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9日“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在孤山林社启幕 图为展览现场


“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捐赠仪式
2019年4月9日,一场以“鹤”为主题的书画合璧展“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在林和靖先生结庐归隐之地的孤山林社启幕,两位先生新作书画30余件亮相。







“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徐邦宁在开幕式现场

范知其在开幕式现场
展览选址孤山北麓林社,毗邻“林和靖墓地”及“放鹤亭”,典故与书画间的“鹤”遥相呼应。北宋名士林和靖先生之鹤穿过千年飞舞,徐、范两位先生的笔墨之鹤跃然纸上,当清风拂过柳枝,仿佛在向漫步孤山的游人娓娓述说那久远的传说。驻足林社,似能看到一只只线条和水墨化成的仙鹤舞动徘徊,怎能不被这身临其境、一眼千年的情形所触动?
善绘鹤意的徐邦宁和笔风潇洒的范知其,把和靖先生之鹤“请”回了孤山。
前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前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英磊,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白谦慎,前上海奉贤区委书记,上海国盛集团董事长张立平,上海市水上旅游促进中心理事长许培星,前上海社科院宗教所所长研究员叶露华,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邓晓贤,上海市外办处长张耀宗,上海国盛集团副总经理姜铭,美国犹太人基金会罗森投资合伙人、本次展览的顾问戴志刚,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总经理沈丹吉。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郦晓东,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敬,尹尚(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林瑞,原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兼西湖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主任、浙江大学硕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王水法,杭州灵隐寺文海法师,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处长刘洁,浙江著名艺术家毛翔先、西泠印社社员蔡树农等领导与嘉宾莅临。

如源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胜玲致辞

原杭州市委副秘书长 西泠印社社员王水法致辞

浙江大学考古与艺术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白谦慎致辞

上海市水上旅游促进中心许培星致辞

艺术家徐邦宁致辞

艺术家范知其致辞

原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沈红光宣布展览开幕
徐邦宁,字如源,早年学艺传统水墨,师承潘天寿一脉;80年代赴日研修日本和风绘画;90年代移民美国,全面研究西方写实艺术元素和构图。从而凝结形成了一种表现力更强、更符合西方绘画审美的将中国士大夫绘画诗意般的闲情逸致与日本浮世绘表现手法和西方装饰构图完美融于一体的独具个人色彩的画风。





“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展览现场
范知其,中青年时期长期活跃于国内书坛,得到诸如唐云、陈茗屋等海上名家的赞赏。90年代起,虽赴德留学工作,但一直坚持书法研究和创造,近年所成,笔法渐老,艺术史家白谦慎教授评语:“观其近作,如歌似舞,潇洒如故,只是竟有了些上世纪70年代上海书风的影子,这就好像是在海外呆了那么多年,乡音未改”。




“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作品展”展览现场
本次联展的主题意象“鹤”是一种颇有神话色彩的的瑞鸟,是仙人的坐骑,也是使者,沟通着人间和天庭。而有着旅居海外经历的徐邦宁和范知其从事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展示和推广,以自身这种融合中外的艺术风格去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中国同胞和海外朋友,这也正如仙鹤一般,履行着沟通中国与世界的使命。同样的,展览的主办方如源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也致力于促进在西方国家有影响力的华裔艺术家与国内艺坛间的交流与协作,得到了西方国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参与,如源公司将华裔艺术家在异国环境中的艺术探索,带回祖国,也展示中华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承。本次联合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所举办的这个以“鹤”为主题,两位旅居海外的华裔艺术家的展览,也正是为这种中西交流与合作创造了一个绝佳平台。

陈振濂题展标“鹤舞孤山”

陈茗屋展览题字“且听风吟”
本次展览由如源文化传播(上海)有限公司主办,西泠印社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上海市水上旅游促进中心协办,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将持续至4月21日。

