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海2018秋拍 | 董欣宾作品赏析

日期:2018-12-04 17:52:36 来源:卓克艺术网

拍卖 >翰海2018秋拍 | 董欣宾作品赏析

640

董欣宾,1939年生于无锡,1945年拜无锡书法家张云耕为师学习书法,1953年拜名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195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学美术班,1962年入伍,1968年转业,当印刷工人。1975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当中医。1979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成为刘海粟院长的山水画研究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班,曾任江苏国画院一级美术师,著作有《欣宾画集》、《中国画对偶范畴论》、《六法生态论》等。2002年逝世。

1__#$!@%!#__640

Lot 1461

董欣宾 (1939-2002)  夏林

纸本设色

49×70cm

估价: 40,000-60,000

“20 世纪 80 年代,董欣宾作为“新文人画”的代表,几为同义,名噪一个时代。杂树的创造,扬弃了文人的高雅,而倾心於普通甚至低贱生命力的形象创造。”(栗宪庭)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栗宪庭就以“南线北皴”的中“南线”来概括董欣宾在线条上的开拓性成就,并直指其为“新文人画”的奠基人之一。“他破了一个局,立起来一个从传统走出来的新格局。”

2__#$!@%!#__640

Lot 1462

董欣宾 (1939-2002)  行吟

纸本水墨

45×68cm

估价: 40,000-60,000

“他的画,从创新角度而论,成功地融汇了西画之长,包括西方现代派艺术观念中的可吸收成分,使中国画的面貌焕然一新。”(郑奇)

董欣宾是江苏画坛一位重要画家,他一生饱经风霜,激情满怀,苦苦求索于“天地居”,堪称传奇。他曾用“冷抽象、热表现”形容自己绘画理念。八十年代董欣宾以中锋长线大写意手法建立起强烈的个人风格而震撼画坛。九十年代上半叶他致力于用墨之创新,用线更为厚重坚实,辅之以泼墨、积墨,画风厚重浑朴。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则转向于色彩之创新,以色为墨,以写代泼。

3__#$!@%!#__640

天地居一角

董欣宾是江苏画坛一位重要画家,他一生饱经风霜,激情满怀,苦苦求索于“天地居”,堪称传奇。他曾用“冷抽象、热表现”形容自己绘画理念。八十年代董欣宾以中锋长线大写意手法建立起强烈的个人风格而震撼画坛。九十年代上半叶他致力于用墨之创新,用线更为厚重坚实,辅之以泼墨、积墨,画风厚重浑朴。九十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则转向于色彩之创新,以色为墨,以写代泼。在南京南湖新村的老小区,有陋室两间,被称为“天地居”,这里是董欣宾曾经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有意思的是,这两间一个中套在一楼,一个小套在顶层,无上无下,故称之为“天地居”。两个房子面积都很小,摆不了大画案。董欣宾便在水泥地、墙壁、房门内侧挥毫泼墨,几十年来,成百上千件诞生于“天地居”,墙壁上遗留着厚重的墨迹和斑驳的色块,述说着天地居主人当年的才情与呕心沥血。

4__#$!@%!#__640

Lot 1463

董欣宾 (1939-2002)  山居图

纸本水墨

68×46cm

估价: 40,000-60,000

“他的画事关美术发展的历史,大江南北无出於右,二十年后将横行天下。”(何海霞)

董欣宾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末,那是中国近代上最积贫积弱的乱世。然而出生于江苏无锡张泾乌土坝黄泥沟的董欣宾,却深得吴文化的哺育与熏陶,以及纯醇之厚的家学滋养。

四岁时,董欣宾入私塾接受传统文化蒙童教育。八岁,拜张云耕习书法,十五岁拜书画兼古物鉴赏家秦古柳为师,学习传统中国画,以及金石、书法、音韵常识。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董欣宾在绘画技法上得以提升并顺利考取南京艺术学院附中,从而开始较为系统地接受西式美术教育,在校期间通过素描、速写、色彩等课程打下了扎实的造型功底。

