四时
主办单位:中国工笔画学会
承办单位:北京京徽画院
支持单位:安徽省长隆文化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组委会成员:
名誉主任:刘大为
艺术顾问:(按年龄排序)
邵大箴 孙 克 邓福星 牛克诚 尚 辉 杭春晓
主 任:冯大中 何家英
副 主 任:萧玉田 郭公达 王中允 杜 林
展览组委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牛克诚 尹沧海 王天胜 王中允 孙志钧 刘金贵 刘泉义 陈孟昕
杜 林 张 策 林容生 莫晓松 唐勇力 谢振鸥 喻 慧 张峻德
学术主持: 尚 辉 陈孟昕
秘 书 处: 罗 翔 杜 永 许贵球
办 公 室: 陈忠村 徐 博 叶 靖 周生亮
展览编辑: 张 丁
策 展 人: 郭庆志
参展画家:(61位,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安 佳 白 珂 壁 光 陈 端 陈 林 陈孟昕 陈志峰 陈 治
陈 子 崔 进 董婷竹 杜 峰 冯大中 高 茜 郭华卫 郭庆志
何家英 胡明哲 黄援朝 贾宝锋 焦 洋 金 沙 雷 苗 李碧霞
李传真 林木炎 林容生 刘 临 刘选让 栾 剑 罗 翔 莫晓松
牛克诚 桑建国 沈 宁 沈益群 苏百钧 孙 恺 孙震生 孙志钧
唐秀玲 唐勇力 王冠军 王海滨 王仁华 王天胜 王裕国 夏荷生
萧玉田 肖鹏飞 谢振瓯 谢宗君 叶 靖 叶丽美 喻 慧 张 策
张 见 郑庆余 周建祥 庄道静 纵 杰
唐宋气象,明清风采,工笔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进行着审美价值的自我调节,从而在中国美术史中一直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进入当代,随着多元文化的不断交融,根植传统文脉的工笔画,吸收、借鉴西方新视觉艺术语言,展露出活跃的发展态势,用创作、理论再现着工笔画艺术传承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工笔画的多维度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工笔画家以“工”的创造精神俯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砥砺前行;一方面也反映出文化演进过程中时代审美价值的需要,这正是“中国文化,高度自信”盛世的表现。
“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站在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学术观点, 以“工”为旗帜,“盛世”号角,诚邀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名家, 对当代工笔画取得的成就进行集中展出的同时, 配合深度的学术研讨会,进一步探索“工”所具有的文化意识、“以审美而知时代”的理论衍变、以及工笔画面对的时代问题和挑战。

出版书籍:


