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由杭州国画院主办的“笔参造化·捡云书屋藏品:来楚生作品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展。
中国画,尤其是中国文人画,诗书画印和谐结合,蕴含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了中国元素和中华灿烂的文明。现代画坛上,来楚生能诗,书、画、印三绝,是一位“ 领略古法生新奇”的艺术大家。他的挚友、画家唐云曾有此评价:“楚生下笔,回旋展舒,柔若棉,刚若铁,气象万千。” 谢稚柳有诗赞誉:“扬州画舫数前贤,南北吴齐六十年。几辈风流日辽邈,新声留与世间传。”
来楚生(1904—1975),原名稷勋,号然犀、楚凫,晚年易字初生,亦作初升,萧山长河(现属滨江区)人。来先生在上海美专读书时,与年轻的潘天寿教授志趣相投,亦师亦友。毕业后,移住杭州,参加莼社与西泠印社,湖山容与,襟怀畅达。抗战初期举家移居上海,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中国画院首批画师。来楚生一生处事低调而生活坎坷,但他专心于艺术,中国画、书法、篆刻包括肖形印融会贯通,形成了笔墨简练、格调隽逸、趣味清新的自家面目。
此次展览,遴选了120件,汇集了从早期到晚期的近百件书画篆刻作品,体现了来楚生各个时期的风格变化。就书法作品,正、草、篆、隶皆备,充分展现了来楚生“始入手须专宗一家,得之心而应之手”,然后旁通曲引,以知其变,又兼能独辟蹊径,自创新体之能。在国画作品中,来楚生以意笔花鸟画最负声誉,此次也多有展示。花卉、蔬果、翎毛、禽鱼,笔墨苍润,一花一叶、一鸟一鱼生动传神,意趣盎然。此次精选展出的三十方印章,皆为其代表之作,方寸之间,或朴茂浑穆,瑰奇雄劲;或峻利爽洒,隽拔险劲,肖形印又无不独具个性,自成一格。在这一刀一笔中,充分展现了来楚生的匠心独运。
此次展览,特别感谢来楚生同乡萧山蒋再鸣先生,对于书画的热爱与乡贤的敬仰,让蒋先生经过多年寻访与竞拍,收藏汇集了大量来楚生先生书画篆刻艺术珍品,也让观众有了此次近距离观看的机会。
展览将展至11月4日。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