此后的二十年,董欣宾从军、搞印刷、研习中医,历经坎坷。世人把董欣宾比喻成一位通才,董欣宾的友人回忆说,董欣宾凡遇经、史、释、老、歧、黄、医学、东西方古今哲学、文学、军事、天文、地理、人体科学、现代科学方法论等等著述,必手不释卷。数十年如一日,使他的学识达到了自成体系的境界,不同于一般的画家。

5__#$!@%!#__640

董欣宾(左一)与研究生导师刘海粟及夫人合影

1979年,董欣宾考取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成为刘海粟先生唯一研究生,至此,他正式回归了艺术之路。在刘海粟、陈大羽、张文俊等先生的指导下,董欣宾重新找到了他灵魂的栖息之地并全身心投入,1982年进入江苏省国画院工作,迈入崭新的艺术阶段。

6__#$!@%!#__640

Lot 1464

董欣宾 (1939-2002)  泛舟

纸本设色

68×45cm

估价: 40,000-60,000

“作画易得其形,至不易者无形。天下应物之法,象形一义而已,象形者非形,而实象心之谓。心为何物,形乎?境乎?均是,均不是,一气而已。故作画之至高境界,是写气之韵。故韵为气之机,研机于笔端,为绘画艺术始生之处。”(董欣宾)

艺术家鞠慧表示:“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画界展开了对艺术创作前途的自发性思辨。董欣宾置身其中,以自身的创作实践探索着中国画的现代转型,提出了回归本体、立本推进的观点。他认为笔力是毛笔蘸水墨之后对宣纸的作用力,笔力的变化可以分为提按、疾徐、转折、顿挫与抢锋五种,这五种力形成了一个基础组合,在灵活变化中实现“骨法用笔”的最终目的。不同的笔力会产生效果截然不同的线条,而线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执笔的姿势、运笔的动作、走笔的速度及绘画主体的综合学养等。在董欣宾这里,用笔不仅可以造型,还可以抒情,线条本身已具备了独立的审美价值。”

7__#$!@%!#__640

Lot 1465

董欣宾 (1939-2002)  太阳魔语

纸本设色

68×68cm

估价: 80,000-120,000

“即通过对线的理性分析而取得自由,独立的制控高度,我的线的语言抽象价值具有我文化性格的托命意义。”(董欣宾)

九十年代,董欣宾的作品走向更加自在和超脱,不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和元素,传统技法和现代语言皆为他的画面需求所用,既有西方现代绘画的强烈感,又不失东方艺术的神秘幽微。他自我评价为一个东西方艺术主动交流互渗型画家,具有“冷抽象、热表现”的鲜明风格。

董欣宾主张先破后立,擅长大乱大整,转惊为喜。在色彩方面,他大胆使用青、黄、赤三原色及黑、白两种极色,突破西方色彩学讲究环境色、光源色、固有色三者关系的再现,兼取中西色彩理论之优点,拓宽了古人“随类赋彩”的界限和内涵。为了实现融合,他将皴、擦、点、染等传统用笔手法与色彩颜料浑然相融,变“笔墨”为“笔色”,以传统文人画笔法去“写”色,兼具毛笔的痕迹情趣和色彩的视觉美感。

8__#$!@%!#__640

Lot 1466

董欣宾 (1939-2002)  江南雪霁

纸本水墨

138×68cm

估价: 150,000-200,000

同样也是董欣宾弟子的艺术家鞠慧认为,董氏理论体系以缜密的逻辑、系统的分析、科学的论证,阐述了魏晋以降直至现代的中国画本体论思辨,整合海量的文献史料,结合个人多年的创作体验,揭示出中国书画的笔墨堂奥,并诉诸法理实践。他用了72对哲学范畴,把中国绘画的表象与内在规律,梳理得清晰明辨、言简意赅;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从物种生态和“漩流上文化”的宇宙观,阐明了白文化、黄文化、黑文化的成因,进而阐明中国绘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轨迹。

画坛前辈刘海粟、何海霞评其画曰:“能致力于化古为新,所作运线遒挺,有北碑风采;浓墨透光,淡墨生泽,情韵脱俗”、“董欣宾的画内蕴很深,画风泼辣自如,大江南北无出其右,二十年后横行天下必为此子”竟然给予这样高的评价!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