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5-27日,三瓜公社全国书画名家“东篱画秋”采风活动举行。书画名家张根虎、冯聚成、徐晋平、徐豪、翟承海、周圣祥等在游览三瓜公社景区美景之后,在东篱花圃采风写生,并在文化小院举行“东篱画秋”笔会,翰墨笔触书写出一幅幅美丽画卷,用艺术的语言表达对三瓜公社的热爱。
撰文:毛时安
中国著名文艺评论家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
>>前言
2018年夏日,“今朝更好看:徐晋平国画作品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成功举办。这一展览集结了徐晋平先生多年的创作精品。徐先生也是第一位在上海市立美术馆举办个展的山西籍艺术家,这一展览为沪晋两地国画领域的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先生特为徐晋平先生此次展览做序。
从毛老师的文字中不难看出,徐晋平先生在不断找寻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且着力突破与创新,塑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精品,这是一位艺术家难能可贵的精神。
徐晋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文联主席团委员,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山西省中国画学会驻会副会长,山西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师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花鸟画名家张立辰先生,山西大众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
《柿子红了》68 x 68 cm
《报喜》68 x 68 cm
观赏山西的绘画作品可以感觉到从汉唐到直到明清绵延两千年壁画熏陶的气息。我想,徐晋平先生的花鸟画首先带来的是他的不同于江南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积淀。
花鸟画,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写的是花鸟的生气神态,传达的却是艺术家自身的文化积淀、精神世界和情感波澜。习惯了江南丹青的花鸟画,再走进徐晋平先生的花鸟世界,的确是另一个洞天另一番气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温情万种的花鸟,也可以让我们如此的血脉喷张,汹涌澎湃。
《菊韵》 68 × 68cm
《花鸟》180×96cm
《秋韵》 68 × 68cm
他给我们带来了北方秋天的柿子、石榴。它们已经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鸟画里喜庆吉祥的民间文化的符号。那是经过了高原的阳光直射,又经受了凛冽的朔风和霜冻的考验,在即将飘落的秋叶中顽强自我表现着另一种存在。它们都不是那么圆润光爽。我特别注意到他笔下的石榴的皮用墨色渲染、皴擦,大有“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韵味。那是中国北方民众在与相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意志和精神力量的显现。在这里,徐晋平学习西画的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力和东方美学主观意念的抒情表达,得到了统一的彰显。比如,柿子中间的那根腰线就得力于观察和变形,十分耐看。
《境由心造》 138x68cm
就以徐晋平常画的荷画来看,他没有前辈大师张大千、谢稚柳笔下的莲荷亭亭玉立的秀丽流转,不见刘旦宅先生宣纸上满塘清风中摇曳的飘逸婉约,不似张桂铭先生的荷塘风景用色彩浓烈结构现代,也不同于陈家泠先生那样飘飘欲仙梦幻般的轻柔淡雅。徐晋平的荷花是向上的,但不是轻而易举往上走,而是有点努力、挣扎着向上。包括那些荷叶,硕大孔武,充满着视觉张力。那是卷着秦晋高原的漫漫黄土扑面而来的倔强生命的歌唱,用墨自由奔放酣畅洒脱,线条的粗狂强悍,让我想起两千多年前晋文公流浪在黄土高原留下的一道道深深的车辙。在构图上线条密集交错,转折处沉郁顿挫遒劲有力,像被一股巨大力量硬掰过去而改变了方向。古乐府唱道,江南可采莲。其实,汾河的哗哗流水里同样可采莲,只不过莲花的气质有了不同而已。
《秋语》 68 × 68cm
《风和百鸟鸣》 136×68cm
徐晋平的花鸟画基本以写意为主,大小写结合,以气势和力量见长,有时候更在山西雄山大川背景下展开。但近年,徐晋平时常在上海逗留、创作,多少也受到了一些海派画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他早年学习西画的经历,使他在花鸟画的用色上显得特别出挑,给人以俏丽出新的喜悦,局部的细节处理上也是有温情动人之处。
《杜鹃花开》 68 × 68cm
中国艺术特别讲究生命积累和文化积淀。齐白石、黄宾虹和许多大师级的艺术家都有衰年变法而进入大境界的艺术修炼。徐晋平现在正处在一个中国画家的黄金年华,我们完全可以对他的艺术有更多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