徐邦宁-爱之二情深

徐邦宁-放鹤亭

徐邦宁-梦幻三觅

徐邦宁-梦幻五幻

徐邦宁-飞雪一远方

徐邦宁-相知六相映成趣
白谦慎序言
画家徐邦宁、书法家范知其联袂在孤山林社举办书画展,题为“鹤舞孤山”。以此为题,除了书画本身的题材外,也与宋代孤山居士林和靖先生梅妻鹤子的传说有关。
不过,徐邦宁和范知其都生长于上海,他们的书画,也多少和海派有着这样那样的瓜葛。在十九世纪,海派画家中喜欢画鹤的不少,如虚谷、任伯年等。近年来,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海派和日本绘画的关系。有意思的是,徐邦宁曾留学日本,日本的屏风画从室町时代起,就常有鹤的题材,徐邦宁的画既有海派的渊源,也有和风的影响。
知其是我的老友。八十年代初在北京读书时,我们就有频繁的交往。那时他隶书写的多,宗法汉简,恣肆奔放。天津名家孙其峰先生,也钟情汉代隶书,见到知其的隶书对联,大为赞赏。后来知其去了德意志,我到了美利坚,联系渐少。三年多前,我海归到了杭州,如今他到孤山办展览,得以重聚。观其近作,如歌似舞,潇洒如故,只是竟有了些七十年代上海书风的影子,这就好像是在海外呆了那么多年,乡音未改。
两个长期在海外寓居的“上海宁”到杭州来办展览,让我这个也在上海长大的老海龟写下上面这些话,算是“阿拉”的翰墨因缘。
白谦慎 2018年春于浙江大学

范知其-草书闲云暗香五言联

范知其-行书林和靖诗三首

范知其-隶书林和靖《山园小梅》
杰克·罗森 前言
多次探访中国的经历让我渐渐喜爱上了中国的文化和人民,并有幸结识了徐邦宁先生(字如源)且与他成为了朋友。在1986 年旅居日本之前,徐邦宁先生已经是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他研习的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日本游学进修十数年之后,邦宁先生选择来到美国,并定居至今,他独特的融合日本绘画风格和西方装饰构图的中国水墨画作让我着迷不已。 近几年,邦宁先生又回到他的祖国,向他的同胞们与同行们展示技艺、交流切磋,此次将在杭州与旅居德国的书法家范知其先生一同举办一场展览,相信定然能收获无数观众的关注与喜爱。
邦宁先生告诉我,这次与范知其先生的联展,将以一种十分东方的动物——“鹤”为主题。在我的认知中,鹤的身上是颇有一种东方神话色彩的。在中国的神仙故事中,鹤被称作“仙鹤”,它们是仙人的坐骑,也是使者,这让我想到了犹太神话中的“天使”,同样圣洁和高贵,替上帝传递福音,为凡人送上祝福。书画艺术更是中国联通世界不同文化的使者,她超越语言,也跨越时代。
习近平先生曾陈述文化对于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文化会不自觉的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以此来推进国家、民族软实力的增长。犹太文化与中华文化在家庭观念、教育和文化理念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目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价值观的倡议,传播中华民族的友善和热情, 促进中国与西方等各个国家民心相通,艺术交融, 合作共赢 。我相信,中国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与文化艺术的交流 ,一定会让世界各主流国家接纳并受益,同时肩负传播文化使命的中国艺术家与艺术作品将为不同国家的民众所接受和喜爱。
不久之前,邦宁先生特地跟我说了他为什么选在杭州这个叫孤山的地方举办展览。在中国宋朝有一位隐士幽居与此,种植梅花,饲养仙鹤 ,把她们当作自己的妻子相待,厮守一生, 自此有“梅妻鹤子”典故。在这迷人的春日暖风中,带着荣耀的沟通使命的仙鹤,将从中国宋朝跨越千年飞进了当代,从杭州(孤山)跨越万里飞向了世界各地,传递最真挚的情谊和最高尚的祝福!
最后, 祝“鹤舞孤山—徐邦宁、范知其书画作品展”圆满成功!
杰克·罗森
于纽约 2019 年3 月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