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秋林人醉》看张大千“血战”石涛 | 崇正2020秋拍
日期:2020-12-18 09:58:24 来源:广东崇正
拍卖
>从《秋林人醉》看张大千“血战”石涛 | 崇正2020秋拍
广东崇正2020年秋季拍卖会
预展时间丨2021年1月5-6日
拍卖时间丨2021年1月6日(晚)-1月7日
展拍地点丨广州东方宾馆会展中心(广州市流花路120号)
支持现场竞投、电话委托竞投、崇正在线网络同步拍
详情请询:020-83344380、83394856
电话委托:13929579713
网拍客服:18819155972

张大千是举世公认的“石涛专家”,他由崇仰石涛、研究石涛到临摹石涛,下过一番精深功夫,他几可乱真的“石涛画”,也曾骗过很多专家之眼。他也是从石涛入手,走上了一条追踪明、元、宋、唐代画技的“血战古人”的“师古”之路。本幅《秋林人醉》是张大千1949年所作,在“尊重石涛原作”基础上,张大千参以己意而成的一件绝佳之作。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张大千 秋林人醉图
设色纸本
镜片
129.5×48.5cm
注:上款人“启培乡仁兄”应为薛启培,民国时期首批驻印外交官员之一,亦是张大千好友。

今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石涛上人原作《秋林人醉》并未落有年款。画跋赋诗云:“常年闭户却寻常,出郭郊原忽恁狂。细路不逢多揖客,野田息背选诗郎。(谓倪永清处士)也非契阔因同调,如此欢娱一解裳。大笑宝城今日我,满天红树醉文章。” 诗有后跋,叙其始末:“昨年与苏易门、萧征义过宝城看一带红叶,大醉而归,戏作此诗,未写此图。”次年一日,石涛奉访程仕(字松皋)看为其所画《竹西卷子》,松皋先生又索画一幅,并命题曰:“吾欲思老翁以万点朱砂胭脂乱涂大抹秋林人醉一纸,翁以为然否?”三日后石涛“发大痴、颠戏为之。”古人自古谦卑有道,喜好欲扬先抑,此图被其谦称为戏作,实为石涛痴性大发得意之作。次日,石涛看到此图兴致又起,复题一绝于上,再“寄上松皋先生一咲”,实难掩其对此作的得意之情。或许缘分使然,后石涛《秋林人醉》被张大千收藏。1947年年张大千精心挑了了元明清极富代表性的画作,共计古画十二件,由红粉知己李秋君题签,在上海印行《大风堂名迹第一集》,大滌子石涛的《秋林人醉》便是其一,可见其珍视程度。
1947(丁亥)年出版《大风堂名蹟第一集》張大千主編

张大千红粉知己李秋君所题签。
1949(乙丑)年秋,面对自己如此珍视的一件石涛作品,大千按耐不住手痒,上手临摹了这件《秋林人醉》。此时张大千已成大咖,并不需要假石涛成大名,故舍其形似而取其神似,求同存异,成此一件既充分“尊重石涛原作”,又颇具个人性情的精作。
张大千《秋林人醉》局部一

张大千《秋林人醉》局部二

张大千《秋林人醉》局部三
对比大千与石涛的《秋林人醉》,在整体构图与笔法相似的基础上,大千在细节处上稍作变化处理,尤其是人物的衣纹线条,线条更为干脆劲利。相较之下,石涛的人物线条处理则更为沉缓古朴。但整体未作改动,两相对照,一望而知。从大千先生加题的跋语看,不难读出他对于石涛《秋林人醉》的崇拜之情。通过作品与古人神交,此即是也。
大千跋语大赞石涛的《秋林人醉》:“能迈往古开后来也。予所收师画近百轴,此霜林人醉图,从极不经意中出奇思,譎巧狂塗大抹。岂寻常拈椎竖拂者所能梦见耶。” 
1940年代末的大千,创作精力正处鼎盛时期,绘事技巧已经脱离摹古桎梏,个人风格业已形成,而在此作上却仍用石涛上人书体、构图、笔法,以求一致,乃是对石涛此作莫大的尊重与珍视。对于部分藏家而言,也许无缘得见石涛《秋林人醉》原作,但从张大千此件,也多少可领略石涛神韵,一乐也。
1950年印度大千画展画册。
“大千画展” 印度全印美术会,印度新德⾥,1950年1⽉16⾄17⽇。

上款人“启培乡仁兄”即为薛启培,民国时期首批驻印外交官员之一,亦为张大千密友。
张大千对此拟作十分看重,旅居印度时,一直带在身边。1950年初,张大千受印度全印美术会邀请赴印度新德里举办画展,受到民国驻印度大使馆官员罗家伦和薛启培的极大帮助,同年10月,张大千为表谢意,将自己珍爱有加的《秋林人醉》拟作赠与薛启培,并复题于画上。一题再题,可见张大千对此画的珍重,亦可见他对受赠人的珍视。“启培乡仁兄”即为薛启培,民国时期首批驻印外交官员之一,为张大千好友,薛得此画作后曾长期挂于家中中堂。
广东崇正2020秋拍拍品
张大千 垂钓
设色纸本
镜片
95×54cm
出版:
1、《张大千书画集》第六辑,“中华民国七十四年七月”初版,“中华民国国立历史博物馆”出版
2、《张大千书画集》P303,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1993年6月第二次印刷。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