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家红作品将亮相“风水源”特展

时间:2018-09-06 15:22:46 来源:新浪收藏

展览 >傅家红作品将亮相“风水源”特展

1

傅抱石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小稿之一

“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幅悬挂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由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娇》,是现代中国绘画史上的扛鼎之作。它将中国青绿山水艺术的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那东升的旭日冲破了灰暗的天空,将一片光辉洒向祖国的大好河山,其中那点睛之笔就是一轮红日。在人民大会堂远眺此画,那一轮红日仿佛是从纸上喷薄而出,至今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江山如此多娇》的红日正是“傅家红”的精髓所在。中国画又名之为“丹青”,那“青”便是青绿山水,那“丹”便是丹砂,是画中一抹红色。中国的画坛巨匠都有自己“用红”的看家绝技。但是傅抱石的“傅家红”却是其中的翘楚。相比醇厚、如一滩油腻置于画上的“朱砂红”,以及来自西洋、与传统水墨总有点格格不入的“西洋红”,“傅家红”无疑是能体现中国绘画气质的。傅抱石掌握了使用最具中国品质的红色的密码,那一抹红色剔透而磅礴,神秘且迷人,透着一股东方韵致。

作为傅派艺术的嫡系传人,傅益瑶深谙父亲傅抱石“傅家红”的真谛,一直在“用红”方面传承而钻研不止,在傅益瑶的艺术中“傅家红”不仅完美呈现,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而即将在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举行的“风水源”傅益瑶特展中,人们将有幸再睹“傅家红”的风姿。

2

一尺14方海南黄花梨古方造型

扇面上那一轮云中红日,最得“傅家红”真传。这红日在保留了“傅家红”雄浑剔透的基础上,并不追求“圆满”,红日于云间若隐若现,更增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诗情画意。如此精绝的扇面,配以由清代黄花梨老料做成的扇骨,那木纹上的“鬼脸”,与传统山水相映成趣,堪称绝配。

3

九寸半18方小叶紫檀古方造型

这大雪初晴的红最有生机。画家不多着墨,只在雪后的山间林中安排几点红色,寓意冬天终将过去,积雪将在阳光下消融。“傅家红”就是充满生命力的,这红色充满生命的灵动。

4

九寸半18方棕竹直方造型

诗人于山间小径中寻觅诗意,突然为那漫山遍野的红叶所吸引,阳光之下,红叶中透着山峦的青绿,有了一份世上独一无二的奇妙之色。这“傅家红”红而不艳,红中大雅,也正是这一抹独特的红色滋养了中国人的诗情。

5

扇面镜心

春天已至,万紫千红的时节正在来临。是“傅家红”使用最多的一幅扇面。画家心中有春天,那春意盎然的场景让画家也心有所动,一向奢侈的“傅家红”,在此处也难得的漫山遍野起来。

6

九寸半18方小叶紫檀直方造型

雨后傍晚的层峦叠嶂显出了深深的绿意,这时老者与老友在桥上相遇。老者的白衣与侍童的红衣,在这深绿中显得尤为惹眼。“万绿丛中一点红”讲的就是如此引人注目的意思。“傅家红”不求面积之大,而求点睛之笔。

7

一尺13方小叶紫檀小花瓶造型

取“山骨棱棱雪外晴”之意。它将“傅家红”的丰富性发挥到了极致,那红色千变万化,没有一个定式。冬阳的红和夏日的红截然不同,冬阳的红不再那么炽烈喷薄,却透着一份坚忍,给人以春天不远的期待。“雪外晴”,这样一轮冬日撒落在白雪之上,雪的白与冬阳之红交相辉映,折射出奇妙的光彩。而这光彩又与画中人的红衣形成映照,生出别样的意味。

8

展览:“风水源”傅益瑶成扇紫砂壶册页作品特展

地址:上海市汾阳路79号(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开幕时间:2018年9月8日 16:00 (凭邀请函入场)

公众开放: 2018年9月9日-17日 9:00-16:30

主办单位: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

协办单位: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