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博物馆文物传奇:农民浇地发现元青花

时间:2018-09-07 12:06:09 来源:收藏快报

市场 >济宁市博物馆文物传奇:农民浇地发现元青花

1

元青花在拍卖市场上也风生水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元青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2

元青花缠枝瓜果纹玉壶春瓶

在济宁市博物馆,珍藏着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青花缠枝瓜果纹玉壶春瓶,而这件珍贵的元青花的发现过程,还有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1984年的一天,济宁市任城区廿里铺镇刘大门口村村民秋善实在自家菜园浇地。这是他再正常不过的日常“工作”之一,但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一次浇地,却让一件“国宝”浮出水面。 

按照以往的经验,在菜地上浇上水之后,水会缓慢地往土里渗,但秋善实发现,这次浇水十分奇怪:水一浇下去,没有任何留存,直接就往下流下去了。秋善实觉得可能下面有个老鼠洞,于是小心翼翼地挖了下去,挖到距地表大约半米深时,果然出现了一个洞,但这不是一个老鼠洞,而是一座被盗的石棺墓。在石棺墓的口上,秋善实找到了一件精美的瓷瓶。 

看到瓷瓶十分精美,浇完地,秋善实就把它带回了家。媳妇问他瓷瓶是哪儿来的,秋善实说是从菜地地下的古墓里发现的。媳妇觉得墓中出土的东西带着晦气,不吉利,让秋善实把它给扔了。秋善实拿着瓷瓶走到门口,看着瓶子上精美的图案,没舍得扔,于是就随手放在了自家院中的猪圈内。 

也该是“国宝”命好。1984年恰逢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济宁地区文物普查小组对境内进行拉网式的文物普查。到了刘大门口村,秋善实听说工作人员来查文物,就说自己家猪圈里留着一个瓷瓶,普查队员仔细一看,知道这是难得的元青花,于是将其收到了博物馆。据说,为了奖励秋善实,博物馆还奖给了他30元钱。 

玉壶春瓶又叫玉壶春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玉壶春瓶的造型定型于北宋时期,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后来逐渐演变为观赏性的陈设瓷,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型。 

济宁市博物馆的这件玉壶春瓶瓶高28.3、口径8.3、底径8.05、腹径14.2厘米,重810克。瓶子的口沿饰缠枝花纹,颈部饰蕉叶纹及变形莲瓣纹,腹部以两圈缠枝花纹间隔,中间饰缠枝瓜果纹,近底部饰一圈变形莲瓣纹,圈足外饰缠枝花纹。 

这件玉壶春瓶身上的缠枝花卉,以荷花瓣、蕉叶、下垂如意云纹等组成,均是元代青花中较为流行的装饰纹样,说明此瓶应为元代成熟期的代表,属景德镇窑口的产品。由于山东地区发现元青花颇为少见,而这件玉壶春瓶瓶口内的卷枝纹后世也很少效仿制作,故而十分珍贵。 

在济宁市博物馆,还有两件元代瓷器也同属国家一级文物,虽非元青花,却同样极其珍贵。其中一件是元露胎贴花双龙纹龙泉瓷盘。另一件元代瓷器珍品是黑釉铁锈花瓷碗。铁锈花的制作方法是在施好釉的坯体上用含氧化铁的斑花石作着色剂,绘纹饰,在高温烧造过程中,纹饰中的铁晶体呈现出斑斓的铁锈红色。清寂园叟《陶雅》中有“紫黑色釉,满现星点,灿烂发亮,其光如铁”的记载。1989年11月,这件黑釉铁锈花瓷碗出土于任城区张营村元代张楷墓中,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张楷一生多次在山东为官,政绩卓著,尤其在河渠治理、加强漕运方面作出了贡献。1276年,按照张楷“疏凿泗、汶二水,会于济,达于淮”之建议,使济宁以南的泗水运道得以畅通,对元代京杭运河的全线开通和南北水运交通都具有重大意义。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