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C展览预告丨12月与张光宇·《大闹天宫》一起燃
    
    
        日期:2020-12-17 11:02:02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GAC展览预告丨12月与张光宇·《大闹天宫》一起燃
        
        
     
    
        
 
                为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嘉德艺术中心主办、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支持、吴洪亮策展的“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和相关系列活动即将拉开帷幕,隆重推出12个主题燃点与您共享张光宇的艺术世界,打造首都跨年的一场艺术大餐。展览今起开票,欢迎走进嘉德艺术中心一起领略《大闹天宫》“美猴王”原型设计张光宇先生跨越时代的魅力。


1961年,一部名为《大闹天宫》的动画片像它的主人公一样石破天惊地蹦了出来,这个腰间束着豹皮短裙,手舞金箍棒,神采奕奕,骁勇矫健的美猴王不仅成为几代国人心中永远的孙悟空形象,也成为光影中的永恒经典。
这部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大闹天宫》,是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长片。此片原画历时4年,影片造型奇异,场面宏伟,层次丰富,在动画电影的幽默诙谐、活泼跳动之外,更有一种东方神话的瑰丽与奇谲。据不完全统计,从《大闹天宫》被搬上动画荧幕起,除了在国内广泛放映,这部动画片曾向44个国家和地区输出、发行和放映,这其中包括英国的BBC。


 


《大闹天宫》的主创人员都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原班人马,惟有美术设计邀请的是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张光宇先生。1959年至1960年,张光宇参与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工作时,正是他教学和各项社会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也是他身体最劳累、病倒前不久。作为有担当的美术家,他还是不辞辛苦,把毕生从事动画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经验,都投注给了《大闹天宫》的拍摄工作,设计出众多人物造型和场景。他与《大闹天宫》的全体工作人员一起,为世人留下了一部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经典动画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给张光宇的《大闹天宫》人物及场景设定手稿
▲1960年1月,《大闹天宫》导演万籁鸣与张光宇讨论人物设定

《大闹天宫》的导演万籁鸣曾与张光宇通信数封,谈论电影相关事宜。1961年11月,在《大闹天宫》(上集)即将制作完成时,人民日报和上海解放报刊登了《大闹天宫》的一则介绍新闻,记者漏登了人物造型张光宇的名字,万籁鸣曾特地写信给张光宇致歉,并将影片片头字幕“人物造型”改为“美术设计”。

▲《大闹天宫》在香港上映时的海报,1982年7月2日香港《明报》刊载
作为中国现代视觉、城市文化、大众传播的先行者,以及中国漫画与中国动漫电影的奠基人之一,张光宇曾做过大量的动漫艺术实践。张光宇早年在上海“新舞台”学习期间,经常去那里画戏剧速写和脸谱。1930年代,张光宇曾为时代公司制作京剧戏脸日历和玩具,其中“孙悟空”形象的戏脸尤为精到。《大闹天宫》中的美猴王的装束及设计原型,脱胎于张光宇在1945年于重庆创作的长篇讽刺漫画《西游漫记》,这部作品共60幅,每幅均附文字说明,是中国现代美术的一部代表性作品。1946年至1947年,张光宇避居香港时期,曾试制黑白卡通实验片《敲钟男孩》,创作卡通故事《花果山》剧本,发表长篇黑白连环漫画《朱八戒漫游香港记》。1954年至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的张光宇,继续创作《新西游漫记》,并为文学作品《神笔马良》创作12张配图。这些经历都为张光宇对《大闹天宫》众多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0年代,时代图书公司发行的张光宇“孙悟空”戏脸玩具
▲1946年底至1947年间,张光宇在香港时,和好友特伟、廖冰兄完成的一段黑白卡通实验片《敲钟男孩》
张光宇设计的《大闹天宫》人物造型大大小小有20多个,从孙悟空、龙王、玉皇大帝、太白金星、太上老君、王母、土地,到二郎神、哪吒、托塔李天王、巨灵神、四大天王等主要形象以及一些“小人物”,如:小猴子、龟兵蟹将、击鼓神兵,还有一部分环境布景,像花果山、天宫等。张光宇的艺术实践遍及绘画、漫画、平面设计、空间设计、舞台美术、电影美术、壁画、动漫制作、出版、艺术教育等诸多领域,他不仅是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经典动画《大闹天宫》的重要创作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等国家核心形象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他参与创办或编辑的《世界画报》《影戏杂志》《时代漫画》《抗日画报》《装饰》等许多中国近现代有重要影响的报刊杂志。他关注民族文化,曾搜集整理70余首民间情歌并为之绘图,他出版的《近代工艺美术》是中国第一本具有全球视野的现代设计的书籍。张光宇的创作正是中国早期现代城市文化的形象化呈现,而他在整理传统、理解当下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本土化表达的探索,对今天与未来的中国视觉形象的塑造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为纪念张光宇先生诞辰120周年,由嘉德艺术中心主办、张光宇艺术文献中心支持、吴洪亮策展的“为了前方——张光宇艺术12燃”和相关系列活动即将于12月23日对公众开启,推出包括“大闹天宫”在内的12个主题燃点,带您走进张光宇的艺术世界。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