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乡愁是一窗“白月光” | 崇正2020秋拍
日期:2020-12-18 09:52:46 来源:广东崇正
拍卖
>林风眠:乡愁是一窗“白月光” | 崇正2020秋拍
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丨2021年1月5-6日
拍卖时间丨2021年1月6日(晚)-1月7日
展拍地点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广州市流花路120号)
支持现场竞投、电话委托竞投、崇正在线网络同步拍
详情请询:020-83344380、83394856
电话委托:13929579713
网拍客服:18819155972
也许,没有人比林风眠更能表现东方文人的乡愁,那是李白诗中的“床前明月光”。说是乡愁,更是诗意,仿佛有种力量,让你忍不住凝神、思量,让你朝着美一点、沉静一点,或者说纯净一点的方向靠拢。在林风眠笔下,秋林幽黄的光,少女手中的莲,枝上栖息的鸟,荷塘远处的芦苇、舞台上的唱念做打……说是融合了西方现代绘画元素,倒不如说,林风眠触摸到了东方文人最柔软的神经,他以自己特有的遗世而独立的宁静心绪,将东方文人最深沉的乡愁一一表露。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林风眠 秋林
设色纸本
镜片
64×65.5cm
按:林风眠可以说是走在中国画变革最前沿的一个画家,他终其一生都在尝试中西融合,或者可以说,他是中西融合最成功的画家。此帧《秋林》 黑色树干与金黄、柠檬黄树叶的对比,突出了最亮的黄色,呈现出金色秋光的明媚、响亮和喜悦。色彩明艳却不单调,极具东方韵味。东方与西方,美丽与乡愁,两相融合,浑然天成。那是属于江南的带着一丝孤寂和悲凉意味的文人清愁。林风眠的秋系列风景画体现了艺术大师以自身文化修养对自然造化的直接参悟,他以最简单和凝炼的形式语言,在咫尺之间营造出了悠远静谧“新的风景”。这很好的说明了作者既是自然美的发现者,也是深谙色彩和形式之道的艺术美的创造者。
局部一

局部二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林风眠 荷塘芦苇
设色纸本
镜片
67×68cm
按:作品画面中浑厚变幻的天气,锋利坚挺的芦苇,圆润灵动的荷叶,体现了墨色浑融郁勃、笔法灵动多变的生动效果。林风眠作品的色彩表现力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坛是独领风骚的,他以色墨交融的方式来处理整个画面。荷叶色彩变化丰富,充满生命力,荷花用浓稠的白色颜料塑造,形状饱满,姿态各异,在绿叶的承托下分外明媚;从意境上来说,林风眠的画蕴寓着很强的抒情基调。荷花怒放,像闻其生命之歌。
局部一

局部二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林风眠 梨花小鸟
设色纸本
镜片
68.5×69cm
按:画家以繁花为底铺满画面,远看花朵丛丛簇簇,画家正是通过色彩的变化,营造出繁花的景象。花间的十三只小鸟以墨笔写出,为画面增添一笔重色。群鸟栖息在树枝上,看似不经意的三三两两,笔墨不多却形神兼备。巧妙地表现出小鸟绒毛的质感,平淡天真。
局部一

林风眠在三〇年代开始了自己“方纸布阵”的创作思路,即中国画中所说的“斗方”,这种形式在传统的中国画中似乎并不多见。林风眠选择方形构图,也正是他要和传统规范、传统习惯拉开距离的意识密不可分。画家通过方形的构图强调作品的绘画性,更加注重画面的平面构成。此件《梨花小鸟》即是根据方形构图加以延展而成。林风眠借鉴了西方绘画的构图习惯;从笔法上来说,较好地发挥了中国画的笔墨意趣和西方印象派手法的结合。在分散式构图中,没有一处可以成为整个画面的主体和中心,枝干横斜交叉,小鸟左顾右盼,都保持着相似的一致,也正是在这种相似中,使画面产生出了秩序和节奏,形成了多样的统一。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林风眠 渔父图
设色纸本
镜片
66.5×67cm

按: 林风眠融合中西的水墨画,是近现代水墨画转型取得卓越成就的一个重要范例,而渔父图最能显现其融合中西翻出新境的匠心。他从复杂的自然中提取新的单纯造型,以国际化的语言赋予绘画以新生命,空阔的河面和云天渲染了秋天的气氛,以平行的墨色挥染,令画面平和恬淡。静谧和谐、孤寂与优美的审美整体,是林风眠的独特之处。正是这种孤独的、沉寂的、厚重的、深邃的诗性之美切合出林风眠的一生,体现他所追求的永恒的却难以言说的意蕴。平远的构图法造成整体的平衡、安定,平远中的斜线穿插、醒目的黑白关系和力的方向变化,给平和安静带来对抗和适度倾斜,使画面陡增了生命的颤动和心灵的吟咏感。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林风眠 戏剧人物《打渔杀家》
设色纸本
镜片
65×65cm

按:1951年,林风眠回到上海,在国立艺术教授关良的频频邀请下一同去看京剧。受到这位老票友的影响,林风眠逐渐迷上了新时代变迁中的京剧艺术。京剧系列题材代表了林风眠创作中最重要的关键性成就,他将舞台传达的感染力和视觉震撼转移到二维的画布空间,通过三角、方形等几何图形,重迭、相邻组合成刻画的人物,以线条描述细节。不仅以色彩与光影的变化融合中西美学,更在西方现代主义的语言中,以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内涵与精神,去除了平面绘画的限制,深入探索视觉艺术表现的可能性。本件作品即以京剧独特题材,成为他揭示中西美学特点、跨越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集大成代表作。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