展览序言:(萧玉田著)
工逢盛世说复兴
——为“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序
作者:萧玉田
工笔画是中国画的正宗本源,古称丹青。西晋陆机论画说:“丹青之兴,比雅颂之述作,美大业之馨香”,工笔画是一门讲求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讲求温柔敦厚之诗教,讲求恢弘雄奇之大美以及积极有为、齐家治国的入世精神的艺术。纵观中国工笔画2500多年的发展轨迹,工笔画的起伏升沉与国势的盛衰强弱高度契合,国势强盛则工笔兴,以汉唐雄风为标志的工笔画,成为盛世文化中最鲜明的美学标志。北宋之前,工笔画一直是中国画的主流形态,独撑中国画门面。靖康之乱后,国势持续走弱,自元至清,尽管有康乾时期的回光返照,但难挽国家下滑至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颓势。朝代兴废,政权更迭,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文人的地位、心境也发生了改变-或地位沦落到老九,与娼妓、乞丐为伍,块垒难浇;或心怀亡国之痛,怨天骂地,牢骚满腹……在这种大背景下,宣泄愤懑,抒发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追求率性、清逸、萧疏乃至荒寒的艺术主张,渐渐取代了汉唐时期国人崇尚雄强、雍容、华贵、壮美的审美取向,以恢弘富丽为艺术特质的工笔画也日渐式微,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工笔画仍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曾经创造盛世辉煌的工笔画沦为寂寞之道,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地步。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
工笔画大师潘絜兹先生居高看远,审时度势,发出复兴工笔画的号召。1979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江丰先生和北京市美协主席刘迅先生的支持下,潘絜兹先生牵头,与刘凌沧、王叔晖、任率英等发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工笔画艺术团体-北京工笔重彩画会。1985年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潘先生再次呼吁复兴工笔画,并与叶浅予、常书鸿、周令钊、常沙娜、陈白一、刘文西、喻继高、徐启雄、朱理存、王玉珏、谢振瓯、郑小娟、何家英等69位代表联名发出成立国家级工笔画学术组织的倡议书,得到中国美术家协会的大力支持,并确定由中国美协北京分会、湖南分会协助潘絜兹先生和陈白一先生负责筹备工作。1987年,中国工笔画学会的前身当代工笔画学会在山东成立,潘絜兹先生当选首任会长,林凡、蒋采苹、陈白一、刘文西、喻继高、徐启雄、朱理存等当选副会长。自那时起,全国工笔画家在中国工笔画学会的组织领导下,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踏上了复兴工笔画的征程。翌年,潘絜兹先生在首届全国工笔画大展献词中说: “中国工笔画正走上复兴之路,复兴不是复古,而是这门衰微已久的艺术获得新生。”,他信心满怀的宣告:“工笔这寂寞之道已经不寂寞了!”。
改革开放 ,使伟大的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迅跑,至今已发展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按照201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达到33.2%,若按2015年价格计算,中国贡献率则达到41,3%,远远超过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稳居世界第一位。尽管国际上也有围堵中国的势力利用我国人均收入偏低、东西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断发出唱衰中国的声音,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正是因为我们的强势崛起,威胁到了守成大国的霸主地位引发了西方的恐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我们的国力强盛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和平发展,百姓阜安,社会稳定、本固邦宁,软硬实力同步提升,并以大国担当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动力。当今中国超越了文景、光武、贞观、开元,永乐、康乾等史上大治时期,进入新的全盛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大潮,为工笔画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与生机。“工”逢“盛世”,具有恢弘气象、盛世情怀的工笔画感合国家蓬勃兴盛、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象,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盛世的呼唤,时代的需要,当代工笔画家对盛世的由衷体认 ,焕发出“承运共跃麟”的热切愿望,焕发出巨大的审美创造的能量。从1987 到2017,整整30年,工笔画艺术家们以“工”为旗帜,以“盛世”为号角,以共筑中国梦的文化自觉,延续中华传统文脉,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强化国家民族意识,把握主流审美取向,彰显当代中国的盛世气象。在中国工笔画学会三任会长潘絜兹、林凡、冯大中的带领下,刘大为、冯远、刘凌沧、俞致贞、顾生岳、田世光、喻继高、徐启雄、蒋采萍、陈白一、朱理存、王玉珏、李魁正、胡勃、高云、荣子林等艺术顾问,以及何家英、谢振瓯、萧玉田、王天胜、唐勇力、孙志钧、陈孟昕、张策、刘金贵、喻慧、牛克诚、江宏伟、周荣生、李爱国、张伟民、林容生、陈湘波、刘新华、朱训德、刘泉义、唐秀玲、胡明哲、姚思敏、徐累、祁恩进、谢宗君、贾广健、莫晓松、张见、王冠军、孙震生、罗翔、黄援朝、安佳、夏荷生、刘临、金沙、孙恺、王裕国、刘选让、郭华卫、郭庆志、李传真、桑建国、王仁华、陈治、陈子、叶靖、罗寒蕾、贾宝锋等工笔画艺术家,用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推动工笔画艺术实现了伟丽宏阔的大复兴和大繁荣。老一代工笔画艺术家老当益壮、中年画家如日中天,新锐新秀后来居上,几代人薪火相传,活力无限;省级工笔画学术团体接踵成立,队伍建设浩浩荡荡,兵强马壮;学术研究成果林林总总,探赜钩深、引领创新;精品力作层出不穷,艺术语言的锤炼和精神境界的开拓达到历史新高,引人入胜,在国家级美术大展中摘金夺银势不可挡。工笔画艺术已堂堂正正的重回中国画的主流地位。
中国工笔画学会和京徽画院联合主办“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邀请当代具有代表性的工笔画名家共襄盛举,全方位展示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成就。参展画家坚定深入生活、服务人民的理念,从不同的视角澄怀观道,感悟生活,以一种兼容性的开放姿态,不断拓展表现手段,用不同的表现技巧和风格样式阐释他们对艺术本体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理解,为人民而歌、为时代而歌,把工笔画的言说方式和文化趣味导向当代,将观众带入一个全新的审美视野,显示了当代工笔画在追求现代转型、拓展、建构过程中的努力与执着。此展是献给中国工笔画学会成立30周年的一份厚礼。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工逢盛世-中国工笔画名家学术邀请展”承蒙安徽省长隆文化投资有限公司鼎力支持,这在一方面说明了国民对民族文化复兴的自信,也是传统文化在盛世振兴,溯流从源的体现。相信广大工笔画艺术家也会以更强的文化自信,用浓墨重彩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凝聚民族力量,让工笔画成为为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的最好载体,激励人民满怀信心的去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必然熔铸着工笔画艺术更为辉煌的未来,盛世工笔,这是历史的结论。( 萧玉田 2017年9月10日于京华龙吟半岛)
萧玉田
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名家题辞:

1.工逢盛世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题

2.工逢盛世 逸韵高标 丹青筑梦 妙笔逞豪 冯大中

3.锦绣华章歌盛世 丹青妙笔颂人民 萧玉田

4.盛世丹青 王天胜

5.传承创新 孙志钧

6.道无穷 陈孟昕

7.讴歌盛世 辉煌工笔 张策

8.工逢盛世 笔写华章 牛克诚

9.雅韵 莫晓松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